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复数内容综合性强,复数问题的解法一般具有可选择性.结合复数及其运算的几何意义,许多复数问题可从其几何意义入手分析,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本文意在对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数形结合解复数题的基本思路,作进一步阐述,一、利用复数的几何表示解题复数Z=a+bi(a,bR)与复平面内的点P(a,b)是—一对应的,这就为通过图形直观地求解有关复数问题提供了依据.例求下列复数的三角式:一般地,设Z=a+bi,其三角形式是:(Ⅰ)若a>0,b>O,则(Ⅱ)若a>O,b<0,则(Ⅲ)若a<o,b<o,则二、利用复数的向量表示及复数…  相似文献   

2.
1.复数的运算,类比多项式的运算 复数代数形式的加法、减法运算法则(a+bi)±(c+di)=一(a±c)+(b±d)i;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运算运算法则  相似文献   

3.
应用如下运算定律可简化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过程.1.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5.分配律a(b+c)=ab+ac现以九年制义务教材《代数》第一册(上)的部分习题为例说明如下.一、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解1.将正负数分别结合相加解原式=(5+3+9)+[(-6)+(-4)+(-7)]=17+(-17)=0.2.将相加得零的数(尤其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起来相加3.将相加能得到整数的加数先行相加例3计算:4.将同分母先加减5.将带分数拆开相加6…  相似文献   

4.
一、转化方法任何三角形总存在内切圆。为此,将三角形三边a、b、c施行如下变换(如图):a=y+z(*)b=z+x(x,y,z∈R+)c=x+y就可以把关于三角形各元素的不等式转化成关于正数x、y、z的代数不等式。(Ⅰ)设p=12(a+b+c)则p=x+y+zx=p-ay=p-bz=p-c我们用x、y、z来表示时,关于三角形各边长度的限制条件:b+c>a,c+a>b,a+b>c可以转换为如下的表述:p-a>0,p-b>0,p-c>0。因而,对任何x、y、z∈R+,不等式有G(x,y,z)≥0G(p-a,p-b,p-c)≥0。(Ⅱ)为下面叙述方便起见,列出三角形中…  相似文献   

5.
一、复数 1.数_称为虚数单位。 2.i的幂有周期性,所以_=1、 =1、=i、=-i。 3.1 i i~2 … i~(50)_。 4.复数Z的代数形式是_、三角形 式是_。 5.复数Z=a bi(其中a、b都为实数)中a叫做_、bi叫做_、b叫做_;Z表示实数需满足_,Z表示0需满足_且_,Z表示虚数需满足_,Z表示纯虚数需满足_且_。 6.两个复数Z=a bi、Z_1=c di ,Z=Z_1的条件是_和_。 7.如果两个复数都是_,可以比较大小,如果_,就不能比较大小。 8.在复平面上x轴称为_,y轴称为_,原点O在_上,它表示_。 9.两个互为共轭复数Z与的实部 _,虚部_;Z =,Z-= ,Z·=,=。 10.复数Z=a bi可以用复平面以 _为起点,点_为终点的向量来表示,向量的_叫做这个向量的模。 11.复数Z=a bi(a≠0)的幅角θ可用公式_求得,模可用公式_求得。两个共轭复数的模_。 12.Z=a bi化成r(cosθ iSinθ)来表示,其中模r=_,幅角θ有公式cos=_,sinθ=_。 13.复数幅角θ的主值取_,在电  相似文献   

6.
复数     
课时一 复数的概念及其向量表示 基础篇 诊断练习一、填空题1.正整数集 N*、自然数集 N、整数集 Z、有理数集Q、实数集 R、复数集 C之间有包含关系 .2 .复数 z =a +bi( a、b∈ R) ,当且仅当时 ,z为实数 ;当且仅当时 ,z为虚数 ;当且仅当时 ,z为纯虚数 .3.如果 a、b、c、d∈ R,那么 a +bi =c +di .两个复数不全为实数时 ,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只能为 .4 .建立了复平面后 ,复数 z =a +bi( a,b∈ R)与复平面上的点 Z( a,b) ,与复平面内以原点 O为起点 ,点 Z( a,b)为终点的向量 OZ .向量 OZ的长度叫做 ,记为 |z|,故有 |z|=|OZ|=.二、选…  相似文献   

