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志强  陈家明 《体育科技》2013,34(4):16-17,44
从现存项目、参与频率、参与动机、组织方式、外界自然环境等方面对四川羌族聚居地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羌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下一步发展思路:利用羌族地区旅游经济良好势头,挖掘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找好民族体育与经济的结合点;加大羌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和规范力度;政府引导与民间组织相结合;走体教结合道路,从而将羌族民族体育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羌族传统体育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羌族传统体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对羌族传统体育的介绍,及对羌族传统军事文化、宗教文化、风俗礼仪及传统游戏的传承的阐述,说明了羌族传统体育在羌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羌族传统体育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羌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出了一个崭新的传承理念,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通过非物质文化保护把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纳入政府部门管理发展,指导羌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羌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蕴含的广博深远内涵的提炼有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羌族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体育礼仪看中国体育文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礼仪是体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文化的精髓.体育礼仪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历史,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国体育礼仪从无到有,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各个时期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国体育文化在现代体育礼仪的"西学东渐"过程中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共存,并集中体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文章从体育礼仪的发展历史中寻找中国体育文化中西交融的演变历史与脉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礼仪寻找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地区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品牌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体育考古、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在追溯黄河三角洲地区体育文化形成历史的基础上,依据体育项目发展理论从四个层面对其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特色资源界定,并提出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推动区域特色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与体育文化的品牌化发展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陕西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陕西关中、陕北、陕南三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研究。陕西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三地区的体育文化既有共性又不乏特性,其体育文化特征分别为关中风气刚劲、崇尚武节、陕北热情奔放、豪迈粗犷、陕南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受多元文化、经济意识的冲击,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严重受阻,因此要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推广传统体育项目。建议设立陕北红色传统体育集化区、关中传统竞技体育集化区以及陕南休闲娱乐体育集化区。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体育项目是体育存在的彰显,体育项目中的技术是技术和科学共同的发展.从科技哲学的研究成果中,理解体育项目中的技术异化内涵,阐释异化现象,得出异化的根源.在主客体性原因的逻辑思辨中,寻求异化消解可能,而在一定的范围内缓解或弱化是唯一的途径.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指导下,凸显体育项目中技术的人文关怀,让技术走向“返魅”的“后现代技术”,使人、技术、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西方的体育文化也逐渐的在国内盛行.例如各种健身操、街舞、瑜伽等等,逐渐的取代着国内各个体育项目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这对国内的民俗体育项目的发展以及继承无非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晋北民俗体育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对晋北地区盛行的的民俗体育活动进行论述以及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调查中发现近些年民俗体育的处境变得愈来愈艰难.尤其是民俗体育活动在城市开展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同时学校对民俗体育教育的植入也不是十分的重视.针对以上这些出现的情况给予了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将晋北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凝聚着民族智慧、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性格,在助力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形成民族理想信念和建立文化自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襄阳市传统体育学校建设现状以及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校园的实施路径,目的在于推进襄阳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唐代的诗歌、散文中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内容,分析唐代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文化传递的精神风貌.唐代文学中的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体育史、文化史、文学史意义,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唐代文学兼有涉猎,如球类运动、围棋、竞渡、荡秋千等,许多项目至今仍在流行,对我国现当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体育项目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