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生苦旅     
有人说,人生是一杯酒,时间越久越醇香;又有人说,人生是一碗茶,时间越久越甘甜。但只要问一问真正走过一遭的人。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人生是一殷苦旅。”  相似文献   

2.
<正>人存于世,必会遇到许多困顿与挫折。有人因此萎靡不振,有人却在磨砺中愈挫愈勇,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绽放出美丽的人生之花。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能战胜自我的人一定是内心坚强的人,他们的心中定是拥有一个信念——只要闯过这些困难,就一定能让生命更有意义。在与困境斗争的过程中,人会变得更为强大,当成功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人生·标点     
有人说:“人生好像一场戏,充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人说:“人生好像一杯茶,需要你去细细品味。”有人说:“人生好像一本书,不用心去读,是不会了解其中奥秘的。”可是我说:“人生就像许许多多的标点,充满抑扬顿挫……”人生如逗号。逗号是打上句号的前提。没有一条条小溪,哪会有江河湖泊,  相似文献   

4.
多 少 年 来 ,教 师 备课 必 须 写 教 案 ,而 且 教 案 内 容 愈详 细 具 体愈 好 ,形 式 愈 完 整无 缺 愈 好 ,书 写 愈 工 整 认 真愈 好 ,否 则 就 有“ 不认 真 ”、“ 不敬 业 ”之 嫌 。 于 是 乎 管理 者 订 出一 系 列 条 条框 框 , 检 查 时 逐 条 照 搬 , 死 卡 硬抠 ,愣 是 把 教 师查 了 个“ 不 亦 乐 乎 ”。 不 曾 想 作 茧 者 必自 缚 ,为 应 付 检查 不 动 脑 筋抄 教 参 、抄 教 案 的 现 象 越 来越 普 遍 ,就 连 一向 责 任 心 强的 好 教 师 也 不 得 不 效 尤 ,令管 理者 头 疼不 已!说来 难 怪,小学 教师 有 的一 …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教育家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明”就是智慧。也有人说,智慧是一条通往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心灵之路。那么,教育家的智慧,便是给他们的孩子们以幸福、快乐和健康成长。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钟情,对学生的爱,就在于师生的共同成长。也就是说,在给予他人的幸福中寻找自己的幸福,中国需要教育家,中国的教育更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6.
(原文)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足乔)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这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相似文献   

7.
失意不忘形     
薛峰 《学习之友》2013,(6):63-63
我们常说“得意忘形”,但是,据我的人生经验,还要再加上一句话——“失意不忘形”。有人本来蛮好的,当他发财、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  相似文献   

8.
开头和结尾是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他们在这方面也多有论述。明人谢榛在他的《四溟诗话》中指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可见章的开头结尾之重要。  相似文献   

9.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人生不但像一条攀岩的崎岖山路,更像一条充满荆棘的茅塞之路,若无征服之勇气,则路不畅,更无坦途.让我再萌生此感,是一个山里学生的成长故事.这天,他一大早就出门了,去乡镇邮政所领取大学录取通知书.当时已进入酷暑季,天空蔚蓝如洗,万里无云,太阳像个巨大的火球,炙热难耐.当他亦步亦趋,从乡邮递员手中接过某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的心怦怦直跳,面颊通红,激动的泪水怎么也抑制不住,夺眶而出……  相似文献   

10.
年轻时在家乡常听长辈们谈什么“人生境界”的问题,只见我父亲摇头三叹,说世事皆空。那时我压根儿不明白他们讲的是什么。稍长入学,日夜为功课而忙,也没有闲情去分辨、去领略。接着下来结婚、就业,涉世愈深,愈觉得人生须要实际,而且苦多于乐。早几年我不知忽从哪儿学到了一句口头禅,即“情调”二字。每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写游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游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及游者不能穷也”;“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者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相似文献   

12.
在路上     
当幻想一旦成为事实,当挣扎再次显得徒劳,我还是平静地回到山乡,平静地捧起语文,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父亲的告诫——“不管你置身何处,人生就是走一条永远不能到头的山路。”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作过这么一个实验,将一行人分为三个组去十公里外的目的地。甲组是盲目前进,不给钟表,也不标出里程,刚走出两、三公里就有人抱怨,“走不动啦!”“到底走了多少时间”“到底走了多少路程”“什么时候走得到呢!”越往前走士气越低落。速度越慢,最后溃不成军。乙组只告诉他们距离有10公里,  相似文献   

14.
交友之道     
朋友有两种,一种是有益的,另一种则是有害的。 孔子曾经提出过“益友”的三个条件。首先是直。直不但是心里不拐弯(正直),而且是嘴上也不拐弯(直率)。一般人,做到“正派”并不难,做到“正直“就难一些了。而要能够看到别人的缺点、错误就说出来,尤其是敢于对自己亲近的人(如朋友)直统统地说出来,做到“直率”,就非常之难。难之一在于碍于情面,很难说出口;难之二在于顾忌功利,很难下决心。于人有损(伤了对方的面子),于己无利(自己并无好处),便很难会有人去做这种“蠢事”。然而直言虽然难听,却是出于“真爱”。故如能得一“直友”,实乃人生之大幸。  相似文献   

15.
马中锡的《中山狼传》已选入一九七九年湖北省编高中《语文》第四册。我对这课中的几条注释有不同看法,今提出来商榷。1、“有狼当道——有狼在道上。”显然,此注是将“当”释为“在”了。“当”并无“在”义。此处的“当”是遮拦、阻挡的意思,“当道”即站在路当中,把路拦住。《史记·赵世家》:“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在“有人当道”之后有“辟之不去”四字.“当”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列车     
人生如飞驰的列车,也有供休整的站台,你是埋怨诅咒,还是永不言败?——题记人生如一列奔驰的火车,有人被载来,有人被载去。人生中还会停靠很多驿站。站台上的人,有的迈着轻松的脚步,带着自信朝前走;有的提着沉重的脚步,载负着埋怨与诅咒。他们总在不停地说,“我不该生在这个时代!”“我  相似文献   

17.
当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厌倦了都市的喧嚣,欲觅一处清闲之地时,他们会去游周庄看同里逛用直下桂林登泰山攀拉萨甚至兜新马泰,他们热袭于在庐山上插扇子,还有人心甘情愿地钻在海南岛的沙滩上生痱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实沪郊原本也有许多很有格调的江南小镇,河浜众多,石桥座座。可如今河浜填了,石桥拆了,美其名曰老镇改造,可各镇改造却为什么如此雷同?是求和谐还是一味克隆?好东西不是不曾拥有。而是不曾珍惜;有人想珍惜,但更多的人不懂得如何珍惜。  相似文献   

18.
麻鞋与白绢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相似文献   

19.
读罢载于《半月谈》的评论《领导干部要多“攀贫”》一文,颇有感触。该文强调领导干部要到贫困地区、困难企业去大胆“攀贫”,与贫困家庭认亲,帮助他们寻找致富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由此联想到我们教师也要敢于“攀贫”。遍及城乡的中小学校,如此众多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20.
放下一身轻     
许多时候,人之所以活得累,生活充满着不如意,关键是舍不得“放下”。如同渡过了河,依然把船背着。“放下”,需要的是勇气。一个人在过桥时不小心跌了一跤,悬在半空中的他大声呼叫,希望能有人来拉他一把。这是一条干涸的河流,桥面到河底不过一人多高。听到呼救的人,忙叫他撒手放下就行了。可这人手却越攥越紧,任别人怎么劝,就是不松手。旁边的人以为这人可能是个疯子,也没谁去理会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