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和谐校园内涵和特征,对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基本措施: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意识的培养;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的建设;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建设高水平的传统体育项目,组建体育俱乐部等。  相似文献   

2.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统一性.构建和谐校园对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积极创新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思路着力在源头上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基础.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校和谐校园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从研究校园体育文化的具体内涵入手,阐明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促进作用,确立了和谐校园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高校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推进节能减排目标提出的低碳校园,是促进绿色校园建设,推行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对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意义、原则和基本内容的全面分析,提出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技术保障体系,对高校低碳校园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校园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所接受,目前各高职校也在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基于对数字化校园概念的阐述,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介绍了高职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展,着重分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校园SNS网站以实名制和交际的低成本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改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为校园网络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但也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人人网为例,研究校园SNS网站的现状及特点,并提出了基于校园SNS网站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数字化校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当前校园网现状及对数字化校园的内涵与模式,提出如何利用校园网构建数字化校园的问题,针对数字化校园的目标,提出对数字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什么是高校校园饮食文化、为什么要加强校园饮食文化建设及其作用和内容,强调了校园饮食文化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校园饮食文化建设要与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日常工作相结合的思路,探讨高校校园饮食文化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校园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校园网发展的方向,本文对目前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对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之上,针对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提出了建设的原则以及目标,最后提出了数字化校园规划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黄金城 《考试周刊》2007,(39):13-15
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文章分析了如何认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植物造景在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中的作用的阐述和对目前大学校园植物造景现存问题的分析,建议在高校植物景观营造方面应重视体现校园文化,并就具体的营造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校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职校园景观建设的理论相对还比较落后,对环境场所具有的精神功能的分析和探讨还很少,以"场所精神"为设计宗旨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景观所存在问题,利用建筑、小品、植物等要素在空间布局、文化传承、校园特色等方面创设有利于师生学习、交往的的场景,将场所精神融入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中,有助于延续校园文脉,激起师生的共鸣,从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把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作为培养人的重要载体,初步形成了校园文化景观的育人体系,较好地实现了大学校园文化中景观文化的思想教育价值、生态教育价值和审美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校园景观设计如何在尊重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做好不同区住景观点线面体的节点设计,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其与基础建设统筹兼顾,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园景观由于其自身特殊性,景观规划建设趋于程式化,校园景观设计中利用交叉学科优势引入地相学概念进行研究,文章讨论在地相学的研究角度下的校园景观规划建设,以唐山学院为例,以校园的地形地貌、空间格局、方向方位等角度展开初步探索,力求在校园规划建设前期和校园维护改造过程中提供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校园进行景观设计,可以提升校园的形象和价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景观的设计理念直接影响到校园的氛围。现代校园景观设计应体现校园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学校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17.
LI Feng  QI Su-ping 《海外英语》2014,(3):166-169,183
In a few years,with the progress of China's society,material needs and spiritual needs are in the corresponding enhancement.All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for talents are in the unceasing increase and improvement,and certainly will need to increase the country's national education.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and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the center of it.So our country on the one hand,through expanding enrollment rate,let more people to accept higher education;On the other hand,through 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of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campus can satisfy the need of more features.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market economy and urban modernization,the campus development leve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in measuring the progress of a city,a region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It is also the origin to transport all kinds of advanced talents for urban.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is gradually developed in such an environment,striving to reflect new period,new era university campus's new look and new attitude.Trying to develop the campus to whi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 humanities landscape and put the characteristic of open and humanistic,functional and artistic quality,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i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unity,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相似文献   

18.
地面铺装为构成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校园空间中学生动态迹象的特点,从铺装材质、色彩、尺度、纹样、边界等要素分析地面铺装的设计要点,把握铺装的设计原则,并且通过与植物、水体、建筑等景观的结合而进行探讨。从铺装功能的角度分析现代地面铺装的重要性,以及铺装的生态性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强调校园景观地面铺装的重要性和历史延续性,通过研究提出建设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在实践运用中的理论指导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校园中良好景观的构筑,应注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景观中体现校园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的动态过程,是实现景观文化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校园景现的要素包括自然景现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环境陶艺作为一种人文景现形式,在现代校园景现建设中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