7.
复数z=a+bi(a、b∈R)与复平面上的点Z(a,b)一一对应,而点Z(a,b)与向量OZ一一对应,可以将Z(a,b)和OZ都看成是复数z=a+bi的几何形式.从向量的发展历史来看,向量能够进入数学并得以发展,复数在其中出力不少.复数几何表示的提出,既使得"虚幻"的复数有了实际的模型,不再虚幻;又使得人们在逐步接受复数的同时,学会利用复数来表示和研究平面中的向量,向量从此得到发展.发展至今天的向量,如果与复数再度携手,又能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呢?  相似文献   

8.
公式1如图1,△ABC的内切圆I分别切BC、AC、AB于D、E、F,若BC=a,CA=b,AB=c,则AE=AF=12(b+c-a),BF=BD=12(a+c-b),CD=CE=12(a+b-c).证明:由切线长定理知,AE=AF,BD=BF,CD=CE.∴AE+AF=(AB+AC)-(BF+CE)=(AB+AC)-(BD+CD)=c+b-a.∴AE=AF=12(b+c-a).同理可得另外两个公式.公式2△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其面积为S,内切圆半径为r,则r=2Sa+b+c.证明:如图2,连结IA、IB、IC.则S=S△ACI+S△BCI+S△IAB=12r·AC…  相似文献   

9.
一、变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例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k-2)x2-(5k-1)x+6=0(k≠2,k≠-1).求证:这个方程一定有两个实数根.证明:∵k≠2,k≠-1,∴k2-k-2≠0.∵Δ=〔-(5k-1)〕2-4·6(k2-k-2)=k2+14k+49=(k+7)2≥0.∴该方程一定有两个实数根.二、变成完全平方式加一个非负数的形式例2已知:a、b、c是实数,且a=b+c+1.试证:两个方程x2+x+b=0和x2+ax+c=0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证明:两个方程的判别式分别为Δ1=1-4b,Δ2=a…  相似文献   

10.
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当我们把一个非负数同时实施这两种运算时,其值不变.这一事实已由公式(a√)2=a(a≥0)表述出来.它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视.例1设a=2003√+1997√,b=2002√1998√,c=22001√.试比较a、b、c的大小.解:由已知可得:a2=4000+220002-9√,b2=4000+220002-4√,c28004.∴a<b<c.例2若x=4-3√,则分式x4-6x3-2x2+18x+23x2-8x+15=.分析:因x=4-3√,故4-x=3√.两边平方得:x…  相似文献   

11.
复数的复习,首先要求学生对于复数的概念及性质,四种表示方法及复数的运算法则要熟练掌握,并使他们明确任一复数Z=a bi与复平面内的一点Z(a,b)及它所表示的向量OZ,三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并且复数的各种运算,都具有其特定的几何意义。这样才能灵活、准确地进行解题运算或  相似文献   

12.
在整式运算中,若能善于把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这样不仅能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还能减少运算中因多次变号而出现的错误.下面举几例说明.例1计算:3(a+b+c)+8(a-b-c)-7(a+b-c)-4(a-b-c).分析此题常规解法是先去括号,然后含并同类项,运算比较繁琐.若将a+b-c,a-b-c各看作一个整体,可得如下简便解法:例2计算:分析此题若视小括号内的代数式为一个整体,先去中括号,再去小括号,这样不仅计算简便,而且还能减少运算中多次变号而出现的错误.例3已知a+b=5,求7(a+b)-9a-9b+11的值.分…  相似文献   

13.
贵刊文[1]将一道课本练习题改造,加强为:设a、b、c为非负实数.则文[2]将(1)式进一步加强为:设a、b、c为非负数,m=min(a,b,c),则现在可以利用(2)式将三角形中著名的Gerretsen不等式加强为:这里,a、b、c、s、R、r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边长,半周长,外接圆半径和内切圆半径,m=min{1/2(b+c-a),1/2(c+a-b),1/2(a+b-c)}.证对(2)式作置换a→1/2(b+c-a),b→1/2(c+a-b),c→1/2(a+b-c).这里,后者中的a、b、c构成某一三角形三边长.这样,由(2)式经化简整理(具体过程从略)可得依据三角形中恒…  相似文献   

