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邮,是以收集、整理、鉴赏、研究邮票以及与邮政有关的集邮品的一项世界性的文化活动。集邮学则是以研究集邮活动性质、特点、功能、价值、研究集邮事业发展及其规律性,研究集邮与其它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集邮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2.
我在高校讲授集邮学课时,第一节课就要问学生:什么是集邮?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是"收集邮票"。我讲道:"集邮是收集、鉴赏、研究邮票以及与邮政有关的邮品的一项文化活动",但这一讲法是狭义的、初浅的,不是集邮的定义。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习惯性地要对所讲概念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对于"集邮",办不到。这是因为:科学界公  相似文献   

3.
集邮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广泛喜爱的活动,由于对邮票的收藏和研究,由于邮集参加各种集邮展览,由于集邮文章著作广泛宣传,由于形式多样的活动,集邮的确丰富了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致使集邮一百多年来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经久不衰。集邮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探索无穷的文化,集邮文化以其社会性、创造性、继承性、民族  相似文献   

4.
集邮是一项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集邮组织,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都是民间社团,只有通过自己的工作和服务,增强集邮的兴趣,才能吸引集邮者自愿加入,不断发展壮大。生肖集邮是以收集、鉴赏、研究生肖邮票及相关邮品的集邮方式。生肖邮票出现60年,我国发行生肖邮票已30年,时间虽不长,但生肖集邮发展很快。1997年6月14日由13人发起的生肖集邮研究会在江苏省苏州市成  相似文献   

5.
1月10日杨浦区青少年集邮活动中心在上海市辽阳中学三楼多功能厅举办了"彰显集邮特色传承民族文化——辽阳中学集邮展示活动",活动内容为"迎奥运、庆奥运"集邮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小邮票大宇宙》,"学生邮品、集邮设计展示"等,共展出邮集40框。  相似文献   

6.
赖景耀 《集邮博览》2011,(2):58-59,82
集邮灯谜,是将集邮与灯谜两种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化形式,是集邮与灯谜两栖爱好者共同开垦的园地。集邮灯谜活动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自改革开放、集邮复苏以来,在各种谜赛中常见到以集邮为题材的谜条,在集邮活动中多有集邮灯谜竞猜出现。1992年2月,《集邮报》与西北师大百花邮票研究会联合举办“全国首届元宵集邮灯谜竞猜活动”,近万人参加竞猜,  相似文献   

7.
集邮杂感     
“炒邮”与“集邮”只一字之差,但有本质的区别。“炒”是为了牟利,“集”是为了求知。“炒邮”不属集邮范畴,炒邮者不是集邮者。炒邮者并不收藏邮票,他只是通过邮票的买进卖出,获取经济利益,从不考虑集邮是一种高尚有益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惠我邮票,不如惠我以邮识”,这句传统而又经典的哲言,重新感悟和引导着当代的集邮者。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集邮文化活动向纵深和高层次发展,“文献集邮热”持续升温。文献集邮,已成为我国邮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集邮文献与文献集邮  相似文献   

9.
《集邮博览》2010,(2):6-6
为了纪念2010年世界生肖邮票发行60周年,新中国生肖邮票发行30周年,促进生肖集邮学术研究的深入,推动生肖集邮文化活动的开展,特举办全国首届生肖集邮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在河北省保定市集邮协会活动室里,每周五都有几十位集邮爱好者欢聚一堂,开展集邮沙龙活动。 这些以老年人为主体的集邮爱好者,每当星期五下午,都会自动地聚在这里进行学习、讨论、观摩,聊有关邮票、邮戳等与集邮有关的内容。大家自由参加,不论集邮水平,不论职位高低,  相似文献   

