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实地考察发现,渝东南少数民族饮食器具主要分为食器、酒器和茶器等三大类。其中,食器主要有加工器、炊食器、盛食器、进食器等四小类;酒器主要有盛酒器、舀酒器、饮酒器三小类;茶器主要有土茶罐、茶壶、茶盅、茶碗、茶杯、茶托等。不同的饮食器具在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空间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大器晚成”一语为老子《道德经》所援引的古“建言”者之言。从古文章法,从“晚”与“免”、“器”与“成”、“成”与“盛”诸字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论证:“大器晚成”即“大器免盛”;“建言”者的取意、老子援引的取意都是“最能盛者不盛”;不是古往今来诸多注家及今人所理解的“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等意。  相似文献   

3.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一节里,蔺相如为维护赵国尊严而跪请秦王为赵王击缶,“缶”为何物?教材如是注释:“缶,盛酒浆的瓦器。”笔认为此注不妥,“缶”应是瓦制打击乐器而非盛酒浆的瓦器。其原因有四。一、“缶”在古代汉语里有三种意义:①瓦器。圆腹小口有盖,用以汲水盛流质;②古乐器名。瓦制的打击乐器;③古容量单位。一  相似文献   

4.
酒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魏晋南北朝的酒文化最盛。从政治环境影响、农业和酒业不断发展分析魏晋南北朝饮酒之风盛行的原因,揭示粮食短缺、扰乱社会秩序是该时期禁酒的原因,总结“酒禁”政策不可连续主要受国逢喜事、民俗、税收等的影响,进而提供一种微观视角,以展现不同于传统观念中“饮酒成风”的魏晋南北朝。  相似文献   

5.
《满井游记》是一篇清新的山水小品文。文中在表现游人的欢快动作时,用了这样一句:“罍而歌者”。课文注释中对此句的解释是“拿着酒杯唱歌的”,把“罍”解释为“酒杯”,1990年出版的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对这句的翻译,与课文注释是相同的。笔者通过查证考古与文物方面的有关资料,认为课本和教参书对该句的注释与翻译有误。按课文注释及教参书中的意思,“罍”属于酒器无疑,而在古代,酒器按其作用可分为盛酒器和饮酒器两类,那么“罍”到底属这两类中的哪一类呢?  相似文献   

6.
马王堆汉墓出土简帛资料中有一些关于酒的记载,述及酒的品类、盛酒之器以及酒在药物炮制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关涉医药与养生等诸方面,是研究中国古代酒文化的重要材料。本文将简帛材料中所记的酒分为白酒、温酒、助酒与米酒四种,酒器分为盛酒器与饮酒器两大类十一种,而将酒在药物炮制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归纳为八种。  相似文献   

7.
唐五代敦煌人的饮酒习俗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有着很深的酒文化积淀。敦煌人饮酒的历史,至迟可以追溯到汉代。敦煌的饮酒风习很盛,酒在敦煌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各种活动都少不了酒,如宴会、祭拜、招待使节、婚丧、庆典等。敦煌几乎各社会、各阶层的人均饮酒,寺院的僧人、尼姑也不例外。敦煌人的饮酒方式既有“喧拳”,也有文雅的筹令;敦煌人好喝酒,敦煌酒的销量很大,除了敦煌有悠久的造酒、饮酒传统外,也与敦煌所处交通要道有关,往来的商旅和使节影响着敦煌酒的供求关系,还与敦煌粮食产量相对富裕有关。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入理解“时、位之移人”的生活哲理,深刻认识封建社会“以今日而忘昔日”的世态人情及恶劣的社会风气;培养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2、学习本文记叙与议论相结合,采用类比法层层深入突出主题的写作方法。 3、掌握“以、为、乃”等虚词的多种用法和名词作状语、省略句式的语法特点。二、疑难字词句补说①尽一器:器,盛芋的器皿,一器为数量  相似文献   

9.
苏东坡与酒     
从此,苏东坡饮酒“不尽器”, 饮酒到量,任人劝酒,决不干杯。苏东坡在《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中说:“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他还在《洞庭春色》中说, 酒是“钓诗钩”,又是“扫愁帚”。《苏  相似文献   

10.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得意之作,关于这首诗有两个有趣的故事。一唐开元中,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一日天寒微雪,三位名盛一时的诗人来到一个叫做“旗亭”的酒店饮酒。店中有十多个女伶陪酒唱曲。三  相似文献   

11.
一次,乾隆皇帝见到一只竹篮,问纪晓岚:“此物何用?”纪答:“盛东西。”乾隆又问:“何不盛南北?”纪解释道:“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南北水火无法盛。东西是木金,所以盛东西。”这个故事,旨在表现纪晓岚敏捷的才思,不一定真实。这里所说的盛“东西”而不盛“南北”的问题,是一个与“东西”一词的由来有关的问题。“东西”这个词比较特殊。“东”和“西”都是  相似文献   

