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二步引文分析法,对我国医药工业期刊论文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医药工业中、外文高效期刊表。  相似文献   

2.
采用引文分析的一般方法,引入置于中医学期刊论文研的篇均引文教、无引文论文比率和古今引文关联性等特殊方法,对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从数量、类型、语种、标著形式、时间分布、引用位置等方面进行抽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医学期刊论文的引文量少,无引文论文比率大;中文、图书类引文偏多而外文期刊类引文偏少;引文标注形式不一,传统与现代标著并存;引文半衰期长,古文引文大量存在,文献老化缓慢,甚至经久不衰;引古文献多的引文献少,反之,引今文献多的引古文献少;引文在论文中的分布,引言部分引文极少;不同性质论文的引文指标差异较大。从而,得出结论:中医学期刊论文尚处于以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转化的过程中,中医学古代文献尚有许多需要发掘的宝藏,中医学科发展不平衡,存在临床与理论脱节,传统观点与现代方法结合不够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对融入引文内容的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以期 为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扩散、转化与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方法/过程】选取描述性统计量和网络分析指标,对 知识节点的知识流动能力及角色、知识群落的知识流动类型及结构、整体网络的知识流动分布特征及结构特征进 行深度刻画和剖析。【结果/结论】依据CNKI数据库主题期刊论文为测度数据,分别构建“智库”“数字人文”“数据治 理”三个主题的引文网络,并依据文中方法比较分析其间知识流动特征的异同。文中方法能够深入挖掘学术文献 间的知识关联,弥补过去引文网络知识流动研究中因忽略深层次引用信息而产生的缺陷。【创新/局限】本文采用多 种指标与方法对引文内容视角下引文网络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但是未从整体引文网络中抽取反映 某一或某些知识属性的个体引文网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针对海量科技文献新颖性评估需求,从科技论文研究问题与方法视角出发,利用科技论文摘要与相关引文文本,构建科技论文的评述画像,用于辅助科技论文新颖性评估。[方法/过程]提出一种综合“自评+他评”内容的科技论文评述画像方法。该方法基于期刊论文结构化摘要文本解析问题和方法等句子,以单篇期刊论文为目标文献,将施引文献中引文句子作为引文数据集并分类后,可视化呈现科技论文的自评和他评内容。目前科技论文评述画像分为两种:一是按照引用问题与方法等分类并可视化,二是按照自引他引及情感分析进行分类可视化。[结论/结果]构建的科技论文评述画像能够从论文作者与引文作者的双重视角综合展示目标论文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引他引及情感分析信息可有效辅助科技论文新颖性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国科技论文参考文献中不规范的中国专利引文,为期刊编辑、科研管理人员等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2009—2012年的专利引文数据为例,结合国标GB/T 7714—2015的规范,从规范中的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和专利出版日期5个要素出发,总结中国专利引文的不规范形式。【结果】 2009—2012年,专利引文的年均增长率为5.72%,但专利引文的规范性较差。【结论】 结合技术专利和期刊论文的相似性及作者引用的便利性,建议中国专利引文的引用标准格式为“[序号] 发明人. 专利名称[P]. 授权号. 专利授权日期.”。  相似文献   

6.
引文密度修正指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影响因子是SCI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而期刊论文的引文密度对影响因子值的计算有着很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引文密度与影响因子的关系,针对现有SCI定量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对引文密度指标进行了修正,并以地球科学重要期刊为对象,设计了引文密度修正指标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文密度修正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以CNKI中收录的冶金和矿业类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对2005~2009年所收录的662种期刊1512篇文章参考文献中的网络引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冶金和矿业工程领域学者使用网络引文的情况,进而分析其的网络引文数量、网站类型等对研究者们的学术交流及科研的影响程度,总结归纳网络引文利用规律.  相似文献   

