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拼车现象(本文不涉及出租车的拼车行为)越来越流行起来,其出现和发展是合理和合法的。本文对拼车的法律定义进行了厘定,分析拼车行为的三大法律特征(非营利性、共享性、平等性);针对拼车提出了立法形式、拼车非营利性界定、制定拼车操作流程指引、修改保险法规以及制定鼓励拼车法律和措施等一系列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关键。”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然这不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人员的专利,可以说任何工作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如果把上面这话换成任何一句“领导重视是搞好××工作的关键,”我看照样让人颔首称是。但在如何达到领导重视的问题上,以前档案  相似文献   

3.
黄逢源 《大观周刊》2012,(5):71-71,73
文章在明确出租车客运管制的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出租车客运管制的理论基础,探究了其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出租车客运政府管制提出曩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8,(4):4-4
据中广网:今年春节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很多人联系老乡、朋友,拼车回家。 在鞍山一家大型国企工作的小高是本溪人.说起春节的回家计划.他选来选去还是决定拼车返乡。对此他表示,年底坐火车或大客都会很拥挤,单独乘坐出租车费用太大,如果三四个老乡拼车回家,则既便捷,又省钱。  相似文献   

5.
浦东的白领大都不知道蔡嘎亮,但有趣的是,几乎每一个上海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他,事实上光是提到这个名字,他们就已经笑得不行了:“嘎亮啊,知道知道,他名气大得很呐。”“了不得,陈冲都来看他演出哩。”关于蔡嘎亮,的哥师傅们形容得多夸张的都有,在一些人口中,他甚至成了黑白通吃的黑老大。  相似文献   

6.
吴冬三 《新闻前哨》2003,(10):35-36
一、从一篇报道谈起 2002年4月底,芬兰一公司驻上海联络处工作人员陆锦华出差来武汉,不慎将行李丢失在出租车上。陆锦华立即打电话到武汉市客运出租车管理处,请求帮助寻找。值班人员告诉他,此车是个体出租车,必须到公安部门开介绍信,然后到客运出租车管理处地址查  相似文献   

7.
前一段,一些出租车上,都插着一面小红旗。我以为出租车在搞服务竞赛,而这些插红旗者是表现优秀的。觉得这个办法值得赞扬。于是凭着“推断”,很快写就一篇文章。第二天,我恰巧有事坐了一辆这样的车,顺便和司机聊起来。司机说:“插红旗是为了我们公司的车子联络方便,每个车上都有……”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彻尔说:“记者的第一信条也许是:要表现,不要陈述。”他在解释这个问题时又说:“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表现会使之身历其境。高明的作家总是让主人公的言语和行动来做到这一点。”曼彻尔教授的这段话看来说得相当客观,他专门用了一个“也许”的不肯定词,表示这个看法不过是他的一家之见。但是,把记者的“第一信条”说得如此明确,对新闻写作则是有提示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记得7年前我刚当班长的时候,班组10来个人因来自3个部门,管理起来很难。班务会上常常是我一个人说得口干舌燥,别人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怎样才能当好班长呢?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工人日报》“班组天地”中刊登的时永年班组经验谈——“请试试中策管理法”一文给我很大的启发。文章中说:“当班组长在管理上陷入困境时,不妨试试‘中策管理法’。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有表现自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出版社是事业性质,还是企业性质,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未得到明确认定的问题。关于这一点,上级领导机关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歧犹为明显。主管宣传工作的部门认为出版社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主管经济工作的部门认为出版社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与其他企业并没有什么不同,故纳入了企业管理的范畴。最终,大家约定俗成,模糊地称之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对于出版社性质这样的认定以及所产生的相应的管理模式,有的同志称之为“四不象”,是一个“两栖怪物”,似乎不无道理。因为说它是事业单位,但又不享受国家事业费拨款,其生产经营和税收政策遵循的是工矿企业管理模式;说它是企业单位,却又采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手段,在生产经  相似文献   

11.
五里 《新闻三昧》2004,(2):33-33
经常说标题可以作得“跳”一点(也有人称为“挑”),就是指“醒目”、“亮”一点的意思。这不叫耸人听闻,也不是故弄玄虚,更非违背事实、夸大事实,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作得更富有“亮色”而已。  相似文献   

