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评课是教师专业的日常生活,是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专业成长途径。但长期以来,听评课的价值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被动的"任务"。这样的听评课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而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们对听评课还不得其法。  相似文献   

2.
<正>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说:“人生存有性质不同的三大问题,一是人对物的问题;二是人对人的问题;三是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拷问自我存在的终极问题。于我而言,这三个问题也可以看作职业成长中的三个阶段所遇到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像不期而遇的“风”,将我吹向远方。借课改创变之风2003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了那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小镇,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那一年,我被安排教六年级,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在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态的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新要求。简单地说,语文教育需要文化型的教师。我觉得,所谓文化型的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边淑芳 《宁夏教育》2007,(10):23-23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活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本着"基于学校,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呢?下面一个真实的案例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6.
陈丽霞 《教育现代化》2006,(10):105-105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那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相似文献   

7.
要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真正热爱语文,必须有不同寻常的吃苦精神,必须能在苦中感受到这一行的快乐和幸福;要登上更高的平台,不断追寻语文的梦想,必须要对学科进行理性的研究;还应该有点真情趣、真性情。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名师等等,是当下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及媒体给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美好建议。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直至名师是不少教师心中的梦,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可是,静下心  相似文献   

9.
刘政 《陕西教育》2007,(1):118-119
在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应建立起有效的互动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观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0.
李坚庚 《中国教师》2011,(18):68-69
<正>在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新手阶段以听别人的课为主,成熟阶段以被别人听课为主,从胜任到名师阶段要多听听自己的课。从教师发展的维度上看,关注了教师的课堂,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听别人的课,被别人听课,听自己的课,正是关注课堂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以来,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培训受到高度重视。校本培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和研训活动。如今,校本培训已被视为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着力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2.
张林 《今日教育》2013,(10):5-5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园丁.甘为铺路的老师,一路上原谅了学生无数的失误.才能铺就他成才之路。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重在启迪人的心灵.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不一定就走在学生的前头.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一些错误,不妨满怀一颗真挚的爱心.投一束亲切的目光,做一个放行的手势.  相似文献   

13.
杨虹萍 《教育》2013,(3):61-61
笔者在班主任岗位上耕耘了17年,深深懂得教师不仅要走进学生心里,更要让学生走进老师心里,只有这样的教育才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因为,只有懂了孩子的心,才能懂得如何去爱孩子。你瞧,以下这几位“名将”,就是我们“幸福十二班”的骄傲。  相似文献   

14.
伴随繁杂、辛苦的工作内容和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带来的职业压力以及职业"崇高度"的下降,教师普遍产生了职业倦怠;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下工资发放制度在客观上导致激励作用丧失,许多教师缺乏职业发展的自我设计和预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运动中工作激情日渐消损,动力在消减,前行变迟缓。缺失了对工作的激情和自我发展的需求,教师成长就缺失了内在的动力,生命将会黯然失色。可以说,教师"动力再生"既是教师自身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也是摆在广大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基于教师动力消减之现实背景,本期策划重在探讨学校--这个教师管理的基层组织如何通过氛围营造、平台搭建、柔性管理来找准教师的动力源,唤醒教师心灵、点燃教师激情、点亮教师人生。但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尤其是在个体力量无法改变外部环境时,教师与其意志消沉还不如奋起一搏,与其抱怨生活还不如知足乐教,扬起理想的风帆,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在忙碌中体验快乐,把对职业生命质量的关注、对创造的追求视为"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进而催生出永往直前的动力,成就自己幸福的职业人生。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学校成长的过程主要在课堂,教师专业发展体现的过程亦是课堂。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教师的有效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专业成长而言,有效教学可以是显性的,有效备课却往往是隐性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作为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的不大能看得见的有效备课过程,恰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有效备课如此重要,不禁想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教师角色问题一直是讨论较热的一个话题。随着教师承担的社会期待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在转变,在追求教育公平,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鉴赏者”角色,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本文试图通过寻找一些教师与鉴赏者的契合点,分析教师作为鉴赏者的特点,并提出一些使教师承担起对学生的“鉴赏者”的角色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使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育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确对待教师专业成长,树立教师全才观念教育工作中,经常发现一些学校领导,仅凭为数不多的几个业务骨干开展教学教研工作,而忽视了全体教师集体教研的力量。教师外出学习、校内  相似文献   

18.
《窦娥冤》一课的教学我是有话要说的。从2007年4月参加成都市七校赛课第一次上《窦娥冤》开始,到2008年11月在重庆市参加全国首届“语文教坛新星杯”课堂教学大赛,先后不少于10次上《窦娥冤》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19.
《窦娥冤》一课的教学我是有话要说的。从2007年4月参加成都市七校赛课第一次上《窦娥冤》开始,到2008年11月在重庆市参加全国首届“语文教坛新星杯”课堂教学大赛,先后不少于10次上《窦娥冤》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主动寻求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的办法,并采取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才能力求使自己的缺陷越来越少,早日走向健康的专业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