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萁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3.
李志君 《中国教师》2010,(Z1):437-437
《全国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1.
乐玉亮 《考试周刊》2011,(91):45-4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并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而语文素养则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则必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好好地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我认为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势在必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沟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中,特别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突出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接壤,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咸高军 《辅导员》2009,(7):39-39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加强语文课程、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语文教学与生活中的结合点,让生活化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一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一、应试语文走向生活语文的必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  相似文献   

17.
张玉丽 《考试周刊》2009,(33):51-5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条可行之路。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  相似文献   

20.
张勇 《文学教育(上)》2011,(14):124-124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质在于让学生在有益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综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而不是无所不包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