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的起始课,阐述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和特色。教材先讲分封制度,在以“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过渡到宗法制,然后以“周朝通过礼乐制来规范贵族的身分地位”与宗法等级制度衔接,层次清  相似文献   

2.
西周初年,周天子“封邦建国”,推行分封制。分封制作为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使周天子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实现了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并对其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史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学术界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的宗法伦理思想是统治者巩固和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早在奴隶制时代,奴隶主为了对奴隶专政的需要,吸收和应用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的血缘组织,在西周时便形成了一套加强奴隶制统治的宗法制度.宗法,据《说文》释“宗”字说:“宗,尊,宗庙也;从宀,从示”.“宀”是屋宇,“示”是神主,本义是“宗庙”.由于近亲各家族都在一个宗庙里祭祀祖先,因此,这些家族合称为“宗族”.“宗法”就是家族共同遵守的各种法规,如家族的组织法和继承法等.宗法制所规定的等级和政治上的等级是一致的.奴隶主贵族把血缘关系的宗法组织发展为政治组织,作为加强奴隶主贵族对奴隶专政的手段.在宗法制下,宗族中分为大宗、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的长子,天下的大宗,最高的族长,政治上的君主.各诸侯国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其国内则为大宗.王位和诸侯国君位规定由嫡长子世袭.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等,也只能世袭,不得僭越.从血统上说,大宗小宗是兄弟,从政治上来说,又是君臣关系.奴隶制国家的天子以君长兼族长的双重资格来统治国家.这种宗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这是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对宗法制实施的目的和影响所做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父系家长制家庭公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宗法的最主要特征是父权和族权,这种父权和族权在各国早期阶级社会的家长制家庭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宗法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大多数民族所共有的。但是,象我国西周春秋时代那样严密的宗法制度,在世界历史上却属罕见。西周春秋时代,我国原始的宗法制度不仅与政治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全面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何以如此?显然,它必然具有特殊的历史成因。探索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原始宗法制的情况,而且亦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我国国情。笔者不揣学识浅陋,试图从经济根源、社会条件和历史动因等方面对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的成因作一番探讨,以此就教于史学界前辈和同仁。  相似文献   

6.
宗法制度是西周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春秋时代乃至长达二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拟就西周宗法制度的内容和实质、宗法制度的形成及其实行范围等问题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一、宗法制度及其实质什么是宗法?首先要明确“宗”字的含意。“宗”是个象形字,上面的“宀”是房顶,下面的“示”是神主,有神主的房子就是宗庙。所以辞书解释:“宗”,尊祖庙也;同姓曰宗;流派所出曰宗……。盖“宗”字原用以称宗庙,本意是尊,余为引申义。同  相似文献   

7.
一、西周春秋之际的社会等级结构西周和春秋初期社会上存在的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奴隶制度等级结构,即所谓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土,土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国,牛有牧,以待百事”。《左传·昭公七年》贵族对土地的领有是按宗法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逐级分封而确定,等级结构是在不同土地的领有上形成的。天于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是天下之大家;诸侯是封国土地的领有者,是一国之大宗;卿大夫是封邑内土地的领有者,是封邑和本族内之大宗;士接受卿…  相似文献   

8.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统一中国后仅十五年,秦王朝就被秦末农民起义军所推翻。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着“周行分封,传年八百;秦行郡县,十五而亡”的根本原因。秦代速亡的原因何在,本文在后面再作简要的评论;周代实行的分封制对巩固周代的统治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古今的学者们也作过一些探讨,至今未曾取得一致意见。笔者认为,周代实行宗法分封制以后,贵族之间和封国之间,形成了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和亲戚关  相似文献   