14.
一、直接应用1.(a±b)2=a2±2ab+b2例1已知a+1a=-2,则a4+1a4=.(2002年全国“希望杯”初一数学竞赛试题)解:∵a+1a=-2,所以a+1a 2=(-2)2,即a2+1a2=2.∴a2+1a2 2=22,即a4+1a4=2.2.(a±b)2+(b±c)2+(c±a)2=2(a2+b2+c2±ab±bc±ac)例2已知a=1999x+2000,b=1999x+2001,c=1999x+2002,则多项式a2+b2+c2-ab-bc-ac的值为().A.0B.1C.2D.3(2002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解:由已知得a-b…  相似文献   

15.
1.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例1已知向量a=(1,2),b=(2,-3),向量c满足(c+a)//b,c⊥(n+b),则c=____(09年浙江卷)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平行和垂直的坐标关系.对于向量的平行垂直判定,需要熟知结论:  相似文献   

16.
知白 《考试》1999,(10)
在中学,复数 z 有三种表示形式:代数形式(z=α bi,其中,α,b∈R),三角形式(z=r(cosθ isinθ),其=中 r>0)与几何表示(复数 z=α bi 与复平面内的点Z(a,b)或向量■一一对应),因此,在解决复数问题时,就可以利用复数的代数表示、三角表示或几何表示中的一种加以解决.在某些问题中,把复数 z 看作一个整体加以处理,也是一种思路.总之,在解决复数问题时,有上述四种解题思路,其中前三种是常用的.问题的关键之一是恰当的选择复数 z 的某种表示,从而可以优化解题过程.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相似文献   

17.
在讲述C语言的十十和—一运算符时,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程序:main(){inita=3,b=5,c;c=a*b+++b;要得出c的值,首先要搞清+++的含义。++运算符的结合方向是自右向左的,所以有同学将表达式理解为:c=a*b+(++b);实际上C编译器将表达式处理为:c=(a*b++)+b,因为C编译器总是从左至右尽可能多地将若干个字符组成一个运算符,如i+++j等价于(i++)+j。接下来是解决a*b++的问题,因为++运算符的运算对象只能是整形变量而不能是表达式或常数,所以a*b+十显然是a*b++)而非(a*b)++,因此整个表达…  相似文献   

18.
y=ax2+bx+c(a、b、c是常数,a≠0)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图象是抛物线.通过配方,可以把二次函数表示成y=a(x-h)2+k的形式,此时h=-b2a,k=4ac-b24a.由此可以确定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如果知道一条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那么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相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关于二次函数的图象,教科书13.7节用了很大篇幅讲述了用平移法作出y=ax2+bx+c的图象(即由抛物线y=ax2左右上下平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代数》第三册(人教版)P145有这样一道习题:一条抛物线y=ax2+bx+c经过(0,0)与(12,0),最高点的纵坐标是3,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这道题并不难,基本解法大多数同学都可以想到:因为抛物线经过(0,0)与(12,0),最高点的纵坐标是3,所以,得c=0,144a+12b+c=0,4ac-b24a=3 解之得,a=-112,b=1,c=0.于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12x2+x.我们利用这道题开展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综合分析、变形,使学生对所学…  相似文献   

20.
初中部分1.1如图,已知CO⊥AE,BO⊥DO,O为垂足,则分别与∠BOC互余和互补的角的个数是()(A)l,0;(B)2,0;(C)1,l;(D)2,1.l.2已知:z=ct,(x2+y2+z2)(a2+b2+c2)=(ax+by+cz)2.求:a/x和b/y的值(用t表示).2.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DF=b,EB=c,EF=DF+EB,设正方形面积为S,求证:S=ab+bc+ca.3.1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条边长,方程4x2-4a2x+b4+c4-b2c2=0有相等的实数根,且sin2A(bcosB-ccosC)=acosA(sin2B-Sin2C),试判断△ABC的形状.3.2如图,已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