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发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参与的渠道,网络政治参与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文章以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分析当今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和现状问题,认为应该从政府制度规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层面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其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作用。以江西省豫章师范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包括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与效能感,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多样化的平台与途径,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提供便利,重塑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等,网络的低准入与匿名性也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盲目性,国外意识形态也容易通过网络冲击大学生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3.
网络民主是信息时代民主发展的新形式,网络政治参与是实现网络民主的必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媒介与平台。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应完善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畅通网络民意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微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正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处于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开始多彩呈现;尽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情绪化、自由化、圈群化等非理性现象;应从跟进热点微话题、重视微社交活动、发挥微示范效应、加强微文化监管和注重微民主建设这五个维度来进行应对,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和谐、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新渠道,也为政府了解民意提供了重要平台,推动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负面因素,如虚假政治言论、情绪化参与、非法参与等也对政治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有必要通过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道德建设,健全网络政治参与的监管机制,深化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制建设等措施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而理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虹 《教书育人》2011,(15):38-39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诉求、发起现实活动等网络政治行为,突破了传统政治参与的限制,充分满足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强烈愿望和动机。当然,我们看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具有不同的方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是政治参与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是多民族国家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政治参与行为在网络领域中不断拓展,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因此,探析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政治事务的重要手段。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全面总结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特点,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群体,其网络政治参与的水平和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文章对承德市5所高校的2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学生干部进行访谈,分析承德市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进而探寻促进承德市大学生健康、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通过分析得出承德市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水平偏低。基于此,文章建议政府扩充大学生网络参政渠道、媒体加强政治知识的引导、高校加强思政课的建设、大学生增强自身的政治素养等,以此来提高承德市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水平以及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认可自身公民资格,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起到深远影响。但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大学生参政能力低下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大学生行使政治权力。对此,本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论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构建现代政治认同的政治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认同是保障政治稳定的基础和推进政治发展的动力,是现代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引起重视和着力解决的政治命题。学界对此问题也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然而,研究角度过于狭窄。本文从政治认同的客体构成要素来展开论述,认为合理正义的政治体系、合法有效的政治行为和灵活普惠的政治价值是构建现代政治认同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叔文集团的革新活动犹如昙花一现迅速失败,其原因除了不可忽视的强大的客观阻力外,还与革新集团核心人物的政治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分析革新集团面临的形势与其骨干成员的出身之后,根据政治心理学和政治控制的理论,从革新集团核心人物王叔文、王伾、韦执谊三人的政治勇气、政治胸怀、政治品质、政治谋略等四个方面分析他们的得失,从政治素质层面揭示革新派迅速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政治效率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效率是维持政治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与政治民主、政治法制并列,是政治发展的基本价值诉求,是政治合法性的内在逻辑.政治效率作为政治系统运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是政治文化效率、政治制度效率、政治机构效率、政治行为效率的综合体.它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融合度,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政治制度化水平,行政体制以及政治事务性质等包含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环境以及政治行为工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政治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内容,从总体上看政治价值主导着政治制度的基本方向。虽然不同的民族、国家由于历史上各自的生存、发展环境导致了在政治价值上的差异甚至对立,但是随着人类能力的提高而超越了各自的历史时空之后,人类在基本政治价值上存在着共同的追求。人类的政治选择就在于通过自身的政治活动在对政治价值的认识、追求和扩展中不断完善政治制度,使政治生活成为并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文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发展是一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正向政治变迁。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定位于政治民主化、政治高效化和政治秩序化。政治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相对于政治蒙昧而表现出的一种政治进步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实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加速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是十八大报告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指针,是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借鉴政治文明成果必须要以制度为保障,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之路。借鉴政治文明成果的方式和程度要受到主观约束、效用约束和模式约束,离开这三个主要方面的约束会使借鉴政治文明成果偏离中国的国情和政治发展方向。借鉴政治文明成果有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和西方政治文明三个主要维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以西方政治文明为借鉴。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是一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并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一个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政治社会化对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政治社会化,才能使我国公民形成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使社会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只有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水平,才能使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主流政治文化深入人心,有效抵制非主流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通过政治社会化,不断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公民掌握参与政治的知识技能,从而有效促进权力运行和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18.
政治学总是为既定政体提供地域性政治知识.伴随着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政治学也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第一,政治学作为域外政治思想之一种援入中国;第二,中国传统知识资源的"政治学化",并建立相应的本土政治学谱系;第三,作为政治思想阐释--尤其是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与阐释--政治学获得其思想形态;第四,留学欧美之政治学博士归国设立政治学系所并著书立说,使政治学从思想之维走向学科学术之维.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很强的道德、文化和身心素质,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当前乃至一生的发展轨迹,而且也直接影响科学文化素质的形成和发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冯涛 《培训与研究》2008,25(9):67-69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表现形态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在现实政治中,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存在广泛的政治冷漠。分析政治冷漠的基本涵义,揭示其产生的原因,论证其积极和消极作用,对于我们科学对待政治冷漠现象,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