8.
张丽敏  王平 《情报杂志》2012,31(7):61-65
网络引文引证的可追溯性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通过获取CSSCI 2010年收录的情报学期刊论文被科研人员引证的网络引文作为数据样本,实证分析情报学科研人员引证网络引文的总体可追溯情况,不同域名、网页类型网络引文与可追溯性以及URLs深度与可追溯性之间的关系,并最终针对可追溯性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来提高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期刊引文计量的中文科技图书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图书与期刊论文一样,都是重要的科技产出,都应成为科技评估所关注的重要对象,然而对科技图书的学术价值或影响的评估缺乏定量研究方法与实践.本文尝试了基于期刊引文计量分析的中文科技图书学术影响的评估方法.计量表明,有20%~40%的期刊论文引用了科技图书;在医药卫生领域,期刊论文对科技图书的引用呈缓慢上升趋势,近2~3年稳定在30%左右.期刊引文分析方法对于科技图书评估是一个比较有力的分析工具,不仅可用于评估科技图书的学术价值、著者的学术影响力、出版社的学术价值与学术贡献等项内容,还可用于指导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引文分析的情报学与相关学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引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1998~2006年情报学期刊论文及其参考文献与引证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情报学知识吸收(引文分析)、知识扩散(被引分析)、主题交叉(知识内化)的角度综合研究了情报学相关学科及其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讨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利于深化文献计量研究,对于学术期刊评价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以CSSCI经济学期刊为例,基于中国知网的引文数据库,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论文质量差异是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差异的原因;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负相关;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之间呈U型曲线;条件成熟时可以将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作为期刊评价指标;对于其他学科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离散系数与影响因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网络计量学期刊论文的题录和引文数据为基础,用 Gephi 软件构建引文网络,并进行模块化分析。利用知识净扩散量和知识扩散相对速度两种计量指标对探测到的四个模块化子网的知识扩散水平进行测度,最后结合实际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国内外哲学学科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引文分析法比较文献需求特点及规律上的差异,从外文引文的数量、类型、语种、年代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我国哲学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具体的调整方向,为其他学科文献资源保障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蒋海龙  陈丹丹 《现代情报》2012,32(8):165-169
链接分析是近些年来国内图书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界一个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本文以国内2000-2010年链接分析期刊论文的引文为对象,运用统计方法和比较方法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链接分析的引文在时间分布、引用文献类型、引文语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还分析了两个学科领域的高被引作者和高被引文献。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进行了美育与图书馆的相关文献分析,包括时间分布、学科领域、研究主题等,研究结果可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焦坤  夏秋菊  李正龙 《情报杂志》2012,31(7):72-75,90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对学科的资源保障情况是衡量其对学科发展支撑力度的重要参考,以相关学科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SCI收录为科研产出,利用引文分析法,从资源性质、期刊数量、被引频次三方面分析外文资源对SCI收录期刊论文的引文资源保障情况,了解外文数字资源对相关学科的支撑力度,为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内五种引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丽娟 《情报科学》2005,23(3):401-405
本文就我国目前出版的五种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库内容、数据库检索性能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便使用者在使用时有一个较为客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星期三(7月14日)发表的来自英国政府顶级科学家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按照期刊论文和引文的计量研究,在被划分为富国和穷国的世界科学界,美国继续保持着绝对领导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选择《人民日报》等13种报纸为研究对象,应用引文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了2000年到2013年其在期刊论文中的被引频次以及分布规律,表明报纸文献在各个学科领域体现出不同的学术参考价值,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20.
国内7种林业院校学报的引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2000年至2002年我国7种林业院校学报发表的2567篇论文和26101篇引文作为统计对象,分别就引文量、引用语种、引文类型、引文年代分布、自引与互引和主要被引用期刊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篇均引文量为10.17篇;中文文献占引文总量的73.16%;期刊论文占引文总量的68.79%,图书占24.04%,其他占7.16%;1-10年出版的中文文献占中文引文量的71.25%;1-15年出版的外文文献占外文引文量的65.69%;7种学报共引用中文期刊l182种,其前24种期刊的引文量占中文期刊引文量的50.83%。7种学报的中文文献引文量比率偏高,引用中文期刊相当集中,以生物、林业等传统学科为主的学报特色基本未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