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军事新闻传播中.当涉及到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焦点新闻时,受众不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应该“怎么看”和“怎么办”。在此背景下,思想锐度在军事新闻评论中的重要性显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一直以来都是包含态度和立场的文本内容,从短评到社论无外乎都在达到作者的意图和目的。而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所有的新闻评论都是为了说服受众,它具有劝说的特点。但是由于在一个事件中,不同媒体所代表的利益不同、立场不同,在进行评论的时候往往会进行角度和语料的筛选。评论是一个能够引导舆论走向的语言武器,通过研究评论能够把握一个媒体、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想法。而更好地了解逻辑修辞,不仅有助于认识到语言和社会文化和新闻评论文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更有助于跨文化传播和交流,学习不同的语言劝说的策略和规律。而国内学者对新闻评论的修辞劝说策略的研究普遍不太重视,而国外在这方面有研究的更多是修辞学的学者,并没有与新闻评论相结合起来一起研究的,因此,笔者希望在基于图尔敏模式之上对不同媒体的新闻评论修辞进行比较,从而研究不同媒体的逻辑策略是如何表达的。  相似文献   

3.
徐迅 《新闻三昧》2003,(3):48-49
如果“将事实与创作分开”是新闻报道标准的第一条,那么,“将事实与观点分开”,这是新闻报道标准的第二条。用一个更通用的新闻术语表达,它的另一个说法应当是“将报道与评论分开”。新闻从业者都知道:“报道”是指“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而“评论”是指“受众结合重要的新闻事实,针对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通过新闻媒介所发表的论说性文体”。报道的内容是事实,是客观的;评论的内容是观点,是主观的。因此,“将报道与评论分开”也可以表述为“将事实与观点分开”。  相似文献   

4.
陈爱海 《中国广播》2014,(11):45-47
做好新闻评论,要把握好真实性、思想性、重要性、时效性、贴近性五大要素。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评论的生命;新闻评论要凭借独特见解吸引受众,而不仅是新闻本身;抓住重大新闻事件展开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优势所在,也是新闻评论的价值所在;新闻评论也是"易碎品";新闻评论不是单向传播,而是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5.
陈旭 《新闻实践》2013,(8):53-54
在新媒体环境下,改进和创新广播新闻评论,扩大其舆论影响力,是当下广播内容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广播新闻评论的优势和不足 相比报纸评论、电视评论和网络评论,广播新闻评论在文字力度、呈现形式和逻辑工整性上都没有太大优势,它最核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新、快、活”三个字上。新,广播不问断、随时随地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就最新的新闻事件进行实时评论,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广播甚至能现场连线记者以口述的形式即刻发表评论,传递最新鲜的观点;快,广播评论简捷明快,口语化的表达虽说会让人记忆不深,但在当下依然能让受众很自然地接受,有先人为主的优势;活,广播新闻评论没有严格的文体、文风限制,表达直接、语言平实,从题材和形式上更贴近受众。但要注意的是,新闻评论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原有事件的分析上,还必须联系事物发生的各要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闻评论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平民化逐渐演变成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发展趋势.本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微博客的迅速兴起,不仅为新闻评论的平民化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实现平台,还以其自身的自媒体特点给新闻的平民化带来了新的特点,而这些新的特点也推动了新闻评论队伍、语言、受众平民化的进程与发展,而它所带来的对话语权、语言暴力现象以及舆论引导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是新闻家族中重要的成员,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教育界对于新闻评论的教学主要停留在本科生阶段,专注于评论的实践性要求,往往被视为单纯的新闻写作,学理高度研究的欠缺,使新闻评论往往存在感性认识凌驾于理性之上、一谓迎合受众喜好等问题.《新闻评论研究引论》针对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精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受众需求的细分,也使新闻评论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本书最大的特色和贡献就是将新闻评论的业务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弥补了新闻评论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缺漏.  相似文献   

8.
薛惠 《声屏世界》2006,(10):24-24
新闻评论历来被视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电视台纷纷着力把新闻评论打造成了独立的板块,这种具有综合视听语言表现力的评论形式,深受观众喜爱。然而,电视新闻短评却被不适当地忽视了,尤其是在“说新闻”成为一种时尚后,新闻短评更是退而成为串联词的角色,且仅仅被视为“串联词的一种”。其实,电视新闻短评和“说新闻”中的串联词是有区别的,表现为:——首先是功能不同。新闻短评的功能在于透过繁杂的新闻事件,运用辩证的方法,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以及发展规律,给受众以理性思考和积极向上的引导。而串联词的主要功能则是“串”,是把一个档的若干…  相似文献   