12.
北宋宫廷所用精美的酒具,许多是汝窑瓷器。根据考古发现当时已经饮用蒸馏酒,这点从汝窑酒具没有大型的也可以看出。汝瓷酒具性能优越,深受皇室青睐。盛酒器用樽,倒酒器用注子即酒壶,温酒器用注碗即温碗,饮酒器用樽、杯等。汝窑酒具造型各异,色彩缤纷,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盛酒器樽作为盛酒备饮的容器,典雅端庄大气,“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2)”中,介绍了六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史上的文人,似乎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隐居时饮酒,求仕时饮酒;得意时饮酒,失意时饮酒;宾朋相聚时饮酒,独自一人时饮酒;有钱时饮酒,无钱时典当什物还要饮酒。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似乎就喝得越多,诗做得就越多。杜甫也是豪饮“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自居易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且饮。”无论“建安七子”还是“竹林七贤”无不嗜酒,却也是个个才气纵横。诗与酒几乎在所有文人的生活中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4.
张耒《次韵渊明(饮酒)诗》与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精神意蕴相通,与苏轼、苏辙、晁补之和陶《饮酒》诗在思想感情上也有相同之处,然张耒之诗对饮酒之乐的表达远比渊明《饮酒》及苏轼、苏辙、晁补之之作强烈而张狂。在张耒身上,饮酒之乐在求“真”去“伪”,饮酒之道在得“自然之性”,饮酒代表着一种精神和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文化史的角度对字的形义来源作了新的探讨。认为字原始构形中所从之(鼓)初为饮食器而非乐器。用食器盛玉事奉鬼神以求福佑,即《说文》所说的“事神致福”。  相似文献   

16.
“狂”,在我国古代又称为“疯”,在中国文化,特别是艺术创作和道家思想中,有相当厚实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阶层追求狂狷之风颇盛。他们或为了排除苦闷与不快,“须求狂药解愁回”;或欲求“狂醉养天真”,通过反朴归真,回到人之初的本性上;或希冀醉中得到灵感,得到创作的自由,摘取艺术创作的真实与生命,常常把”酒”作为狂药,通过饮酒,获取一种“蝶与周与”,“似我非我”的精神状态,使自己成为暂时的  相似文献   

17.
诗仙与我     
从伪装成大石块的时空飞船的底部钻出来 ,身穿一套古装的我看起来就像个俊秀的书生。本想穿着“superman”的服装用悬空器从空中飘然而至 ,在庭院中赏月饮酒的李太白定会以为我是哪位神人。可是变形馆的服装师兄给我准备了这套“符合史实”的衣服。没办法 ,我只好装作一位学富五车的书生 ,踱着八字步来到饮酒的李太白面前。“太白兄……”我学着古装戏里的台词。我料知李白定会以惊奇和疑惑的眼光盯着我 ,可他却连头也不抬 ,口中只喃喃地吟着什么“举头望明月 ,对影成三人”,涨红的脸上露出醉态 ,一心只沉醉在他的诗兴之中。原来他…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安顺市自古就是贵州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被称为“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商业之盛,甲于全省”。安顺属于国家区域经济规划重点发展的“贵阳一遵义—安顺”黔中产业带,是发展潜力较火的新兴工业城市。作为安顺市3所普通高等院校之一的安顺广播电视大学,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急需专业人才的办学思路,多次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日己”觥     
<正>年代:西周中期·发现时间: 1963年·发现地点: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觥(gōng)是流行于商周时期装酒兼饮酒的器物。这件"日己”觥是“天氏”族人为了纪念亡父‘‘日己”而铸造的。"日己"觥的器身、器盖刻有相同的铭文。“天氏”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大族,子孙众多,陕西、山西一带出土了很多他们家族的文物。“日己”觥是其中的一个,而且上面刻有铭文,大意是说,希望亡父“日己”保佑子孙,让家族持续兴旺。  相似文献   

20.
<正>【作品概况】《秦公簋铭》,秦公簋为春秋早期青铜盛酒器,作于秦景公时。1917年甘肃礼县出土。器高21.8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9.5厘米,腹径23厘米。盖54字,器身51字。器盖联铭合成一篇完整的祭祀文章,计105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观典赏析】秦国在周人的故土上发迹,直接继承了周文化。《秦公簋铭》书体有着浓厚的宗周色彩。风格规整谨严,疏密有致,静穆大方,表现出刚健雄劲的秦风,在秦代书法史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