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不管此说是否确切,但它毕竟是现实。基于此,我认为有必要借助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历史复习。当然,此前一些试题以及全国成人高考题、上海试题也值得回顾。对这些试题,宜按学科内容归类为若干专题,在每个专题复习结束后进行讲解,同时还可把少数试题作为测试题,先做再讲解。教学实践表明:介绍、讨论、讲解历  相似文献   

2.
自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语文试题就以其特殊的地位显示了它的导向性,而且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高考指挥棒”这个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在高考语文试题的影响下,十四年来,“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这已经成为一部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指导思想了。那么,抱着这一指导思想进行教学对不对呢?显然,这是片面的。不过,从客观上讲,要求教师完全摆脱“指挥棒”,去另辟蹊径,恐怕这也不够现实,也是很难办得到的事情。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希望教师能全面正确地认识高考语文试题,扬长避短;二是希望高  相似文献   

3.
选择问中间该不该用问号?选择问中间不能用问号,一般讲语法的书都这样说,高考试题也这样要求。如去年全国五省一市的高考试题一大题5小题就将“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看作是标点符号有错误。前年  相似文献   

4.
每年人们对高考试题表现出高度的关注,而且对其评价总是有褒有贬,这既反映了高考试题作用重大,也反映了人们对高考试题的高要求和高期待。对高考试题究竟如何评析?我认为应以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为标尺,因为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必须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揭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面我通过对一道常见的练考题(试题1)和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Ⅰ第28题(试题2)的比较分析来揭示高考试题的内涵和价值,愿得到专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高考除了有选拔和评价功能外,还对中学教学有导向作用,故人们常说高考是“指挥棒”。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研究高考试题是高考结束后暑期要做的大事,也是反思高三复习备考教学要做的工作。我们从命题考查的知识方向、能力要求、考查方式、命题视角等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6.
一、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高考试题一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只有认真研究“两纲”,才能把握高考的“脉”。要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  相似文献   

7.
有位教师说,高考语文试题,直接牵动着整个语文教学的神经,左右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这句话并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正因为如此,这几年,每次试题一露面,就成为语文教师“评头品足”的对象,今年当然也不例外。对于今年的语文试题有些什么意见呢?我们也请几个省市的教师来评品一番,不知您是否和他们有同感?  相似文献   

8.
无论怎么说,在现实情况下高考仍是中学教学的一根无形指挥棒。高考作文试题几乎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风向标。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都较好地关注了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及规律。但是也有少数省份的作文试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当您打开这期的目录时,大概注意到了,我们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来刊登有关今年语文高考情况的文章。这样做的用意是在于,一使您了解语文教学的现状,二探讨改进语文教学的办法。有些同志说,高考题目是根“指挥棒”,就它对今后教学所产生的影响来说,可以讲起了指挥棒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我们以为,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广大高中生的“指挥棒”的话,那末自学考试自然就是自学考试考生的“指挥棒”了。因此,往年的自学考试试卷,必然成为即将应试的考生所关注的对象。然而,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光是知道以往的试题及其答案,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试题年年在变,即使把这门课程去年的试卷倒背如流,也无济于事。对广大考生来说,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纷纷总结成绩,大谈深化课改的当下,北京市三位历史学科特级教师张增强、李晓风、成学江却冷静思考,尖锐地指出历史课改、历史教学乃至历史教育仍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可谓“盛世危言”。三位的立论根据是,历史课程几乎没有改变“繁、难、偏”等传统弊端,教学内容繁缛不堪,学生成长所.必需的文化素养类知识依然缺失。他们着重指出,历史高考的“时代贡献”功不可没,但其“指挥棒”功能也是加重课程负担的最重要因素。问题的症结在于,高考试题尚未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思想。真正完整体现正确教育思想、课改理念的高考试题,应能综合考查学生12年基础教育学习历练之后的文化素养,而这样的试题当然是现行“传统”复习课所无法应对的。怎么办?回归课程,是最简单办法,也是最好办法。把高考内容的评价与改革带入对教与学过程的研究,可以促使高考内容既适应课程改革,也推动课程改革。正是纠结于“指挥棒”不能指错方向的心绪,他们才勇敢地做出了“擒赋先擒王”的行动选择,也便有了这一系列发乎真心的文字,它们将成为人们重新认识历史高考与历史教育之间错综复杂关系及其改革方向的一扇新窗户。我们企盼同仁们也能借此踊跃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2.
一、认识“开放题”教育部在 2 0 0 0年 3月 13日发出的中考改革指导意见中 ,要求把“开放题”引入中考命题。随着高考、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推进 ,“开放题”已经现实地被提到了师生面前。那么 ,何为“开放题” ?它有哪些特征和要求 ?运用“开放题”对于当前的教学改革有什么意义 ?所谓“开放题” ,也称为创新能力评价题、扇形题、发散题等。它是指试题允许、倡导并鼓励答案多元而不惟一的一种试题形式。就政治学科而言 ,“开放题”有三个显著特征和要求 :一是试题开放不封闭。问题材料的立意是多元的 ,试题设问的“窗口”也较为宽泛 ,给应…  相似文献   

