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复习目标1)考点分布:本章包括“集合”与“简易逻辑”2部分,“集合”包括集合、子集、全集、补集、交集、并集,重点是集合的交、并、补运算;“简易逻辑”包括命题、逻辑联结词(或、且、非)、4种命题、充要条件,重点是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2)考试要求:“集合”几乎是每年必考内容,一是考查集合本身的知识,二是考查集合语言与集合思想的运用,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曲线之间的相交问题等,即把集合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简易逻辑”是课本新增加的内容,高考仅对基本内容进行考查,一般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2.
【考点分析】 集合与简易逻辑是高中数学的语言和工具.其中集合是研究数学问题的基础和212具;简易逻辑知识是学习数学的需要,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集合是高考必考内容,一元二次不等式、逻辑语言的理解及表述、充要条件也是高考常涉及到的知识点.该考点在2005年高考的命题趋势一般是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也有可能以大题形式出现,属中低档题。  相似文献   

3.
章复习课要立足于整体,既要具有查缺补漏、夯实基础的功能,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树,并生根发芽,育树成林.以不等式章复习课为例,让学生梳理本章知识体系,在操作过程中感悟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本章的学习方法及渗透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导引教学法”是教师以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为依据,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学生学习并大胆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创新思维的综合性教学法。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改变不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式。高一年级数学由于知识与思维的难度同时加大,学生往往感到学习困难。为了让学生由知识接受型向知识探究型转变,在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单元复习时,我运用了“导引教学法”。即把全班学生按能力互补和自愿的原则,分成11个小组,先布置复习课的内容:一、知识结构归纳;二、典型例题解法;三、易解错题析因;四、通解通法总结。…  相似文献   

5.
复习课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的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主要任务.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炒冷饭”,而是要组织新的内容,创设新的情景,加进新的体会,讲出新的高度.要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下面以高三一类计数问题的变式教学设计为例,谈谈笔者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一、考题特点 2009年全国各省市高考集合与简易逻辑试题总共出现了51道,试题的主要特点是:以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涉及到少量的填空题和解答题,分值从5分到16分不等.集中考查了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交、并、补运算,解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问题,含参数不等式的解法,命题及其真假的判断问题,充要条件的判断、证明与探求,创新问题和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概念”教学是实施单元教学的重要途径.以“隐形圆问题”为例,初步探索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三复习课教学.在此基础上谈了两点思考:“大概念”组织高三复习课,更容易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大概念”组织高三复习课,有助于解题方法的优化和取舍,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高中新教材在学习完集合后增加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的内容,并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提前到了这些内容之后,使相关的内容适当集中。并在习题中相互渗透,这也体现了新教材编写的一个原则.学习时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割裂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第一章“小结与复习”中的一个例题。  相似文献   

9.
娄文泉 《中学教研》2005,(11):12-13
在普通高中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的《简易逻辑》这一节里,有一些是是似而非的问题,如果不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往往会得到错误的结论.为此,平时教学时教师常采用回避的态度,在一堂《简易逻辑》的复习课上,本人不小心捅了这个马蜂窝,经过整理形成这个粗浅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以“基本不等式”一轮复习课的教学实施及反思为例,阐述高三一轮复习不仅要注意概念、命题的重温和经验、方法的提炼,更应该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关联.聚焦能力的整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追求思维开放、倡导方法多元,通过师生对话超越备课预设,从而实现建构创生.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导入技巧1.复习导入法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通常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有机地联系起来,也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复习导入法一般通过提问、练习、自述、诵读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知新”。2.设问导入法  教师依据教材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新课的重点,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探索问题奥秘的兴趣。设疑导入、以疑促学的方式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因而教学中较为普…  相似文献   

12.
不等式作为高考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法和证明.常结合集合间的关系、简易逻辑等知识来考察.不等式的性质的运用涉及面广,常与其他知识交汇整合成综合题来考查同学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不等式在高考中的热点交汇拟例说明,旨在熟悉题型特征,掌握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复习课需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教材,创造性地整合复习内容,提供有形、鲜活的复习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活已有经验,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数学知识网络,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在复习课上得到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复习课作为数学课中的一种重要课型,主要是对新授课中的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在六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中,复习课更是占了很大比重。如何在复习课中使学生不仅“温故”,还能“知新”,如何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结,让复习有深度,成为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复习课”的设计与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复习课中将所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引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5.
练习与复习课是指在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和复习,让学生概括地理解和掌握学过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一类课型。练习与复习课主要有巩固新知、加深理解、形成技能、拓展思维等功能。该文以学习历程案为抓手,通过驱动问题融通“教”与“学”的目标、问题统整贯穿核心任务学习、学习评价建构创造关联、共同合练促进思维提升等关键步骤,建构练习与复习课的教学路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6.
集合与简易逻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它们成为每年各地数学高考的必考热点.为了凸显“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试题常以它们为载体,以实现考查“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而从“送分题”到“创新题”,无不贯穿着以思维能力(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考查.因此,遵照牛顿说的“实例比起说教来更容易使人学到本事”,我们用一些例题(主要是高考题)说明集合与简易逻辑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集合之间的运算经常以不等式为载体,简易逻辑中的充分必要性也会以与不等式有关的条件语句给出,而不等式本身又涉及到求交集、并集等情况·有一类问题充分展示了集合、简易逻辑、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联,如果我们打通了对这类问题的三重认识,就迎来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源头·一、端点值比较———充分条件的第一重认识1.0相似文献   

18.
“子集与推出关系”是建立“集合”与“命题”之间联系的一个课题.课例中通过具体问题,在多向互动、交流中,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师生合作完成严格证明;再用简明的例题,搭建交流、研讨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联系思想,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9.
高中新教材在第一章安排了《集合与简易逻辑》,这种教材的处理方法是科学的,也暗示了“简易逻辑”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对于有些高一学生来说,初学“简易逻辑”好像在云里雾里一般,错误百出.本文就学生在学习“简易逻辑”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和剖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1.考点分布:本章包括“集合”与“简易逻辑”两部分,“集合”包括集合、子集、全集、补集、交集、并集,重点是集合的交、并、补运算;“简易逻辑”包括命题、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四种命题、充要条件,重点是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