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蕾 《华夏文化》2003,(2):32-33
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 ,有人归纳为儒家、佛家、道家三个流派。这三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处事、做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老子思想是道家思想的基础。在《道德经》中 ,老子“致虚极 ,守静笃”、“不敢为天下先”、“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以及“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人生哲理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近日 ,读了几部《曾国藩传》、《曾国藩评传》 ,对曾国藩一生经历和他的思想有了更新的了解。曾国藩做人的宗旨 ,就是把老子“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和“圣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渗透到他的修养、处世、做事、…  相似文献   

2.
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五帝时代就已萌芽。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家训文化也逐步走向成熟和繁荣。从隋唐时期的《颜氏家训》、《帝范》发展到宋以后的《袁氏家范》以及范仲淹的《义庄规矩》、陆游的《放翁家训》、朱熹的《朱子家训》、朱伯庐的《治家格言》和曾国藩的《曾国藩教子书》等等。这些《家训》瑰宝,为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一重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周宇清 《寻根》2011,(6):62-64
1864年,经过多年的征战,曾国藩率领他的湘军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作为清王朝的顶梁柱和救命恩人,清王朝并不吝惜它的赏赐,给了他极高的封赏,此时的曾国藩荣宠至极。然而,这并没能给他带来多少快慰,相反,他却有一种临深履薄的惊心,在一首给其弟曾国荃的诗中,道出了他此时的境况和心态:  相似文献   

4.
4月28日出现在电影节开幕庆典上,并带来其最新作品《肮脏的交易》。  链接:布莱恩·布朗:他的名字在澳大利亚家喻户晓,他不仅是澳大利亚的明星,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电影《破坏者莫兰特》及电视剧《爱丽丝小镇》的成功,使他成为国际知名的影星。在过去的20年里,他参与拍摄了一批澳大利亚影片及好莱坞的影片,如《荆棘鸟》、《晨雾中的暴徒》、《特技》、《新闻前线》、《The Shiralee》、《鸡尾酒》、《血誓》、《危险》以及1999年的《双手》,该片也为他第二次赢得澳大利亚电影学会“最佳男配角”奖。1999年,他与妻子雷切尔·沃德合作出演了…  相似文献   

5.
张全海 《寻根》2014,(2):105-108
《冰鉴》一书的著作权被嫁接给曾国藩,目前并无多少异议,检索“读秀”图书数据库及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目录等目录数据库,可得署曾国藩著的各种《冰鉴》图书有百余种,北京出版社2004年出的《曾国藩全集》甚至将其收入第19~20卷中。  相似文献   

6.
邱少平 《华夏文化》2014,(1):37-39,46
<正>汤鹏(1800-1844年),字海秋,自号浮邱子,人称汤益阳,清代益阳县沙头(今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人。他自幼天资聪颖,好学上进,犹以博闻强记和才思敏捷著称。"九岁能属文,乡里称神童"(《汤氏五修族谱》)。22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孤傲诤臣清道光三年(1823年),汤鹏考取进士,步入仕途。初任礼部主事,因文章"震烁奇特",被目为奇才,不久选为军机章京,补户部主事,转贵州司员外郎,再升山东道监察御史。后因宦海沉浮,  相似文献   

7.
裴汉杰 《寻根》2012,(6):103-104
晚清重臣左宗棠是个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人.时人称为湘蛮子,可谓晚清政坛一大怪人.虽说自己举人出身、屡考进士不第,却尤为看不起文人,尤其是晚年,张嘴就骂曾国藩是理学的伪道士.久而久之,骂人似乎成了他的一大乐事.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创立的湘军已经转战三载,屡立战功,但是处境却越来越尴尬:由于皇帝对他抱有防范心理,不肯给他以督抚地位,使他领兵三载,一直处于孤悬客处之地位,用兵、用人、用饷无处不难;由于手中没有行政权力,虽然湘军为保卫江西终日苦战,仍然被江西全省视为额外负担,始终受到官僚大吏们的排挤和刁难,处处碰壁.  相似文献   

