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科委与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实践,形成了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在介绍首都科技资源概况的基础上,阐述"北京模式"的系统设计,总结"北京模式"的创新成果,最后对"北京模式"的长效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个以特型演员为主要成员的民间艺术团体,在接受"红色粉丝"追捧之余,游走在历史与现实、商业和文化之间春分这一天,北京伟人风采艺术团的"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林彪""刘少奇"和"宋庆龄"等一行13人,风尘仆仆来到北京南六环外大兴县的"北京优龙  相似文献   

3.
北京受全世界之托,将承办2008年奥运会,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是奥林匹克的光彩;北京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北京奥组委在奥运史上首次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将奥林匹克运动和北京历史文化完美、和谐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高速现代化和城镇化已将北京房价推入云霄,但另一方面,大量房奴及蜗居"蚁族"的存在又在叙说着北京的城市之殇。高房价、房奴与"蚁族"的存在都说明北京正陷于"房荒"之中。其实,"房荒"不仅是今日北京城市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课题,民国时期的北平同样面临严峻的"房荒"。时局动荡之下,政府既无力推进大  相似文献   

5.
11月10日,北京电视台在中午黄金时间段新闻栏目中播发"新华网专访北京团十八大代表";11月12日,北京日报在二版刊发"创新方式聚焦基层新华网专访十八大北京代表团代表",北京晚报刊发"新华网'圆桌访谈'十八大代表",新京报刊发"新华网专访22位北京团代表",劳动午报刊发"新华网创新方式聚焦基层密集专访十八大北京代表团代表".11月12日晚,北京电视台再次在"北京新闻"栏目播发"新华网创新方式聚焦基层密集专访十八大北京代表团代表".与此同时,中央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纷纷转载新华网专访十八大北京代表团代表报道.  相似文献   

6.
百期遐思     
我是伴着"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声,由童年走进少年,又进入中年的.我和我那个时代的许许多多人一样,有一个浓浓的"北京情结".而今,年龄在增长,心态在变化,可"北京情结"却一如既往.因为北京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缩影,是伟大祖国的心脏.仰望着她的金碧辉煌,注视着她的举手投足,一种幸福温馨,激越豪迈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7.
金台书院是北京早期的名校之一,是北京历史上"窦氏书院"、"首善书院"、"潞河书院"等二十多座书院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书院,在北京教育史上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金台书院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笔者曾在这里读了四年小学.  相似文献   

8.
闲话澡堂子     
《出版经济》2006,(3):59
全面解读北京城与北京人的文化性格.通过200余幅图片、生动幽默的文字、简洁开放的版式等要素的有机结合,立体展现古都北京的帝京旧闻、文化艺术,深入开掘老北京丰厚的人文内涵.全书包括"北京故事之民间版本"、"北京故事之官家版本"、"谈古论今话风流"、"皇城根儿下的平民生活"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为标志,中国几座生机勃勃的城市里,上演了一届伟大的奥运会。在那些纪念碑式的场馆里,充足的电力保证了每一个史诗般的时刻。北京居民还依稀记得数年前"迎峰度夏"时"拉闸限电"的不便和尴尬,但随着"新北京、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奥运会媒体大战告一段落之后,国内诸多媒体又投入北京2008年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残奥会)的报道。"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举办层面获得了成功,在报道层面,依然如此。  相似文献   

11.
江丽 《新闻与写作》2004,(12):22-23
北京是中国的研发中心、软件之都,是全国最大的技术商品集散地;北京拥有120万科技人员,150多家学会、协会及数以干计的院士、"顶级专家"……北京丰厚的科技资源和科技优势显而易见。但遗憾的是,北京的科技报道在全国并不"领先"。如何将北京的科技成就有效展示出来,如何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中的经验得失、科技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关  相似文献   

12.
随首"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动"的深入人心,北京市很市政府不断丰富、升华、发展"人文、科技、绿色"三大理念,适时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口号,其中"人文北京、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信息系统工程》2008,(5):54-55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系统软件供应商,微软公司在日前举行的"好运北京"系列奥运测试赛中,通过提供多种先进的软件产品,协助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信息技术部最大限度满足北京奥运会的各项信息系统需求。同时,派出大量专业服务人员为赛事提供了IT咨询、规划及全天候的专业服务,保证了赛事的顺利进行!科技领航,服务护航,微软企业咨询服务部在此次"好运北京"系列奥运测试赛中的出色表现,无疑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事带来了最大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6月12日,新京报A28—29版刊发了记者直接采访、摄影的《爸爸的薯条一年没兑现》,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在云南的北京人刘新宇的情况。13年,他在边防站查过毒品、在指挥学校上过学、在云南勐卯派出所当过民警、当了刑警队长……图文都非常感人。这篇报道,是新京报于2012年5月8日推出的"北京人在异乡"栏目的第8期报道。"北京人在异乡"是"走转改"大栏目下的专题报道,专门以身处异乡的北京人为报道对象。  相似文献   

15.
十月是北京最美的季节,人如潮,花如海的"十一"黄金周,更给美丽的北京平添了许多欢乐详和的气氛.与十月的北京同样美丽,北京市顺义区档案馆新馆新颖大方,与节日的北京同样气氛热烈,顺义区档案馆在"十一"黄金周里也是人流如梭.不变的北京,变了样的档案馆,世人惊异,档案人欣喜.想起节日里档案馆人气兴旺的场面,顺义档案人至今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6.
北京建城三千多年,建都800多年。北京寺庙的兴建,有的要比北京建城、建都的时间要早得多。北京俗谚云:"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兴建于晋代。其实,早在它100多年前,今北京密云云峰上,就有了供奉关帝的寺庙。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创立之初,通过"以民定俗"确定了自己的学科独立性,在向日常生活研究转型的过程中,"以俗定民"成为主流,皇帝是不是民众有过很多讨论。而在中国有皇帝的时代,风俗研究的首要目的就是建立群体认同,即"以俗定民",这在中国古代有非常悠久的传统。熟知这一传统的乾隆皇帝公开书写和传承风俗,可以被视为建构群体认同的举动。44通北京内城乾隆帝御制碑,表明乾隆帝非常熟悉北京风俗,既熟悉它的当下,也与它的历史息息相通。他不仅是北京传说的搜集者与传播者,也是庙会节庆的创造者和支持者。他以碑刻这种方式公开书写并传承北京风俗,事实上创造了一种"北京人"的群体概念,以模糊阶级与族群差异。在乾隆皇帝这里,"北京之民"与"北京之城"是一体的。依赖于地方性空间的"风俗"而不是附着于族群的"族群性",才是构建身份认同的首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2,(5):5-6
国内首个文化保税区落户北京据新华社国内首个"文化保税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暨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3月11日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奠基动工。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由天竺综保区管委会与歌华  相似文献   

19.
1 1月14-15日,童吉永馆长、李峰副馆长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听取了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徐文伯的重要讲话,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周和平传达了江总书记视察北京图书馆时"关于在全社会大兴勤奋学习之风"的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新闻报道的“主场意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就是它与中国人眼中以往的历届奥运会最大区别--就正规的表述而言,北京奥运会的主办者是国际奥委会,北京只是承办地,是国际奥委会"借北京一方宝地"举办一项例行赛事;不过,按人们通常的理解,这届奥运会北京、中国就是"主场",参加奥运会的两大"阵营"都将直接受益,我国运动员得以在家门口比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国内记者也可以不再舟车劳顿,出国去采访奥运会;再深入一层,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借助北京奥运会传播到全球,中国人民也可以通过北京奥运会的平台向各方宾朋表达爱好和平、热情好客等态度和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