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余者”形象的世纪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20世纪学史上,“零余”形象是一个重要的学现象。世纪之初,受西方世纪末情绪影响以及现实环境所致,出现了一系列“零余”形象;30、40年代学中,主要有团居旧家庭中的“生命空壳”、大革命退潮后的幻灭及民族压迫与斗争中的彷徨三类形象;80年代中后期一群都市“顽主”表现了中国转型期整个社会无所适从的焦灼心态。人知识分子价值观破灭,苦闷彷徨;世纪之末,新生代在物的世界中感受到零余处境,产生了欲望的焦虑,和世纪之初的“零余”在“生的苦闷”和“性的苦闷”上都有着不同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分数与人生     
<正>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很苦闷。我相信一个人的青春期,是他最敏感的时期。不只是身体开始变化、声音变粗、性征出现,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我想,古今中外所有的重要时刻都在此时启蒙。在那个时候,我感觉到身体的苦闷。生理的苦闷促使我开始去思考人到底是什么。我的精神向往和肉体欲  相似文献   

3.
"屈辱感"和由之而来的"民族性苦闷"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键词。而"民族性苦闷"其实又包含"民族"、"性"、"苦闷"三个元素。这三个元素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组合,衍生出不同的故事。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故事,为什么故事只能这样讲而不能那样讲,当我们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其实在讲什么?这将是本文将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鲁迅研究无疑是20世纪文学研究中最大的显学,然历来分析鲁迅文化心理的论著不少,但却很少有人关注过鲁迅的性心理问题。他悲剧的婚姻,压抑的爱恋心态,一直少有深入的探索。鲁迅性格禀赋本就阴柔,有女性味。故追求爱人较迟疑被动,未得到理想的真爱。鲁迅的特殊性情和文学叙述方式都深受其悲剧婚姻和长期的爱恋压抑和性苦闷的影响。但是,爱恋的苦闷却被鲁迅坚韧地升华为文艺的独特才气和特质。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偏执批判,冷峻犀利之文风,思想的创造性都与此紧密相关。还原鲁迅的性爱心理,乃是深度理解一代大师内心世界和文艺心灵的另一个重要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郁达夫是位教有争议的作家,他早期的创作,爱与性的问题是它表现和被受关注的焦点,生理的欲求和精神的苦闷是他表现的主题,他的创作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炯是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一学生、班长,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四年多来,他的思想经历了天真单纯、怀疑偏激、消沉苦闷、逐渐觉醒,到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演变过程。一、天真的少年,对四化充满幻想一九七八年八月,徐炯怀着当科学家的志愿考入向明中学初中。在当时对经济建设急于求成的片面宣传影响下,他对四化建设看得很容易,把科学家对二十一世纪的预测和科学幻想  相似文献   

7.
1883年12月旅居巴黎郊外的屠格涅夫,缠绵病榻中写下他最后一篇散文诗《我的树》,从而完成了《爱之路》这一曲辉煌的生命与艺术的绝唱。在近半年世纪之后,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以同样的艺术形式,抒发了在人生路上的忧愤和苦闷,这就是鲁迅和他清绝峻丽的散文诗集《野草》。屠格涅夫和鲁迅,这两位真诚的艺术家都以其独特而细致的内省记录了心灵探求的轨迹,但同样的人生忧郁和苦闷却由于他们的时代生活、世界观以及个性气质等方面的迥异而产生了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这就是《爱之路》与《野草》。  相似文献   

8.
钱理群先生曾批评过一种分析作品的线性思维模式:"时代的苦闷——作家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绝对苦闷中——他写出的每一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钱理群《名作重读》第23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与此相类,《记承天寺夜游》是贬谪之作,就一定少不了要读出抑郁、悲凉的心境。(尽管并不否认作者豁达乐观、随缘自适的情感表达。)前人多有此述,人教版、苏教版初中教参也都有这样的解读,很多教师当然也都是这样教的。依  相似文献   

9.
刘兆林是新时期文坛的军旅作家 ,但他其实是有着浓郁的苦闷情怀的乡土作家 ,军旅小说只是乡土文学的延伸。苦闷的形成有家庭、社会和个人的原因 ,但苦闷的诗化表达使他成为有别于他人的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10.
且不论后四十回是不是高鹗续书,但对后四十回的非议不少。它是否是成功之作,很主要的一点就在于对主人公的刻划是否成功。贾宝玉,作为清代个性解放的典型,他在前80回,是发展、放纵、泛滥、徬徨、探索、追求的阶段。因此他常常苦闷、惆怅、哭泣。苦闷、惆怅,是他看破了是非,无路可走;哭泣,是他看到美好的东西被撕裂,他痛心疾首。而在后四十回,他却处于一个了悟、升华的飞跃阶段。因此他常常呆痴、傻笑。呆痴,是她痛定思痛时,了悟到了其  相似文献   

