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记者》今年第七期上刊登的《由祥林嫂的唠叨想到的》一文,提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炒冷饭”的报道依然相当流行,使人们大倒胃口。看后颇有同感。近些年来,一些省、市纷纷办起了《每周文摘》《文摘周报》《文摘报》一类报刊,不少日报也竞相开辟“文摘版”,好象这是美味的时新和菜,非此不足以飨读者。不错,当文摘报刊刚问世时,确实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趣,那时是“物以稀为贵”,人们对此有一种新鲜感。可是,现在文摘  相似文献   

2.
真想不到,曾被全国数十家报刊一度称为“杨虎城贴身卫士,武艺高强,枪法精湛”的单车旅游者吴克礼,最近竟在浙江省舟山市被公安部门查  相似文献   

3.
通讯员、记者写稿不能弄虚作假,编辑改稿也不能“合理想象”。前些时候,我们广播站编发了一则新闻,报道的是街坊四邻救火的事。稿子是某矿工报的一位记者回家探亲写来的,由于他参与了救火,稿件的内容是属实的。令人费解的是稿件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党政机关的高级官员相继开博,不能不说是一桩新鲜事。可是笔者在浏览了数家官博之后发现,很多官博都是在应付了事,有的甚至聘请枪手即所谓的官博秘书来为其管理博客。  相似文献   

5.
如此“好书”要不得万雪玉近几年我国上市图书的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不乏质量上乘的图书,然而平庸之作也通过出版社大量涌入市场。这里要说的是一种所谓的“学术性”著作。其作者一般在机关部门工作,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手中有“权”,或者是与“权”...  相似文献   

6.
现在,许多报刊为“打开局面”、“扩大影响”,办起了《星期刊》或《增刊》,大多数也是办得比较好的。但有的《星期刊》和《增刊》却刊登了一些庸俗的、病态的情趣。有一市报去年办的《星期刊》,先后登了三则“趣事”:一是“中年男子变成芳龄少女”,二是“四岁女孩变成女性”,三是“十四岁男孩和十五岁女孩的少年小夫妻”,并配有那个四岁女孩发育成熟的照片和小夫妻及婴儿的照片。  相似文献   

7.
时下,许多地方媒体有这么一种倾向:当本地发生某些恶性事件时,只字不报或避重就轻,有关部门还采取打招呼等方式给媒体“加压”。这种“冷处理”现象,看似维护当地政府形象,实际上是地道的新闻地方保护主义。说到底,这是一种变相的腐败。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多次烟花爆炸、煤矿坍塌等重(特)大事件,然而,翻开当地的报刊、收看  相似文献   

8.
时下,许多地方媒体有这么一种倾向:当本地发生某些恶性事件时,只字不报或避重就轻,有关部门还采取打招呼等方式给媒体“加压”。这种“冷处理”现象,看似维护当地政府形象,实际上是地道的新闻地方保护主义。说到底,这是一种变相的腐败。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多次烟花爆炸、煤矿坍塌等重(特)大事件,然而,翻开当地的报刊,收看、收听当地的电视广播,媒体对这些恶性事件的报道,往往只是停留在“蜻蜓点水”上,报道的“口吻”也惊人相似,让读者和听众觉得“雾里看花”。任何一起恶性事件,都有其内在的背景,包括政府部门管理上的…  相似文献   

9.
“狗皮褥子”要不得窦永堂“狗皮褥子无反正”这句俗话,说的是狗皮“正面”可以当“反面”使,“反面”也可以当“正面”用。作为一种日常用品,这自无不可,不幸的是此中玄机已被一些人参透,已在一些新闻“妙文”中屡见不鲜了。譬如,在某些人笔下,借下乡之机乐山乐水...  相似文献   

10.
我从多年的新闻报道工作中,深切体会到采写新闻要深入生活实际,不能搞“合理想象”。记得我初编厂内《好人好事》专刊时,自己写过一篇人物通讯。所采写的主体事实是准确的,但在行文中想描写一下主人翁的肖像,在采访中我却忽略了他的眼睛的大小,于是来了个“合理想象”。把他写成“中等身体,大眼睛……”。专刊印发下去,这个同志所在车间一片哗然,竟拿他开起玩笑。原来他长的是一双细长的小眼睛。还有一次,我在处理一篇稿件时,也犯了“合理想象”的毛病。文中一人名,看起来像个女同志的名字,我就挥笔在文中添了个“她”字,而事实上,这位同志却是个男同志,报纸刚刚发至车  相似文献   

