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以永怀     
虽然我不会成为你们,但我如此敬爱你们。 虽然我不属于这里,但我如此怀念这里,一切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纵观目前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偏远的农村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并不令人乐观,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还都有一种畏难情绪。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安排好各种读法,指导好学生,以学生为根本,以课堂为载体,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对文言文的浓厚兴趣,一定有助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立读为本"应该是一条文言文教学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3.
刘在 《初中生学习》2011,(11):20-21
“这一回,是绝对绝对不会忘记了吧。羽毛信,还有穆荼,你说是不是?呐,哥。” 米色但厚重的宿舍窗帘挂在窗子前僵硬得如同一块木板,早晨的阳光透过稍薄的布边,渗入诡异的一缕暗黄色。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信     
林良 《现代语文》2004,(3):18-18
朋友是一种财富。“朋友真像一本一本的好书”,交友如同读书。这种书信不是真的写给某一个人的信,而是作用书信的形式写的一篇跟青少年朋友谈论交友问题的章。中对于交友的益处的议论,有讲道理、有举事例,道理讲得明白易懂,例子举得具体生动。读了之后,确实让人感到,朋友像是一本一本的好书,多认识朋友就等于多读好书。  相似文献   

5.
那个懵懂的、未来的你:过得还好吗?你是否正轻靠在公园湖畔的长椅上,或是行走在夕阳下,看着被拉长的影子?也许,你已经忘了它们吧。也许,你更爱呆在书房里,安安静静地写日记。更沉稳了,不会为一些小事而泣不成声,也不会为了一些小事乐不可支。  相似文献   

6.
信的翅膀     
刘彩月 《特区教育》2011,(12):16-16
邮票贴在信上, 信就飞到四面八方, 邮票是信的翅膀。  相似文献   

7.
Lisa  Kulka  小渝译 《英语沙龙》2011,(6):16-17
奶奶的80大寿即将来临,我实在不知道该送她什么好。她最近才搬进一家私人疗养院,没有地方放额外的“东西”,所以她坚持不要别人给她买任何礼物。  相似文献   

8.
英国一座小城有位叫弗雷德的邮局职员,是个送死信的高手,凡地址不详或字迹不清的信,经他之手投送无一不中,死信就变成活信。弗雷德每天下班回到家,总是喜形于色地把一些新发现告诉妻子。吃过晚饭,他总是点了烟斗,牵了小儿子、小女儿的手到院子里讲故事,他像一个成功的侦探那样快活。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爸爸妈妈: 这是我第一次写信,所以还不太清楚写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好像是要先来几句“您好”“见字如 面”之类客套话,不过你们是两个人,课文里又说,“您们”的说法是错的;而且我们天天都见面,就不用 客套了。言归正传,这次写信,就是想代表我自己发表一下对近期咱们家一些事情的看法。上个月,你们 买回来一架大钢琴,还说是给我买的。我觉得这是在浪费钱!你们不是常跟我说,“浪费极大的犯罪”吗? 我又不会弹,而且据我掌握的情况,你们好像也不太懂音乐吧。没想到,我的噩梦才刚刚开始,你们竟然  相似文献   

10.
信客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相似文献   

11.
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写过的一篇散文《信客》(收集在《秋雨散文》中)被收入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信客曾经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历史舞台。当时邮政事业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联系就靠信客。信客成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和乡村联系的纽带。余秋雨先生借信客这个狭小的舞台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缤纷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孔子主张四教:文、行、忠、信,重视"信"的价值,将其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信"在《论语》中共出现了38次,通过对《论语》文本的认真研读与分析,将孔子"信"之内涵概括为:与人为信、取信于民、以义取信、以学促信。在个体生活领域,孔子主张将与人为信作为调节无血缘关系的、身份大体平等的"朋友之交"的原则和依据;在政治领域,孔子首先要求统治者具备"信"德,取信于民,并教民以信;但孔子倡导的"信"是相对的、可变的,即要以义取信,点名了"信"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指出,个体必须通过"学"才能做到"以义取信",即主张以学促信。  相似文献   

13.
以"食"之名     
“奥利奥,去了深圳可别忘了我这个乡下的肉饼哦!”肉饼本来是想开玩笑的,可是说出这话时却带着浓厚的忧伤。  相似文献   

14.
夏和冬的信     
龄夏和冬触霓过面,她想给冬写封信。夏铺开大地的信笺,画了一幅画儿。上面有碧绿的原野,盛开的鲜花清澈的小河,还有很多很多嬉戏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隐身草     
有遇人与以一草,名“隐身草”,手持此草,旁人即看不见。此人即于市上取人之钱,持之径去,钱主以拳打之。  相似文献   

16.
新语丝     
《新读写》2011,(6):31-31
在时间匆忙的脚步下,母亲的风华被为我淌过的汗水所濡湿了。  相似文献   

17.
马蹄     
我不知为什么骑上了一匹黑马,更不知要骑到什么地方。只知道我要登山,我正登山,而山是一直高耸,耸入云际,仿佛永不能达到绝顶。而我的意思又仿佛是要超过绝顶,再达到山的背面,山背面该是有人在那里等待我,我也不知道那人是谁,更不知道那人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8.
小溪,是山的琴弦 琴弦轻轻一拨 哗哗声,唤醒树的耳朵 小竹筏,是小溪的琴弦 竹篱轻轻一点 五线谱,亲吻鱼的嘴巴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     
从小我就有个夙敌,他的名字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天天就知道学习……——网上的这一热帖《别人家的孩子》引来众多学生纷纷讨伐"别人家的孩子"。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  相似文献   

20.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