13.
(一)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实行全国、全省统一招生考试,对普通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着巨大深远的影响,被人们比喻为“指挥棒”,这种指挥效能主要通过考试试题来实现的。高考试题逐步趋于稳定,并接近中学教学实际。普通高中师生逐渐抛弃了八十年代猜题压宝等不正常作法,使教与学心理趋于稳定,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同高考相比,初中专考试这根指挥棒比高考指挥棒影响更大。这是因为1.在广大农村,家长、学生仍把初中毕业后上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最现实的最佳先择,其热切期望程度决不亚于城乡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这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高考试题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左右着中学语文教学。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一个倾向是“重语轻文”,由于高考试题突出了语言考试的内容,中学语文教学便很自然地变成了单纯的语言教学,在高中阶段尤其如此。几年来,语文教学中不是轮番出现过“实虚词填空”、“病句修改”、“正误辨析”几大“海洋”吗?这几大“海洋”大有冲击正常的语文教学之势。今年的高考试题,尽管增加了一点文学常识的考查内容,形式也略有翻新,但万变不离其“语”,“文”的地位已经丧失殆尽了。可以想见,“词语解释”和“语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大学入学的惟一的衡量标准,高考就像引导高三复习的指挥棒,极具权威性。教育部对高考提出“两个有利”的要求:一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二是有利于中学教学[1]。可见利用高考促进教学改革是其主要的目标之一。那么英语高考希望在哪方面引导中学英语教学呢?让我们来看看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对高考的要求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一、近几年高考的趋势和导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份高考试卷就是一篇“阅读材料”。高考试题,处处显示着对语言能力的重视。不但是阅读理解题,就是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单项填空也都是在读准的基础上才能做题。几乎所…  相似文献   

16.
“历史是一门思考的学问,不是一门记忆的学问。”然而,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高三复习课,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却很小,有的甚至是直接要求学生牢固记忆,最高层次也只不过是纵横联系地记忆。为何?是高考的指挥棒所指,这是常见的答案。真的是“指挥棒”的指向问题,还是师生对高考的解读出了偏差?高考结束后,网上就有人反映:学生只要背背书就可应考且能得高分。是否真是如此?我认真做了试卷后,不完全赞成这种观点。今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选择题第11题就令人眼前一亮,它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解答此题不是背背书就能解决问题的。原题为…  相似文献   

17.
一、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高考试题一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只有认真研究“两纲”,才能把握高考的“脉”。要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  相似文献   

18.
我对招生考试的基本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试是指挥棒,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我对考试的基本看法,不是消极地批判、抵制或者削弱它的作用,而是积极地、恰当地运用这根指挥棒,推动、引导教学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考试这根指挥棒,如  相似文献   

19.
一、化学试题的特点 1、试题导向明确,突显课改理念高考命题方式一向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回眸“3+X”以前的高考,学校为追求升学率,师生为提高考分,教学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导致应试教育横行,素质教育难于实施。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实施新课程,它对中学教学仍然会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高考命题如何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渗透新课改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0.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和“晴雨表”.2011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语文试题也已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其中备受关注、饱受争议的无疑是有着“半壁江山”之称的高考作文.纵观2011年高考的十余套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还是内容都出现了“滑坡”甚至“倒退”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