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年贺词的主题之一,中国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起者与推动者,在践行这一理念的过程中积极担当,作出了重要贡献。坚持扩大开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提出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中国贡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信息、物质与能源是生物进化、人类生存的三大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要素。其中,物质为社会提供所需的材料基础;能源为社会提供能量和动力;而信息则为社会提供思维、知识和决策。科学发现和技  相似文献   

3.
一、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化学提供了染料,人类才能穿上鲜艳绚丽的衣服;化学提供了农药和药物,人类才有今天丰富多彩的食品和生活;化学提供了各种性能的材料,人类才有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化学解决了各种能源,人类才有今天多种方便的交通条件.但是,在人类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和工业化高度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核心要义,与和合文化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天人合一观、国与国相处的协和万邦观、不同文化交流的和而不同观深深契合。此外,在价值观方面,和合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渊源;在基本内涵方面,调和利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基本框架;在统筹发展方面,协调各方关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5.
一、绿色化学的概念 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益处.医药的发展有助治愈疾病,延长人类寿命;农药化肥的发展,防止了害虫,提高了产量;高分子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图书馆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提供读者阅览;为统治阶级执政参考;为编书提供资料;为辑佚、校勘提供资料;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等.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而且为人类生活和繁衍提供空气、水、土地、食品等客观条件,还为人类生产劳动和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人类通过劳动和创造,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并建立了现代文明。与此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在急剧地恶化,污染日益严重,多种不能再生的资源面临枯竭,公害事件频频发生,环境问题日趋紧张。人类正走向另一个一千年,现有的威胁是全  相似文献   

8.
刘奎芳 《教师》2013,(12):127
物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它不仅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的理论,还为人类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为人类开启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认识物质世界的道路。但物理对人类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它还为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艺术的起源具有原因多元性:物种的进化、人类的生成、人和高等动物的视听快感的联系,为它提供了生物学、生理性的基础;生殖繁衍和两性之爱又为其提供了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必要前提;原始巫术活动是艺术发生的最重要的“契机”;人类的物质性生产实践是艺术发生的社会学的终极性根源。另外还有游戏、语言、意识、心灵表现等等,也都是艺术起源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机制。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了这些条件因素及其关系,才有可能对各种艺术起源说进行辩证的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人认为学哲学无用,这其实是一个最大的误区。从西方哲学几次转向来看,哲学的功能和用处不是表现为直接的、感性的和功利的价值,而是表现为抽象的、分析的和超功利的价值。哲学可以慰藉人的心灵;哲学为具体学科的研究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哲学可以改变思想观念、改变世界观,为人类生活和人类实践指明理想目标;哲学更加关注自由、正义等问题,促进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促进人类自由思想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 地球科学曾经为工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矿产和能源等自然资源,创造了今天空前繁荣的物质文明,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地球科学在21世纪将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环境两大方面的支持和保证,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更大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科学进入了社会地学时期,各分  相似文献   

12.
1报载,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的一些教育、研究、技术部门和未来学研究小组预测了21世纪可以实现的科技发展成就,描绘了人类生活绚丽花环的全新风景。2005年———发现能把癌细胞矫正为正常细胞的方法;小型家用机器人将投入使用;在公海建人造岛屿,为人类提供新的居住地。2017年———人类登上火星,在火星上建造太空站指挥部;解开人类记忆之谜;高级人工智能机器人走出实验室……2044年———在火星上建立永久性居住地;利用纳米技术设计的微型机器人具有再生能力……在倾听了新世纪的科学足音以后,请以《21世纪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是表征人类从传统向现代演化发展的普遍性叙事方式,“轴心期”奠定了演化发展的文明基础。“轴心期”中西文明型塑了具有不同超越视野的文化传统,孕育形成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不同路径。近代以来中国重塑“新道德”再造“新社会”重建“新国家”,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的现代化相比,中国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特征,是德性和理性、国强和民富、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文明传承和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这条道路不仅改写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而且还重塑了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拓展了实现途径;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重估了人类传统文明的现代价值、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提供了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4.
在智能化时代,劳动发展最直接的体现是人类劳动过程的解放。从解放体力到解放脑力,劳动过程中“观念改造”实现了智能化;为人类进行想象与创造提供更多优选方案,提高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类自由劳动时间增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了实现可能。与此同时,人类劳动形态亦发生了系统变革:重复性、程序性的劳动逐渐为智能机器所取代;多种过渡性非典型劳动形态大量存在;对知识、技术的生产应用成检视劳动的主要侧面。相应地,智能时代劳动关系的逻辑走向亦发生变化:人机关系一体化的智能创造要求人类与机器实现优势互补;市场用工形式愈发灵活;传统产业工人面临一系列困境与挑战,要自觉主动实现劳动技能转型升级以适应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学科,一直与哲学认识论问题交织在一起。通过对机器学习本质的分析,发现尽管机器学习研究领域发展迅速,但认识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依然是人类,机器学习只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一个辅助性技术工具;机器学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新思路、新工具和新方式,是对哲学认识论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机器学习是对传统逻辑中的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这些人类经典形式推理的思维模仿和技术拓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生命个体、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维度解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安全特性。安全首先表现为以人的自然生存为前提的生命个体的存在,生命个体在自然界的生存安全体现了安全的自然属性;安全表现为以人的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人类自然生存的社会延续,其体现了安全的社会属性;安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这些安全思想实际上为当代人类化解生态危机与生存发展困境提供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7.
<正>尹后庆:教育数字化转型——基础教育学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诸多变化。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文化信息的储存和传播方式,已经带来了人类学习方式的空前革命,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今天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首先,我们要看到技术的一个特点——技术是提供支撑的。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快速渗透到教育领域,为突破数字化教育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8.
当代人类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上,第一次为自身的现实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即网络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与现实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虚拟世界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如为人类提供了新的中介系统等。虚拟世界在引起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变化的同时,也要求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其包括承认并接受客观实在的多样性,以及具体的客观实在形式与主体实践活动的相关性;必须从整体上思考问题;自觉地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理性与感性统一起来;要创造性地进行思考等。  相似文献   

19.
<正>一、章节概述本章内容以人是如何“生”作为开端,从环境变化到物种进化两个方向来开展。最早的“神创论”长时间影响人类的认知,将对人类诞生的渴望,用天马行空的想象,配合生活经历形成了自己国家特有的文化和故事,却缺少证据。而化石和基因学为“进化论”提供了一定的佐证,虽然也存在一些无法验证的问题,但为以后的考察和探索提供了方向。符合现代科学的逻辑。在认识男、女生殖系统后,  相似文献   

20.
<正>人工智能(AI)是一门研究人类智能的机理以及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的学科。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迅速地发展起来,它一方面成为人类智能的延长,另一方面又为探讨人类智能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伴随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我们将目光投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