8.
儒勒·凡尔纳创作了八十余部长篇或中篇小说,发表了许多大部头通俗读物,例如:《法国及其殖民地插图地理》(1868年)、《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1878年)、《克里斯朵夫·哥伦布》(1883年)等。他自己单独或与人合作创作了十五部剧作并得到上演。从他的头三部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和《从地球到月  相似文献   

9.
正《血疫》是由美国纽约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创作的一部非虚构作品。自1994年作品问世以来,《血疫》已经售出了三百多万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在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长大,之后就读于波莫纳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拥有英语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对非虚构类纪实文学和新闻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着手创作。他尤为擅长科普类写作。1984年,他的一部天文学题材的作品《第一道光》获得了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科学写作奖。1992年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高危地区的危机》的文章,后来他将这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于1999年12月12日因病逝世 ,享年76岁。海勒一生笔耕不辍。1994年完成《结束时分》以后 ,有人问他是否准备搁笔 ,他回答道 :生命不息 ,写作不止。他果真在1998年推出了一长篇回忆录《悠悠岁月》 ,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一生从事文学创作的辛酸历程。约瑟夫·海勒可谓多产作家 ,被誉为“黑色幽默”的巨星。主要作品有《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并非笑话》(1986)、《悠悠岁月》(1998)以及两个剧本《我们轰炸纽黑文》(1967)和《克莱文杰的审判》(1974) ,并以第一部小说…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一百五十周年,本刊从本期起特连载李桅同志迻译的《普希金传》中的两章——《十一月的悲剧》和《诗人之死》。《普希金传》的作者列·格罗斯曼(1888—1965)是苏联作家兼文学研究工作者,1911年卒业于敖德萨诺沃罗西大学法律系。早在1903年他就开始发表作品,1921年起着手从事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工作。他所写的《苏霍瓦·科贝林的罪过》受到过高尔基的赞扬。传记和传记小说是他作品的主要体裁。这部《普希金传》则是他传记作品中的一部力作,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作者在书中用饱含激情的笔触记述了伟大诗人的一生:从就读皇村,流放南国,囚居故里,受辱宫廷,直到死于决斗.《十一月的悲剧》和《诗人之死》速两章,写得尤为扣人心弦,史家的信实和作家的激情交织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的援引,则使读者在深入了解诗人悲剧性的死的同时,更增加对他的景仰,痛惜和缅怀之忱。  相似文献   

12.
《春》     
《春》[法]米勒米勒(1814-1875),法国著名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于1848年定居法国巴比松村,从事耕作,长期接触乡村中他所熟悉的农民,许多重要作品都在此产生。如《拾穗者》、《播种》、《晚钟》、《牧羊女》和《扶锄的人》等等,描绘和歌颂...  相似文献   

13.
陈益 《寻根》2020,(1):82-84
《鹿城诗集》是明梁辰鱼诗歌的汇集。人们历来关注他的传奇《浣纱记》,对《鹿城诗集》的研究甚少。殊不知他的诗歌不仅记录行踪交往,体现性格意趣,成为文学成就的标志,也可探究他创作传奇《浣纱记》时的心路历程。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梁辰鱼西游湘、鄂、赣等地,见识永嘉、括苍诸名山的壮丽,对于他的人生,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应读者的要求,本刊从本期起增设世界文化史讲座,以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世界文化的发展过程;每期一讲,自成段落。材料依次译自范隆的《人类的故事》(The Story of Mankind)。亨德里克·威廉·范隆(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为美国历史学家、传记作者、新闻工作者和讲师,曾以《人类的故事》(1921)一书于1922年荣获纽伯里奖章(Newbery medal)。他还写过许多儿童读物并为这些读物作插图,这些读物也很受成年人的欢迎,其中包括《船》(1935);《古人》(1920);《圣经的故事》(1923);《宽容》(1925);《美洲》(1927);《范隆地理》(1932);《艺术史话》(1937);《范隆生物》(1942)以及《托马斯·杰斐逊》(1943)。 1905年俄国革命时期,范隆在俄国任新闻记者,在1906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欧洲各国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美国和荷兰写稿并广播。范隆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于二十岁时到美国。他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编者  相似文献   

