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宏良 《中学历史教学》2007,(1):29-32,77-78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逐渐高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指引着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阶级建立的巴黎公社,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第二国际建立。二十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相似文献   

2.
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在经历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危机之后,到九十年代又重新有了起色,并且出现了新的高涨。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在量和质上都起了巨大的变化,工业无产阶级形成的历史过程在此时期最后完成。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必然带来资本主义压迫的加深,随着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人运动亦有了新的发展而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就在这样的经济前提下和在这样的阶级基础与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国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  相似文献   

3.
第三章的标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并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同时,广大工人阶级日益觉悟,由自发的反抗斗争逐渐走向有组织、有目标的工人运动,并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政权,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在讲述这一章内容时,需要从宏观上把握这样几个问题:1.在本章内容所涉及的这一历史时期,即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尽管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种种弊端已经开始不断暴露,但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是这一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和革命进一步打击了封建生产关系,为资产阶级争得了更多的民主和政治权利,资产阶级政权得以建立并得到巩固,资本主义进一步得到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①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②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5.
[专题解读]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阶段特征:①第一阶段(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以政治斗争和暴力斗争为主。②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建立,以合法斗争和经济斗争为主,社会主义理论出现分歧并得到发展。③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时期),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国际工人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4)第四阶段(二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与资本主义对峙的社会主义阵营。  相似文献   

6.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各国工人阶级对世界工人运动分裂的反思 20世纪30年代,空前未有的经济危机遍及资本主义世界。在危机的猛烈冲击下,资本主义各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急剧尖锐化,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更加走向反动。有的干  相似文献   

7.
19世纪90年代后半期是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列宁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1895年11月,列宁在彼得堡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下称斗争协会),开始实现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成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萌芽。  相似文献   

8.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马克思主义以此为阶级基础而诞生。第一国际的成立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巴黎公社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分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欧亚建立起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但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中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民族解放运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以美洲为中心的独立运动.出现一系列独立国家:19世纪中期.爆发了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反殖民反封建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0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以反法西斯斗争为中心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亚、非、欧洲广泛展开:“二战”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运动中,人们一直关注并实践着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理论,忽视甚至回避了与暴力革命理论几乎同时形成的“和平发展思想”.甚至将是否坚持“暴力革命论”视为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在研读马、恩的著作中,不难发现这条利用一切民主的改革手段,特别是资产阶级议会所赋予的种种有利条件,参与各种和平方式的斗争.改变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的理论主线。从19世纪40年代,这种思想萌芽开始显现,经过欧洲革命,特别是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改革,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马、恩的这种和平发展思想逐渐趋于成熟.并不断运用到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中,成为指导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民主党派在与资产阶级斗争中运用的基本理论之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工人阶级结构变化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风向标。工人运动是资本主义国家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活动,也是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反映。本文旨在探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结构和工人运动发展的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现状,从中窥探未来工人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是19世纪50代年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重新高涨的产物,是在欧洲各国工人要求实现团结的愿望下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群众性国际联合组织。这个组织在马克思领导下,为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团结欧美各国工人队伍,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斗争,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第一国际实际活动的8年里(1864—1872),它曾在欧洲、美洲、非洲等18个国家建立过支部,发展会员约40万人,成为当时世界历史舞台上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获得了世界“第七强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华全国总工会诞生于中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1925年,至今已走过了八十年光辉历程。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是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全国大联合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伟大意义。1921年前后兴起的安源工人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它为中国工人运动史谱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在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3.
韩玉 《华章》2011,(31)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资产阶级对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感到惶恐万分.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永世长存,使工人阶级离开夺取国家政权、打破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革命斗争的正确道路,他们散播各种谬论,大肆鼓吹国家是永恒存在而不可侵犯的,国家是超阶级的组织,可以调和敌对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的反动宣传,严重的侵蚀着工人队伍和社会主义运动.为了批判资产阶级的谬论并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恩格斯撰写了《家庭、私有制和起源》一书.《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深刻地揭示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粉碎了资产阶级的反动谬论.该书无论是从基本观点上,还是从方法论上,都对今天的民族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方与北方》是盖斯凯尔夫人的另一部工业体裁小说。这部小说以19世纪英国社会的劳资矛盾为线索,反映了资本主义价值观在当时英国社会的主导地位,以及在19世纪工人运动中所遭遇的抗衡,预示着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衰落。而小说里对工人运动的描写则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运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大连商品经济的发展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生产方式仍处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阶段,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大连尚无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出现,因而亦无大连工人阶级可言。19世纪80年代初,洋务派大官僚在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的同时,购置与建造了一批舰船。特别是大吨位铁甲舰和快船的买进与订购,急需停泊场所与维修能力。1880年6月,  相似文献   

16.
一、历史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要求当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以推翻封建制度为目的的革命。主要史事有: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统一。1640—1689年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通过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美…  相似文献   

17.
论中共唐山地方组织建立的历史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唐山工人阶级壮大,工人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唐山传播,与工人群众相结合;五四运动和早熟的唐山工会运动,在唐山产业工人中培养了一批先进分子,从而为唐山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专题指导 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国际共运中的科学共产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和工人运动等;还包括民族解放运动中的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三个世界的形成和演变等重要内容。国际共运特点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趋势是本专题的难点。 国际共运可分为六个时期: 1847年至1871年,共产主义同盟建立,《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60年代重新高涨,在第一国际推动下爆发巴黎公社革命。 巴黎公社失败后到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同各国工人运动结合,欧美许多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最后30年,随着英国工业霸权地位的丧失,英国的工人运动在平息了几十年之后,又重新高涨起来。但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相比,工人运动的政治性明显地减弱了,合法性、经济性的罢工取代了政治性的示威和暴动。造成这时期英国政治性工人运动衰落的原因很多,其中工人贵族对工人运动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政党与政治发展》认为政党主要有三种危机:合法性危机、参与危机与整合危机。据此文章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的发展、新政治力量诞生和北洋政府政权合法性的丧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