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意与司法的矛盾冲突正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面对民意对司法专业化的挑战,一方面要以司法民主化的方案来应对,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要通过社会基本结构的改革来化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司法改革的推进,公众对社会刑事案件的看法更多的得以表达,这种民意的表达是刑事司法大众化的体现与契机,但是司法界又存在着将刑事司法职业化的呼声。本文以药家鑫案中民意对刑事判决的左右为契机,探讨了刑事司法的职业化与大众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意在其监督司法过程中干涉司法,司法程序价值要求其独立于民意,两者会发生冲突。民意对司法有积极作用,但由于民意具有个人主观性,认识上非理性和社会差异性,其对司法也有消极影响。正确看待民意与司法之间的关系,避免许霆案重演。  相似文献   

4.
在司法运作过程中,有效吸收网络主流民意已成为实现司法裁判的社会可接受性的理性选择。有效吸收网络主流民意是现代司法有效运作的内在要求、司法理性生成的保障和司法机关抗拒其他权力机关不当干预的制度屏障。然而,司法运作如何吸收网络主流民意却存在法律价值和社会事实间的冲突与矛盾。采取陪审制这种传统的公众司法参与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已经难以有效解决如何有效吸收主流民意这一难题,因此,司法运作进程中的网络主流民意吸收机制需要采取科学化的制度逻辑构造,通过构建司法参与主体间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法意与网络主流民意的理性博弈机制及网络主流民意有序进入司法运作中的机制,才能在司法运作过程中有效认知和判断网络主流民意,最终实现司法裁判的社会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司法权威缺失的背景下,民意影响司法审判的情况时有发生。民意涉足司法审判与法治奉行的司法独立原则相矛盾。通过分析现实背景下民意肆意的原因,提出了汹涌民意下司法审判必须坚持公开、独立及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典型案例成为人们生活中关注的目标,南京彭宇案、许霆案和梁丽拾金案,民众对案例表达的心情和愿望与司法判决发生强烈的冲突,本文分析了民意与司法发生冲突的原因,尝试提出了民意与司法之间的平衡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民意对司法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民意与司法的关系应该是在保证司法独立的情况下,吸纳民意。吸纳民意应该以间接的方式实现,即通过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吸纳民意,通过增强立法的透明度表达民意,而不是由公众或媒体直接给予司法压力。  相似文献   

8.
导致司法裁判与民意冲突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矛盾多元化与司法最终解决能力不协调、法治建设进程与民众普遍预期之间不统一等.解决冲突应主要从建立民意进入司法裁判的制度通道和技术通道,加强法院、媒体与民意的沟通机制,建立主审法官与舆论的隔离机制等角度人手.  相似文献   

9.
司法违背民意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一大难题,构建和谐的司法与民意关系是司法实践中一个重要命题,从学理层面应缩小法律和民意"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之间的差距,从观念层面应淡化门户之见,避免法条主义,同时,还要创新民意进入司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民意作为我国法律运转的基础并得到保障和实现,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政治理念的重要体现。但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民意介入司法无章可循,以致频频发生民意与司法间的硬冲突。因此,探索民意制度化参与刑事司法机制兼具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民意与刑事司法二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现阶段民意与司法互动关系进展,阻碍了刑事司法价值的完全发挥。本文在简述刑事司法中民意的定义、特征基础上,对民意与刑事民法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及现阶段刑事司法与民意互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对民意与刑事司法的良性互动策略做以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司法主体的政治属性、司法功能的政治面向、司法能力发展的政治动因等因素决定了司法能力的政治嵌入性;司法能力的社会结构嵌入、社会需求回应、社会正义指向、社会公众认同等因素构成其社会嵌入性的理论基础;而司法能力制度嵌入性可以从司法能力的制度选择与过滤、制度约束与导向、制度内化与激励和制度改革与创新等四个方面加以解释。司法改革和司法能力建设要取得预期效果,需要社会耦合性资源支持,改善与之冲突的嵌入性环境。  相似文献   

13.
"民意多元化"是不同社会群体对同一社会问题出现不同声音与主张的现象。司法改革进程中,社会与法治间冲突与融合的现实问题层出不穷。司法本身某些特有属性及其带来的各种社会反应与在原本"轨道"中运行发展的社会秩序存在着一种既相容又相斥的关系。其中"民意多元化"与司法改革的冲突与融合便是这种关系中比较典型的案例。从"传统司法改革缺陷"、"司法实践缺位"、"民意本身属性"三个方面分析其表象与原因,提出了若干协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司法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现阶段进行司法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司法文明。文章首先阐释了现代司法文明的基本理论,接着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司法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司法改革实现司法文明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准确界定司法责任概念事关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具体路径和发展方向。在改革语境中司法责任包括"应尽的责任"和"应追究的责任"两种内涵。通过对改革实践及相关文件的研究,可以逻辑归纳出司法责任概念应然的特有属性。在界定司法责任内涵时,不能拘泥现有经验,而应以司法责任的法律化为目标,具有理论先行和改革前瞻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司法改革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入。司法改革暴露出主体错位、突破“禁区”、缺乏整体性、理论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司法改革中的作用、司法改革应当依法进行、司法改革应当整体推进、建立宪法审判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方向等司法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清政府在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内忧外患中,终于下定决心变法改革,而司法体制改革可以说是这场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并由此拉开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序幕,对中国近现代司法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通过对清末司法改革阶段划分的初步探讨,揭示清末司法改革中的艰难与不足,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司法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需要司法来协调社会的整体利益,司法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性保障,但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致使司法保障的工作不尽完善。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出发,应塑造公正效率的现代司法理念,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完善科学的司法运行程序,进行多方位的司法监督,强化基层司法机关建设。  相似文献   

19.
司法建议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司法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可以作为一种补充裁判方式进行司法救济,不仅可以敦促行政单位依法行政,还能提升法院的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和谐。然而,在现实中,司法建议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反倒存在着诸如人民法院与法官认识不足、司法建议书形式不规范、反馈率低等问题。为改善司法建议现状,应完善司法建议立法,在人民法院内部构建严谨的制度体系,加强与被建议对象的交流,对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司法建议可以适当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20.
经访谈调研、理论分析,指出经政治吸纳的民意才能影响判决这一观点的不全面性,进而选取明确、具体、直接的民意样本,研究民意影响司法的非政治化路径,从案件判决结果观察其对法官的影响,并深挖民意影响司法在实践中的法理困境及其正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