9.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的分封制是形式相似而本质不同的两种制度,本文从分封制的形成,分封制的内容,以及的分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简要地分析了两种分封制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三、卿大夫世族内部的宗法制度世族,就是指从原始宗法制家族和宗族组织中发展起来的、其族长世代以嫡长子身分继承地位的宗法贵族统治的宗族集团。周天子分封出去的诸侯,最初可能是一个氏族规模的世族,后来诸侯势力扩大后分封出去的所谓“公子”的后代,也逐当形成为一个世族。这种“公子”有两重性,他对诸侯来讲是宗族成员,对继承诸侯地位的嫡长子来讲是弟兄关系。“公子”虽是大宗的宗族成员,但他自己却是小宗,受到身为大宗的嫡长子的统率,对大宗是隶属关系;但是“公子”对由自己开始的本家族成员来讲,又是世族组织的起点。“公子”就是“别子”,《礼记·丧服小纪》:“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反映了“别子”生活的时代是  相似文献   

11.
周灭商之战 ,使中原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权力真空 ,为周初大分封创造了条件 ;经过武王和周公的改造 ,中国政治步入了“宗法分封制”阶段 ,中央集权政治建设的最后一道奠基工作已经完成 ,郡县制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2.
<正>西周的政治等级制度是周公制定的互为表里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是周天子把都城周围最大、最好的土地"王畿"留给自己直接统治,把王畿以外的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姓贵族,建立起许多诸侯国,即"授民授疆土"。分封出去的诸侯必须承担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同天子作战、出兵勤王、交纳贡赋、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义务,若不履行义务,周王即可讨伐,收回封地。在封国内,诸侯有相对独立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和西欧历史都经历过领主封建制阶段,公元前11-7世纪的西周和9-15世纪的西欧均处于领主封建制时代。分封制,作为领主封建制等级结构赖以建立的形式,在领主封建制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唯此,今天将领主分封制作一番中西比较研究,以澄清西周分封制研究中的几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就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了。  相似文献   

14.
西周统治者以分封制的形式将贵族宗法血缘与政治联系起来,完成了对国家结构的初步构建。但二者因为本质差异而产生矛盾,最终通过对等级制、分封制、礼制的破坏表现出来。因此,贵族宗法血缘与政治的矛盾是动摇周代政治统治根基的内因。在这一矛盾运动过程中,贵族宗法血缘因自身的局限性在矛盾斗争中逐渐居于次要位置,政治逐渐摆脱宗法血缘的影响而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秦汉之际在社会各阶层普遍地存在裂土分封思想 ,其实质一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 ;二是百家争鸣对秦大一统思想的否定 ;三是传统宗法分封制的历史残留。这是造成秦朝覆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 ,在历史上有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春秋》何以始自隐公确实有所取义,即是要通过鲁隐公的行为及其遭遇来维护立嫡不立庶这个宗法制中最核心的继承原则。孔子是有意识地以隐公这个为宗法秩序而殉身的悲剧人物为起始,拉开春秋骨肉相残、礼崩乐坏的乱世序幕,以使人们更能切实感受到“正名”──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吴双喜  杜夏英 《考试》2014,(9):21-24
<正>先秦政治制度经历了原始社会民主制(禅让制)到夏商西周王位世袭制、王族内部宗法制、地方分封制再到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萌芽的演变历程,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的特征。秦汉至明清,中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9期第49页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答案为C,笔者认为该题应选B。理由如下:首先,西周初年实行“封藩建卫”的分封制,对宗族子弟和有功的异姓贵族及臣服的异族首领“授民授疆土”,使其建立起附属于周王的诸侯国,来维持周王对殷人和各族人民的统治。《荀子·儒效》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可见,受封的诸侯是有亲疏远近与等级之分…  相似文献   

19.
1.分封制、宗法制的概念及其内在关系 分封制也称“封建制”,是指“封邦建国”的制度.它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封建制度不是同一个概念.周朝推行分封制,将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被封诸侯具有一定权利,同时又对周天子具有一定义务. 宗法制是通过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具有宗族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统治的政治制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相似文献   

20.
《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中有一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其中“国人”一词,《古文观止》是这样注解的:“国人:当时对住在国都的人的通称。周,指诸侯食邑。”这未免有些笼统。要想真正理解,还须从西周时代的有关制度说起。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同姓王族、功臣、谋士和古帝先圣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周王室,史称“封建亲戚,以蕃(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里的“封建”就是“封邦建国”之意。诸侯国内也实行分封,诸侯将土地分给卿大夫,封地称为采邑,卿大夫再分封给士,封地称食地,士是最低层贵族。《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