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学科是以促进入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学科,它特有的人文品格传递着"爱国主义的思想、人格的价值观念、人际和谐的思想、社会的责任观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不能从情感层次上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这成为语文教学高投入、低收获的主要因素,也成为农村中学新一轮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最大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更新教育思想,高举人文大旗,在语文课堂中实施人文关怀,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注学生人性和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分,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当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思想性和工具性这三个特点,语文的教学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培养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呢?本文从学生的情绪生活引导、学生人性与个性的关注以及学生的道德生活的关注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钱明芳 《文教资料》2005,(30):154-155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母语教育,它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门植根于人和民族心性的精神之学。为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其人文素养,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也必须拥有真正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知识、培养能力,充分发挥它的工具性,还要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和尊重,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人性光辉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尤其是语文教师要研究人性的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如生存的需要、安  相似文献   

7.
屠天佑 《江西教育》2003,(24):23-23
人文关怀是语文课的灵魂,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心灵火花,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孩子们爱学语文,走向语言文字的天地。一、人文关怀,呵护学生的自信小翔是位三年级的学生,高高的个子,眉清目秀,字写得干净漂亮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完美的过程。而语文之美的重要特点就是和谐,和谐的课堂如一首悠扬动听的乐曲,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如一幅色彩明丽的山水画,让人赏心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它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门植根于人和民族心性的精神之学,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传统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人文素养,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更不能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搞包办代替,也不能把学生的交往范围局限在校园内、课堂里,让最有魅力的语文课被"水泥的隔离层"所隔离,去做徒劳无益的傻事而妨碍学生个性发展。我认为,教师最大的弱点就是太相信自己,不放心学生。实际上学生的潜能是非常大的,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远比教师强,教师要相信学生。几年来,为了使人文关怀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体现,我一直在尝试实践着以下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注重人文关怀是指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情感精神世界,促进他们自由全面的发展,让他们拥有健康强健的体魄,更拥有健康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在这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关怀,可以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让学生愿意、喜欢学习语文,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得起学生反复揣摩,学生也在反复揣摩之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精神世界的丰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说教学,是  相似文献   

12.
王东华 《教师》2011,(24):44-44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一方面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入手,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其一着力点。本文反思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人文性的理解与实践,切实做到教学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14.
15.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语文课教学中人文关怀,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整个体系中都要体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
颜龙 《湖南教育》2003,(10):46-46
一、具备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前提。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体现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并以此激发和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性格特征、思想风貌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完善人格。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最大限度内的和谐发展,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与人格修养的完善。信息时代、网络文化似乎正在改写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真实的世界和虚拟的现实之间,人的信仰、理性、情感、道德与价值观念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和挑战。因此,找回语文教育失落了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一方面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入手,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其一着力点。本文反思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人文性的理解与实践,切实做到教学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语文课教学中人文关怀,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整个体系中都要体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特殊教育中语言教育的人文关怀尚存欠缺之处,本文从肯定学生人性、注重学生精神世界、分析学生个性差异以及寻求学生多方面发展方面做了阐释,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给这些特殊学生一个健全发展的人格,让语言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