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阅读《余光中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深感余光中先生的散文“气势宏大”“并具有深刻幽默感”的魅力。在《缪斯的左右手》一文中,余先生论及诗与散文的表现手法不同时说:“大体而言,诗好用意象,尤其是比喻,散文则相反。但也不可一概论之,因为《诗经》的赋比兴三体之中……远古的诗人陶潜,诗中绝少用比喻。”  相似文献   

2.
李乃清 《中文自修》2001,(10):50-50
你说,余光中是一位散文大家。我说,余光中更是位了不起的艺术家,他把音乐、美术、雕塑连缀成一个世界,一个凝聚着诗的灵魂的立体世界。  相似文献   

3.
余光中重诗轻文,把散文视作诗的附庸。他心目中的现代散文是“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一种新散文”。这对于抑制过于随便、松散乃至轻浮的散文有所裨益,但也有明显的偏颇,即未能把握散文美的特质-自然。诗笔可用于散文,但失去了节制,便适得其反。他的散文创作意在实践在诗为文的理念,其成就,说明以诗为文作为一种艺术追求无可非议;其局限,说明散文中的诗质应有所节制。余光中后来对散文美有所认识,提出了“本位散文”的概念,但因为重轻诗文的理念未能根本改变,故而所作“本位散文”成就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4.
<正>从《乡愁》的深情忧郁,到《念李白》的豪气干云,再到《听听那冷雨》的奇崛浪漫,左手散文右手诗的余光中先生,用他的万钧笔力向我们展现了汉语之美的无数可能。事实上,除了抒情散文和文化散文,余光中也写了很多议论性散文,这些文章里的余光中言辞辛辣,十分“毒舌”,显得这位老人家格外直率、可爱、接地气。《朋友四型》里有吐槽、有点赞、有感慨、有疑惑,这些我们熟悉的操作本质上都是议论。  相似文献   

5.
一长期以来,散文诗在台湾和香港不被承认。台湾文学界,对散文诗多持否定态度。如余光中说:“原则上,我是拒绝写或看所谓散文诗的。通常所谓散文诗,既无散文的自如,又无诗的精炼,只能说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妥协罢了。”①桓夫(陈千武)说:“我的感受是诗就是诗,散文就是散文。没有散文的诗,或诗的散文。”②痖弦的论点更为激烈,他说:“散文诗是舶来品。鲁迅之后尝试这种形式的人不少,鲜有成功的。……最近中国大陆散文诗却变得非驴非马,成为时下矫情文风的大病例。……大陆上所谓的散文诗却成为一种混乱的抒情文体,不是散文,也…  相似文献   

6.
重阳登高,茱萸遍插。佳节思亲,乡愁四韵。1928年的重阳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有诗有酒的日子里,所以他自称是“茱萸的孩子”。在多数人眼中,余光中以诗闻名,其实,他的作品不全在诗,他的诗情早已化入散文,今天,就让我们到余光中的散文中去感受他的诗情,  相似文献   

7.
2012年10月,余光中先生来江南大学讲学,江大策划了"海峡两岸《乡愁》情"的活动,我荣幸地被邀请在余光中先生面前执教他的《乡愁》诗.以下选择三个教学片断,并附余光中先生关于这堂课的评价. 镜头一: 师:现在有一个任务,我要朗诵第一节诗,需要配一些画面.如果请你来当导演,你会选择哪些画面呢?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我上《藤野先生》一课.讲到它的体裁时,我说,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一个同学马上反问:“老师。说它是抒情散文有什么不对呢?归根结蒂,它不是抒发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一腔复杂的爱国热情吗?”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关于现行散文分类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这一天,全球有名的历险家鲁滨逊先生在Internet上邀请全世界的朋友共同来为他庆祝200岁的生日。条件是必须看过他的书或有关影视节目,用一份读后感或观后感作证明,写得好的可以得到由鲁滨逊先生亲自发给他的邀请卡。看到这条消息,可急坏了丁丁,他多么希望与鲁滨逊一块儿过生日啊。可老师从来就没有教过写读后感和观后感,怎么办呢?忽然丁丁想到了阿拉丁的神灯!灯神知道又有人向它求救了,十分得意地说开了:“其实很简单,读后感就是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的感想,而观后感就是……”“观后感就是观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所产生的感想…  相似文献   

10.
9月4日 《桂林山水》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课上我在指导学生背诵时,尝试着与学生一块儿背诵,当我一字不漏地背诵给全班学生听时,他们先是惊奇地望着我,继而鼓起掌来,着实让人激动!其实,与学生一起享受学习的个中滋味是件乐事。课后,学生们围着我七嘴八舌:“老师,你为什么背得那么流利?”“老师,你背的时候,我真担心你会出错,没想到棒极了!”“老师,我还没背熟,课后我得加把劲!”此情此景,让我好幸福!  相似文献   