11.
现在,许多报刊为“打开局面”、“扩大影响”,办起了《星期刊》或《增刊》,大多数也是办得比较好的。但有的《星期刊》和《增刊》却刊登了一些庸俗的、病态的情趣。有一市报去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前,梁衡写过一篇《“哇”字牌通讯》。是批评通讯写作的华而不实。这几年看稿多了,他又发现一种“要”字牌言论—— 这种言论,几乎是把文件拆分成段,要这,要那,要读者去照办执行。结构也简单,一“要”到底,有时一篇能数出十多个“要”字。“哇”字牌通讯,透出一种“嗲”气、“浮”气,有做作之态:“要”字牌则不用装模作样,是直截了当的横气、霸气,一股强迫命令之气。  相似文献   

13.
罗晓 《军事记者》2004,(3):19-1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只有坚持“三贴近”,才会具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解放军报》采编人员在近年来的新闻实践中,紧紧围绕“三贴近”做章,使报纸的可读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据笔了解,虽然报社下了不少功夫,但由于个别基层报道骨干在  相似文献   

14.
最近翻阅某报,读到一篇题为《不进则退小进亦退》的评论,通篇不过八九百字,仅一个“要”字便出现15次,还有些“必须”、“应该”之类的词语,有一种“大人训斥孩子”的味道,读来总觉不太舒服。其实,这种端起架子、发号施令的“要”式写法,在许多党政机关或行业报刊的评论文章中并不鲜见。“要克服惰性”、“要顺应潮流”、“应该摆脱束缚”等等,显得语气生硬、呆板,高高在上,要求读者应该怎么样,必须怎么样。这些词语,这种语气,用在红头文件或是领导讲话中未尝不可,但用在新闻评论中实在是要不得的。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体现报纸的权威性。其实…  相似文献   

15.
自1988年开展档案工作日标认定(原称升级达标)以来,档案工作从领导、机构到基础业务建设、开发利用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使该工作持续、科学、健康发展,既要实行动态性管理,又要合理安排周期,并注意标准的科学性;既不能采取一哄而上、雨过地皮干的“速决战”,也要避免无头无尾的“疲劳战”。  相似文献   

16.
新闻工作者应该知道,媒体在报道犯罪分子做案手段、方法时,一定要用最简约的文字加以概括,点到为止,读者明白就行了,不能详细介绍犯罪分子如何操作、用何种方法,以免引起负面效应。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媒体的法制新闻报道,却热衷于炒作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方法,在文章里大段大段地介绍他们是如何犯罪的,简直就是一份犯罪入门向导。例如,东北地区某家晚报在  相似文献   

17.
“消息来源”与名誉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一般是指新闻报道因使用侮辱、诽谤性语言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或因揭人隐私而侵害他人名誉权。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案件,最常见的是“消息来源”有误,作者及媒体因把关不严而涉讼。 目前,我国在处理新闻侵权案件时,多援引《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公布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和1998年公布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送“薄荷”     
晚上,我请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吃晚饭,吃完饭,老同学突然拉住我的手,满口酒气说:"兄弟,改天帮我弄个‘薄荷’好吗?"我没多想,随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19.
陈凌 《东南传播》2018,(3):65-69
从前的大多数热点事件发生,形成舆论,我们都习惯于将公众的表达界定为"非理性"或者"情绪发泄"。如果以布尔迪厄的"名誉"概念来看,或许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能够带来"名誉"的舆论行为,公众参与到社会象征资本的再生产中。从这个角度看,舆论并不是简单的言语,而是一种实践行为。"徐玉玉事件"中,公众在呼吁法律的制裁,倒逼监管漏洞之外,以舆论"复仇"的方式修复了社会的"名誉",因为在布尔迪厄看来"名誉"是属于群体的。  相似文献   

20.
1992年10月29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山西大学美术系副教授张顺清、太原市公安局南城分局山西大学派出所所长郝运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王颖、湖南《文艺窗》杂志社、《中国妇女》杂志社侵害名誉权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原告张顺清、郝运胜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