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包容     
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2.
曹阳 《新作文》2004,(7):93-95
2004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是一篇命题作。试题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包容”的命题,第二部分是写作提示和写作要求。其中“写作提示”又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对题目含义的解说:“‘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另一个是对写作范围的提示:“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  相似文献   

3.
当我读完《学会宽容》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渐渐懂得了感悟生活。文章主要写了两种宽容的做法,并且在生活中找出了例子,同时也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林则徐就曾推荐这样一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里的“容”指“包容”、“容纳”的意思,同时指的也是宽容。他的宽容是有原则、有标准的,他的原则与标准是有针对性的,比如对洋人的鸦片他就不能容。宽容是一种风度与胸襟,在日常的生活中许多人和事十有八九不符合自己意思,你是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还是宽容大度、一笑而罢?当然应该是后者了。我们太缺乏“宰相肚里能撑船”…  相似文献   

4.
宽容是班主任应有的长者气度、师者胸怀,是对学生言行的包容和接纳。宽容不是放任、纵容而是意味着尊重、信任、理解和沟通。面对学生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话语,包容理解他们。这就是宽容。学会宽容,意味着教师不再心存烦躁,不再抱怨。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换一种方式,用宽容、关怀、帮助、鼓励去代替抱怨、训l斥、讽刺、惩罚,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5.
谈包容     
包容就是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包容。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负荆请罪的故事流传至今,廉颇误会了蔺相如,蔺相如不计前嫌,原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恕、包容。宽容是一种善良和美丽,宽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宽容更是一种智慧。教学中呼唤这样的宽容,因为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关爱。  相似文献   

7.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道德宽容在道德建设实践中已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其核心主要包括道德自由;不干涉及尊重权利原则;实现公平、正义、合理的道德秩序。其存在对谅解人性弱点、包容多维世界、和融多元文化、呵护道德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道德宽容是有合理限度的。只有确立道德宽容的限度标准,把握好道德宽容的适度界限,道德宽容的终极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宽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容是人们对待世间事物的一种态度。教育宽容就是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它具有历史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以及知识论等方面的依据。教育宽容既包括对教育的宽容,也包括对教师的宽容和对学生的宽容。教育宽容并不是无限制的。从宽容的主体出发,教育宽容的原则是有理互利。从宽容的客体出发,教育宽容的原则是公正。  相似文献   

9.
宽容是教师善待学生的一种智慧.教育是不断唤醒学生的过程,是包容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以教师为主导载现人文生活教化的过程;为唤醒学生、包容学生多样化个性、以生活教化学生,教师必要具有宽容等待、宽容尊重、宽容豁达的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0.
学术宽容是对学术思想、学术行为的包容、容忍,它是有边界、有限度的.学术宽容建立在真理的多维性、或然性以及人的有限性的理论基础之上.学术宽容能够点燃智慧之光,展现学术自由,提高学术水平,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豁达大度、对话交流、理解尊重、宽容失败等途径来倡导学术宽容,促进学术繁荣.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恕、包容。宽容是一种善良和美丽,宽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宽容更是一种智慧。教学中呼唤这样的宽容,因为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  相似文献   

12.
吕寻琛 《考试周刊》2013,(42):165-165
宽容教育是尊重和耐心,是包容中的促进,是承认人性美、未来更美好的理念。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倡导、实施宽容教育,用宽容的思想、方法对待、教育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3.
宽容,从字面看,就是宽恕容人的意思,苟子曰,“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宽容有时还含有一点爱的成份,如“宽弘爱士”。儒家讲的忠恕、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其实也都掺合着宽容的因子。笔者此处谈的宽容,与上述内容虽然密切有关,但又不完全一样。从现代文明的角度解读宽容,  相似文献   

14.
徐捷 《贵州教育》2011,(14):45-46
七年级思想品德(人民出版社)上册第四课第二框“交往的心里话”指出:宽容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要想和睦相处,首先需要大家都有一颗包容之心,学会宽容……那么,什么是宽容?作为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去宽容地面对每位孩子呢?  相似文献   

15.
我说 新加坡是个多种族国家,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各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政府非常强调对不同价值观的宽容,引导国人要有包容的心态,使新加坡青少年大多活泼开朗、宽容友善,看事物也多是积极的眼光.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宽容的本质、意义及实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宽容就是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它既包括对教育的宽容,也包括对教师的宽容和对学生的宽容。教育宽容有利于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理解、尊重、欣赏和对话是实现教育宽容必不可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宽容——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宽容——是对与自己有别的观点、行为的包容、尊重,是对不同人、不同事进行客观处理或全面评价的基本要求。宽容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  相似文献   

18.
包容     
包容是人的美德,有了它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包容是指人的宽容、大度、有气量、能谅解别人、不记仇、不怀恨、不报复。有了这种美德,人类就能化干戈为玉帛,使世界变得更加文明进步。中国有句名言:“忍一时  相似文献   

19.
论幼儿园教师的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容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一种品质,就其实质而言,是在师幼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方面特别是成人看来很"异己"很"出格"的方面的接纳、包容和尊重.幼儿教育需要宽容,首先是因为幼儿教育特别需要正确认识和包容幼儿的"错误",还因为幼儿教育需要纵情发展孩子的天性.宽容品质的修炼需要幼儿园教师深化对幼儿、自身、世界差异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薛秋影 《高中生》2012,(18):4-5
包容,指的是宽容大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种美德,包容可以使人格得到升华,让心灵得到净化。不过,也不能将包容进行泛化,如果不加辨别,事事包容,时时包容,就很可能会走向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