11.
任何形态的文化,都是以其本体的文化属性作为构成基础的。本文试从集邮本体的文化属性说起,来谈文化在集邮中的主体地位。一、集邮之“邮”的文化属性“邮”是集邮的载体。“邮”的构成,最基本元素是作为邮资凭证的邮票。自1840年邮票诞生以来,邮票的形态就具有了文化的属性。这一属性主要表现在,邮票是一种有主题、有内容、有造型、有风格的艺术化的邮资凭证。人们通过邮票可以透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风尚,因此邮票又有“国家名片”的称谓,这一称谓的实质是从文化角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主体形象。  相似文献   

12.
集邮是一项有益的社会文化活动,这也成为目前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在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几次邮市疯潮和近七八年来邮市的持续低迷之后,集邮正在逐步褪去物欲的喧嚣,返回文化的本质。集邮活动源于邮票的诞生,而邮票则产生自近代邮政。近代的工业化革命要求交通和通信的发展,邮政的前进推动了邮政的改革,降低邮资、取消特权、实行单一收费和邮费预收等一系列措施后面,孕育出了一  相似文献   

13.
一、集邮学术的起源1、集邮,源于邮票的文化特质集邮源于邮票。集邮学术则源于邮票的文化特质。邮票,是人类通信发展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近代邮政实行预付邮资制、均一邮资制的标志,它是预付邮资、已付邮资的有价凭证。邮票,是小型艺术品,是包罗万象的小型百科全书,它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1840年,罗兰·希尔建议改革英国邮政,同时创造了邮票。1878年,赫德、德璀琳,试办中国近代邮政时,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在邮政经营和集邮发展的问题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认为邮政经营是赚钱的,有经济效益;而集邮活动是花钱的。事实是这样吗?举个简单的例子:近几年个性化邮票业务成了邮政经营中的一个重要产品,之所以能够为一些客户所认同并购买,要归功于集邮。因为集邮所传出的信息是,邮票有一定的文化属性,是国家的名片;同时,因为市场供求关系,又形成  相似文献   

15.
集邮界有句名言: “惠我以邮票,不如惠我以邮识。”倘若没有集邮文献资料的搜集,倘若没有集邮报刊供阅览,倘若没有集邮图书出版,要进行邮学研究,将会收效甚微。由此, “惠我以邮识”的说法日益为邮人所接受。集邮文献的范围较广,大体可分为:集邮学术专著、集邮工具书、邮票目录和图鉴、邮政和集邮史料、集邮普及知识读物和专题邮票图集、图册等。笔者对集邮学术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邮》2011,(6):30-30
1、主题内容 以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为主线,用集邮活动的独特形式及邮票所展现的内容,歌颂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并通过回顾上海市职工集邮爱好者协会成立30周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探索发展职工集邮文化活动的规律,以及开展职工集邮活动与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职工素质的关系,再创上海职工集邮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10多年前,我在一篇序言中写了这么一段话:中国的集邮活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集邮真正成为社会性的文化活动,却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有社会影响的邮票市场,也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才得以诞生并发展壮大。我国集邮事业的兴旺,是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对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的结果。集邮的春天,源于政治的宽松和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园集邮汇     
正福州市仓山区"五小"举办2014年集邮主题夏令营8月12日,福建省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福州市仓山区第五中心小学举办2014年青少年集邮夏令营活动。福州市集邮协会主要骨干一行四人参加活动,与夏令营30余名小营员共同享受集邮带来的乐趣。市邮协为营员做《从邮票看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集邮知识讲座。同时手把手教同学们如何正确书写明信片,教导学生在电子信息时代也不忘通过书信传达感情,传承书信文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集邮活动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促进集邮活动的开展:这就是“双向促进”的中心思想和本意。集邮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收集、鉴赏和研究邮票的活动。”它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也是一项有广泛群众  相似文献   

20.
这些年来,不少人对集邮有一个误解,认为集邮可以赚钱,可以升值,可以发财致富,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集邮内涵的深远意义缺乏全面的认识。集邮,顾名思义,主要是收集邮一票。邮票是什么?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是邮资的凭证:既然收集的对象是国家的名片,则邮票必有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其文化内涵是无与伦比的,是其他任何收藏品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