12.
今下,说起“焦点、热点”,许多人往往把它同坏人坏事等社会反面现象划等号;而不少媒体在具体操作中,一般也用“批评”、“披露”或“曝光”等形式来处理。应该说,这是不全面、欠正确的。何谓“焦点、热点”?说得直白一点,主要意思: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公众关注、关心的  相似文献   

13.
这次受部门之命,随省政府治理公路“三乱”检查组赴鄂东南片采访,回来写了“‘三乱’见闻”7篇,相继发表后,据说社内外反映都不错。 这一系列报道,之所以受到好评,我以为,并不是因为文章本身写得多么好,而主要是因为党报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对于纠正不正之风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效果。省纠风办的荣肇隆处长说,这次省报连续系列报道之后,才真正产生了反响,把咸宁地区都给“耖动了”。省交通厅监察处处长曹佑根说,他每一篇都认真看了,“写得实在、精悍,写得有水平、有份量。” 这些都说明:党报强化“舆论监督”功能是深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14.
病句逆伦     
外国人看汉语,都觉得其妙无穷。比如关于中国女排战胜古巴女排的消息,有的报纸的标题是《中国队大胜古巴队》,有的报则标以《中国队大败古巴队》云云。初学汉语的外国人会奇怪:中国队究竟是胜了还是败了?其实,那前一个标题的意思是“中国队大大地战胜了古巴队”,后一标题意为“中国队大大地打败了古巴队”,都说得通。就语法来讲,前一个为主动句,后一个是使动句,犹如分别说“我胜你”和“我使你败”一样。如此弯弯绕,别说外国人,就是没学过汉语语法的国人,有时也弄不明白,所以文人们给大众写文章,还是老实一点)L为好。类似…  相似文献   

15.
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有人曾形象地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还有人说“标题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精彩新闻”,这话一点不假。近来浏览各地报纸,发现有些新闻标题制作得十分精彩,有些标题就像一幅“画”一样,使人看过之后可以联想。这样的标题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日前,向北京某大报传稿,接电人问:“你的稿子要给谁?是约稿吗?”我说:“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并不认得贵报哪一位,我觉得我的稿子适合贵报就传给你们。”“不行,不讲清传给谁就不接。”对方不容分说挂断了电话。上级新闻单位机构庞大,部门众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比较细致,这一点,基层通讯员不一定了解。如果这位接传真的同志耐心听我简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给玛·亚·乌里扬诺娃的信中说,“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正对得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出版图书报刊,校对确实马虎不得的,搞校对,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很强的责任感外,还得应有善于识别“正误”的细心。古谚云: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这话一点不假。所以  相似文献   

18.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曹雪芹的“写作经验”之谈。练达者,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也。换言之,也就是熟悉社会生活、熟悉人情世故。曹公把“文章”与“人情练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可见,“人情练达”是多么重要。老实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连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那无论如何,也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对人情世故了解得越多,对世态万象观察得越透,所写的文章也就越有深度。新闻报道亦然。  相似文献   

19.
洪昭光教授的健康新观念第一条就是“提倡少量喝酒”。喝酒这事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又爱又恨。一点不喝吧,谗得慌,喝多  相似文献   

20.
锦州日报社总编辑高深,说报社的“头儿”难当,为啥?是因为“头儿”要当“斌”报人。 何谓“斌”报人?他说:“作为总编辑当然是管总的,报社的总管,两个‘轮子’都得会抓,都得抓好。所以说眼下总编不好当,‘文’总编和‘武’总编都是半个总编,必须是‘斌’总编,‘斌’报人,文武双全”。 高老总的有感而发,发得好!首先,是实际。大家都知道,50年代初期,全国省级以上报社,还都是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就拿我们陕西日报前身的群众日报来说,当时还曾做到收支平衡,自负盈亏。可是后来一学苏联真理报,一个“轮子”给丢了,经管部门不但地位下降,而且纯粹成了“后勤保障”。这实际上是按计划经济的要求,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国家拿钱办报的一种模式。当时报社“头儿”的任务比较单一,只要把报办得当地党委和读者没意见,就算万事大吉,可是现在不行了,财政断了“奶”,“皇粮”没人给,活得好坏全靠自己打扑腾。于是乎,就形成这样的局面:没有钱办不成报,钱少了办不好报。“头儿”不仅得抓稿子,还得下劲抓票子,没票子就难以保证有好稿子。你说难不难?其次,是深刻。“斌”报人,内含着辩证法,含着报业发展的方向。现在,报纸质量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