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1985年,邓小平同志又说:“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②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战略地位,它关系到是否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在南巡讲话中,他更明确地指出:“只有两个文明都要搞好,才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不可偏废。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会走弯路、走错路。“两手抓”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贫穷是不社会主义,精神空虚、道德沦丧、风气败坏,文化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八次全会上也指出:“物质贫乏?..  相似文献   

4.
<正>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在要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1992年视察南方时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由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决定的,它反映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客观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邓小平同志1979年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7.
<正> 在类社会历史积淀的成果中,从文化和哲学的层面来划分,包含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大方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的物质文明,必然伴生出相应的精神文明。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一贯地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党的十四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专门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都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好,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战略任务。那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本质关系如何!本文试从哲学的高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代化乃是一种综合性的努力,只有同时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现代化才有实现的希望,而邓小平对这一点早就有清醒的认识,他指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卓越贡献不在于一般地,抽象地谈论两个文明的建设,而在于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赋予两个文明建设以新的内涵和新的关系,本文就此谈谈对邓小平两个文明建设理论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说过:“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这就是说,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的高度来加以认识。邓小平同志又指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同志往往口头上也讲精神文明建设重要,但一遇到实际工作,却是对物质文明建设抓得实,措施得力,而对精神文明建设则看得虚,措施不得力,一手硬,一手软。他认为这样是不行的,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张国权(政史系副教授)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可见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梅乾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一论断为我国...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昭通,是我省、我国贫困面较大的地区之一,要脱贫,就要搞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发  相似文献   

14.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七部分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的这段报告,指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党和国家的长期战略方针。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础上,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建设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建立起健康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未来经济的总体发展,特别是下个世纪中叶能否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都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这里,我就江泽民同志报告中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讲一点认识。首先,关于文化的战略地位。江泽民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关系的原则,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关系的原则,精辟地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他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换句话说,三者关系失调,就不可能真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明确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江泽民总书记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摘引第七节首段)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就必须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实践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离不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经济是创造物质文明的重要手段。如何发挥好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的作用,就有关问题说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