9.
王潇君 《新闻世界》2014,(8):356-357
近年来,各地的都市报对新闻评论也日益重视,但是,一些都市报中,新闻评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表现在:一些新闻评论没有抓住当下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些对其定位不准确,把新闻评论当做了报纸的附属功能等等。因此,正视都市报中新闻评论所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是促进都市报良性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新闻小评论,有的"一事一议",有的"一题一议"。我们把"一事一议"中的"事"称为小评论的新闻材料或新闻由头。这个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作者抒发感情,评论问题的依据。选择好新闻由头,对写好小评论关系极大。新闻评论是一个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如果评论的质量不高,受众就会找不着"根儿"。如何突破这个存在的问题呢?我觉得写小评论是个必由之路。有许多小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强调报纸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并不可能招致异议。因为众所周知,新闻是报纸生存的根本。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闻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即便从概念出发,我们知道,新闻评论是现代新闻传媒手段普遍应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性即是其基本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婉婉  冯珉 《新闻世界》2009,(10):120-121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媒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定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为之服务,在新闻报道内容日新月异的当今,形式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受众心理的分析,探讨了旧的新闻评论的短处,总结出适合当今受众心理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朱芳 《新闻世界》2021,(4):23-26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体裁的一种,与消息、通讯、特写、深度报道等不同,它源于新闻报道或新闻事实,是可以展现发布者表达个性的载体。新媒体时代,如何写出生动、易读,被受众喜欢的评论?本文以近年来一些优秀的新闻评论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的勃发,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比任何一个时代对受众的改变都要巨大。移动智能设备的便捷性,深深改变着新闻传播的生态;移动互联网的交互性,更是颠覆了原有评论的互动方式。如果依旧抱残守缺,按照传统纸媒的新闻评论模式写作,单纯将报纸评论的旧模式照搬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就算更新频次再高,就算内容再新颖,也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谓理念一变天地宽,只有换个角度想问题,从视角、观念和语言等多方面入手,以用户为中心,适应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和路径,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在新闻评论界出现了一个新动向:新闻评论的散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评论发展和评论作者不断摸索的产物.也是受众要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环境,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传播环境的新特征:信息传播渠道选择性增加,信息接受渠道多样,信息接受工具移动化,受众接受心理变化。新的传播环境下,做好新闻评论传播,应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主体上做深入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评论传播,使其有效到达受众群,避免做无效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中美因为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受众接受习惯的不同,导致新闻评论写作形式的大相径庭。政治体制赋予评论形式某种规定性,文化传统对评论形式进行渗透,受众的接受习惯也会对评论形式予以制约和影响,中美评论的写作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一、评论议题的来源:美国重视读者的需求和愿望  相似文献   

18.
接受新闻传播对绝大多数受众来说,不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自主的行为,有很大的选择性。如果受众对传播毫无兴趣,就可能不注意它,即使注意也不会持久。因此,符合受众的兴趣,对于新闻传播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受众的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新闻信息的特征所引起的,但也和受众自身的状态,如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的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外界刺激的影响下,由于受众自身的状态不同,无意注意的情况也就不同。因此,新闻传播引起受众的注意不仅取决于新闻信息的特征,而且也取决于传播内容和受众的关系。近年来,我国许多新…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新闻传媒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新闻评论以其独具的话语方式和功能参与了新闻媒体的市场竞争,迎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与发展时期。在数量扩张与形式创新的同时,业界也千方百计地通过增强新闻评论的内容质量和影响力来提高新闻媒体的竞争力。而新闻评论内容的质量,首先在于其选题的质量。如何提高新闻评论选题的质量,要讲究评论对象的“评论价值”。“评论价值”成为新闻评论学理论建构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力搞好评论改革,开创军队媒体评论的新局面,让军事评论的受众耳目一新,是当下军事新闻改革全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军队媒体的新闻评论如何改革?请看《创造军事媒体新的"评论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