11.
聂海艳 《语文天地》2013,(15):29-30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向政治课靠拢的。虽然课改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将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还不够到位。按照钱理群的观点,这叫"线性思维模式:时代是苦闷的,作家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绝对苦闷中,他的每一篇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苦闷感"。  相似文献   

12.
由于鲁迅的翻译和热情传播,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产生巨大影响。鲁迅翻译《苦闷的象征》的直接动机是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文学理论课的需要,其深层动机则借《苦闷的象征》宣泄自己内心的苦闷,传播自己的文艺思想。探讨鲁迅翻译、传播、阐释《苦闷的象征》的多元动机,为深入研究鲁迅前后期文艺思想的变化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的小说《牧羊哀话》以尹子英和闵佩仪的爱情做为叙事的主线,在爱情悲剧背后隐藏着作者丧失家园的悲痛之情。失去家园的弱国子民,要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追求美满的爱情,是不可能的。因此郭沫若在这篇小说里除了表达了丧失家园之疼外,就是抒写人生的苦闷。国外的艰难生活,事业的不顺利都给郭沫若带来了精神负担,而这些人生苦闷都化作作者在小说里的浅吟低唱。  相似文献   

14.
<正> 搞油画的人,目前大都感到一种苦闷,苦闷的由来是近年与世界艺术交流反馈回的信息,其主要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油画的语言不纯。对于搞油画教学的人来说,这种苦闷就变成双重的了。其一,他要思考如何自我纯化语言;其二,又如何  相似文献   

15.
令狐冲是一个具有现代主体意识的侠客.他具有独立的人格,勇敢地自由选择.他不是儒家之侠,也不是隐士,而是自由的"真人".作者通过他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苦闷和追求.  相似文献   

16.
《苦闷之讴》,又名《苦中乐》,刘天华作于1926年8月。《苦闷之讴》即《苦闷之歌》,其"讴"字是借用了楚调、蜀音、蔡讴等传统腔调的称谓。今所谓"讴歌"作叠字解,讴即歌,歌即讴;作动词解就是唱歌。此曲又名《苦中乐》,说明刘氏在写作之时,虽感到异常的苦闷,但苦闷之中还没有丧失自信心,丧失进取心;还能苦中自乐,苦中找乐。在写作此曲的1926年,对刘天华来说确实是十分地艰难与困苦的。是年,发生了震  相似文献   

17.
鲁迅对《苦闷的象征》的重视程度,在他的翻译作品中是少有的。《苦闷的象征》也成为鲁迅文艺思想的一个标志物。鲁迅译本《苦闷的象征》成为一直以来的最权威译本。鲁迅如此珍爱《苦闷的象征》,除文艺思想的相近外,他在翻译前后的心理背景也是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生于农民起义频仍的动乱年代的王绩,既想在乱世之中完成他"学剑觅封侯"的雄心壮志,又因乱世之祸而忧心忡忡。再加上儒、释、道三家在他心灵的交织、碰撞,从而外化为王绩诗文中表现的苦闷精神与寂寞心境。王绩开始从酒中、山野田园之中、魏晋名士之中寻找精神的慰藉。他渴慕知音,但一切都归于虚妄。功与名,忧与乐,生与死都如眼前浮云,走向归隐。  相似文献   

19.
令狐冲是一个具有现代主体意识的侠客。他具有独立的人格,勇敢地自由选择。他不是儒家之侠,也不是隐士,而是自由的“真人”。作者通过他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苦闷和追求。  相似文献   

20.
曹植的人生在前后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期的曹植是一个志得意满,风流自赏的翩翩公子,后期的他则在无尽的苦闷中挣扎.文艺是苦闷的象征,苦闷的生命体验必然要在曹植的后期诗中反映出来.但由于各种原因,曹植的后期诗较少直接抒发苦闷,而更多采取了兴以抒情,比以抒情,托寓抒情,反衬抒情等多种方式委婉曲折地抒发苦闷之情.正是这些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使得曹植后期诗内蕴丰富,怨而不怒,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不但提高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水平,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