15.
探访海明威在马德里的足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心目中,1937年的马德里是世界的首府。西班牙内战期间,海明威对与法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作战的西班牙共和国忠心耿耿,他作为一名外国记者,以马德里为他的总部。马德里市和为保卫这座城池而战的士兵们深深地吸引着他。 1923年以来,海明威曾多次访问马德里,斗牛的壮观场面和勇敢的斗牛士令他神往。他观赏斗牛,接着又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记取了他周围发生的这些戏剧性事件,日后便成为他一系列作品《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死在午后》、《第  相似文献   

16.
张若愚 《世界文化》2006,(10):12-13
诺尔曼·洛克威尔(1894-1978)是20世纪美国著名画家,他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为《星期六晚邮报》作封面画整整40年。21岁时洛克威尔与漫画家克里德同开了一个画室,后者为《星期六晚邮报》工作。在克里德的帮助下,1916年他第一次成功地为《邮报》作封面画《男  相似文献   

17.
1933年,伊凡·亚历克赛耶维奇·布宁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家,他擅长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写得也很出色。他的作品以描写帝俄时代贵族庄园的衰败,农村艰困的生活而广为人知。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冬苹果》、《兄弟》、《旧金山来的绅士》,中篇小说《乡村》、《苏霍多尔》等。1870年10月,布宁诞生于俄罗斯南部沃罗涅什的贵族家庭。作为一位知名作家,特别是193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仅在他侨居的西方,而且在前苏联他都是名闻遐迩的顶级人物,但是他鲜为人知的私生活,却坎坷、浪漫而颇有传奇色彩。布宁15岁时狂热地爱上了…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写了几部最佳长、短篇小说的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于1986年3月18日在他的曼哈顿寓所逝世,享年71岁。他以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呆头呆脑的人》以及最近根据该小说改编成的电影而闻名于世。《呆头呆脑的人》(1952)是一部关于棒球神话和追寻圣杯的自我意识浓厚的综合作品。不久,他又有一些较好的作品问世。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魔桶》(1958)在1959年获得“全国图书奖”,他的最佳长篇小说《修配工》(1966)亦获得“全国图书奖”,并荣获美国普利策奖。马拉默德于1914年生于纽约  相似文献   

19.
外媒导读     
正"黑豹之星"查德维克·博斯曼逝世被誉为"黑豹之星"的美国影视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2020年8月29日因结肠癌去世,享年43岁。博斯曼因在《漫威电影宇宙》中扮演黑豹特沙拉而闻名。他早年想成为一名作家和导演,并且用大量时间研究非洲裔美国人的历史,但他最终决定做一名演员。他曾获"《时代周刊》2018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荣誉。博斯曼与癌症抗争了4年,在无数次手术和化疗期间他还拍摄了《马歇尔》等多部影片。这些作品是他职业生涯的荣誉,他也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勇敢的抗争精神。(编译自Gizmodo网站)  相似文献   

20.
蒙田1533年生于法国波尔多市的一个新兴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21岁当法官。因为他并不喜欢这个职业,便于1570年辞官还乡,在自己的领地蒙田城堡赋闲,安安静静地读书和思考。他将这段为时9年的岁月中积存下来的文稿整理成书,于1580年在波尔多出版,即《随笔集》的前两卷。同年,他到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地漫游兼做温泉浴治疗,写下了一部《旅行日记》。就在他离家旅游期间,被选为波尔多市长。正当宗教战乱的困难时期,他当了两任市长。1585年他重返故里,蜇居于书斋中,执笔写他的《随笔集》第3卷,并对已出版的两卷订正了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