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看,或者不看书,分数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学,或者不学习,时间就在那里,不紧不慢; 你挂,或者不挂科.命运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相似文献   

2.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相似文献   

3.
凌晨被手机铃声吵醒。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相似文献   

4.
微博游     
搁浅 《中学生博览》2012,(10):48-50
全球流行风尚:#肥胖不是你的错#你吃,或者不吃零食,大脸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喝,或者不喝可乐,腰围就在那里,不大不小.你跑,或者不跑步,体重就在那里,  相似文献   

5.
家乡的小溪     
徐辰乐 《中文自修》2006,(10):33-33
我的家乡在浙江长兴。每年,我、爸妈和爷爷奶奶都会去那里看亲戚,不是在暑假就是在春节前一阵子去,然而,那年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白菊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相似文献   

7.
柳小梅 《师道》2011,(5):21-23
电影《非诚勿扰2》带红了一首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  相似文献   

8.
看,那就是我,下午放学后,我背上书包,未和同学们道别,便蹬上自行车疾驰出校。为何如此抓紧时间。难道是我对学习这样分秒必争?非也。本人只是为了早点回家,看电视,玩电脑,仅此而已,连两天父亲出差,母亲加班,家里无人管束,此时不疯,更待何时?但当我气喘吁吁,腿痛脚麻地赶到家门口,却看到父亲的车已停在那里。我立刻心灰意冷,连上楼的劲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9.
箫的气质     
我想萧是有气质的。哨呐就不行,装腔作势的,像个东张西望的光棍儿,喜事也忙乎,丧事也忙乎。在农家的小院里,嗓门一吊,便咋咋呼吁地闹上半天。捂住悲伤,能炸响一院的喜悦;捂住喜悦,就淌出四野的悲凉。哨呐的悲喜都是表演给东家看的,而他的一辈子无悲也无害,所以哨呐没有性格,云来了就下雨,雨过了就天晴。  相似文献   

10.
刘德志 《山东教育》2005,(10):31-31
十几年前,我由镇中心小学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小山村任教。那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时间长了,我在这封闭的环境里日益消沉,不求上进。正因为如此,那里的学生也成了“走读制”——爱来则来,不爱来则下地帮父母干活;我也成了“神仙”老师——爱上课则上,不爱上课,则读书看报。  相似文献   

11.
    
六七岁的时候,我喜欢透过奶奶家围墙大大小小的缝隙,看外面的风景。奶奶家在乡下,那里的墙都是用砖砌成的,上面坑坑洼洼,沟沟坎坎的。  相似文献   

12.
瞬间的美丽     
赵绮 《中文自修》2006,(3):26-26
曾经听说这样一则故事,火花和浪花偶然会面了,火花对新朋友浪花说:“我们都能够开出美丽的花,而且都叫花,因此我们是一对亲密的姐妹。”浪花考虑了一会儿,不同意它的看法,否认说:“从表面上看,我们好像有些相像,但是我与波浪紧密相连,植根于波浪之中,所以我的花永近开不败,而你只突出个人,所以总是一闪即逝。”  相似文献   

13.
落叶     
王蒙 《阅读与鉴赏》2006,(12):10-11
鲜花总是会凋谢的,塑料花却地久天长。聪明的商家把假花做成半凋败状,真是巧夺天工了,然而,它却再也凋谢不下去了。生命与凋谢同存,幸耶?悲耶?  相似文献   

14.
你看,或者不看,他就在那里,不远不近;你懂,或者不懂,理就在那里,不深不浅。2006年。他出现在观众面前.用最普通的话语.表达了最简单的哲理,并获得了大众的激赏——他就是易中天。  相似文献   

15.
秋菊诗韵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叶漫天飘零时,人们无法抑制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可也正是存这个时节。菊花愈以“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品格,带给文人墨客们无尽的诗意。  相似文献   

16.
挖花蛤     
今天早上,舅舅说要带我和妈妈,还有妹妹去观音山的海滩挖花蛤。 下午四点多,退潮了,我们来到海边,看到很多人已经蹲在沙滩上了,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脱了鞋,直奔沙滩。 沙滩上有很多花蛤的壳,而花蛤就藏在它们中间。我一下子就捡到了10个,妹妹也捡到了5个。我们把这些花蛤拿给妈妈看,妈妈夸我们真厉害。  相似文献   

17.
花开花落,在轮回之中绽放美丽,在消逝之际展现凄悲,花的伤逝,总是让人的心生疼。 秋末之际,走在那青色的石板路上苦寻花儿的踪迹,萧瑟的秋风拂过,给冰凉的石板增添几分寒意。山依旧是那山,水依旧是那水,只是路边争妍的花儿已不再娇艳,淡淡的红色已渐渐变为紫色  相似文献   

18.
晓桦 《初中生》2007,(5):16-19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一拿起书就喜欢先翻一翻,找自己喜欢的文章去读,而不是机械地从头读到尾。比如看杂志的时候,我喜欢先看目录,寻找自己喜欢的栏目和文章标题,然后翻到那篇文章,扫一眼文章的开头。如果对文章的开头有好感,马上就会换上一种舒适的姿势,拿着书慢慢地读。如果文章的开头给人的感觉不好,就懒得花时间去读,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文章为止。  相似文献   

19.
魏虹波 《学语文》2005,(3):12-13
比喻者总是尽力避熟就生。趣记里把人生痛苦比做戈壁滩,人生事业比做要战胜戈壁滩,让那里开满鲜花,在众多的花的喻体中别具一格。正文中再以贝壳孕育珍珠、水汽积聚彩虹类比,并用冰心语拴束,这又增加了比喻意蕴的厚度。比喻贵新巧还贵贴切。“在汉苏武节”(文天祥《正气歌》)“千载琵琶作胡语”(杜甫《咏怀古迹》),苏武、昭君战胜他们个人遭遇的巨大痛苦悲怨,绽开出永不衰败的生命之花,在我们民族历史上璀璨夺目、光耀千秋。作者选例精当,在由比喻贯穿全文的说理中顺势而出,熨帖自然而又特别有说服力。几次读到“风雨”“彩虹”语句,都以为要引出那句耳熟能详至今巳觉不新鲜的歌词,“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却始终不见引出,我们读到的是新鲜的文字。这一细节,也可看出作者“惟陈言之务去”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