11.
元旦前夕,刚上小学的孩子对我说:“爸爸,过新年时,我要送老师一件送物!”“好哇!”我说,“爸爸小时候,每次过年都是我亲自绘制一个贺年卡,上边写上祝愿老师的话,老师都特喜欢。”“那您也帮我做一个吧!”孩子高兴地请求说。我和孩子一起设计图案,一起去商店买...  相似文献   

12.
余光中的散文理论主张及散文创作实践均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相契合这一特点.余氏散文理论的“弹性”说、“密度”说、“质料”说既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国古典散文的美学,又体现了他对现代艺术的追求.余氏散文创作的内容与艺术手法上也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契合.独特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为余光中的散文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走古典与现代契合之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好散文应像斯文人的谈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有顺 《语文新圃》2008,(11):21-22
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  相似文献   

14.
某中学出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顿时 ,街谈巷议、群情鼎沸 ,有些教师更是义愤填膺。事情是这样的 :星期四早晨8点10分 ,韩老师像往常一样站在讲台上讲课。一个学生推门而入 ,老师瞪视一眼 ,继续上课。忽而发现该生在那里东张西望 ,嘴里还叽叽咕咕 ,老师把课本往讲台上一放 ,严肃地说 :“本来你就迟到了 ,我没批评你 ,现在你还得寸进尺了 ,不但不听讲 ,还在那儿乱说话。”“老师 ,我没有说话。”“我听见你说了 ,你还不承认?!”“我没说话。”“你说了!”“我没说!”“你给我出去!”“我不出去!”“我看你就是个混蛋!”老师的脸被气…  相似文献   

15.
《听听那冷雨》是台湾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的散文经典名篇,作者以其极富密度和弹性的诗一般的语言营构了一个意蕴丰厚的“冷雨”世界。在文章的标题里,作为全文核心意象的“冷雨”,得到了醒目的凸现,给读者带来一股透心彻骨的凄凉之意,有一种直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自古迄今,写雨的诗文,可谓不胜枚举,但写得如此丰富细腻、情思斑驳又率真感人者,似乎并不多见。文中的“冷雨”时空交织,繁复错落。  相似文献   

16.
最近,綦江中学魏晓莹送来一首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特地因她而作的,题为《嘉陵江水——远寄晓莹》,该诗最先发表在台湾《联合报》副刊上,经诗人流沙河先生推荐,刊登在《四川日报》“原上草”副刊上。 65岁的余光中在新年之际接到魏晓莹同学寄去的一叠总名《重庆之夜》的明信片:“从深邃的内陆一张俊美的邮票/飞过海峡,降落在我的掌心”,“目光逡巡久之,记忆的大堤进裂,往事历历在目”,“颇似化鹤归去,不胜惘惘”。(注:加点句引自诗人给流沙河的信中,后同。)于是诗人触景生情,幻化成了《嘉陵江水》这56行诗句,不尽眷眷思归之  相似文献   

17.
<正>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小先生,是不是啊?我刚才就见识了,看同学们的预习,很有先生范儿,很认真!现在对各位“先生”提一个要求,待会课堂上咱们有话就说,有意见就发表,好吗?生:好!师:那就上课吧!上课!小先生们好!生:老师好!师:还好,没叫我老先生。(生笑)请坐!师:今天学习一篇很特别的课文,大家一起读课题。生:“刷子李”。  相似文献   

18.
陈之藩先生是台湾散文名家。他的散文名再《谢天》、《失极的兰花》被选入台湾中学国文课本,《钓胜于生》分别被选入香港和大陆的中学语文课本。据我所知,一个作家的文章能入选三地课本的、且受到如此普遍欢迎的、陈先生是第一个。被余光中先生称为“通人”的陈之藩,“教的不是文学,是电子学。”‘准国外成了科学学者,在国内却是文学名家。”(引自余光中《鬼雨》)但我们对于陈先生其人其文却了解得很少。目前,比较有影响的两部工具书;一是《台湾新文学辞典》(四月1人民出版社,1989年Ic月出版)并没有设立陈先生的条目;一是《台…  相似文献   

19.
余光中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其《乡愁》一诗有着孙犁先生所言的“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般的美学意味,真正反映出了他的文学功力颇深。现从以下三点《乡愁》一诗的美。  相似文献   

20.
<正>一、就高中散文教学来说,明确教学内容,首先要了解散文的文体特征有位学生曾问我:老师,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也是散文吗?这个问题引起我深长的思考。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简单问题,其实牵涉到散文内涵与外延的问题了。目前来看,许多"散文"的定义及对散文的分类本身就很模糊混杂。所以,具体考察和审识不同的散文品类,是散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审识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