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基层通讯员队伍中,有这么一种现象:同在一个单位工作,有的通讯员一天到晚都有报道不完的题目,写稿快、写稿多、稿件采用率高;有的却整天为找不到报道题目、无东西可写、完不成宣传报道任务而发愁;采访同一个新闻事件,有的通讯员写出的报道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容充实、角度新颖、吸引力强、影响力大;有的却内容贫乏、平平淡淡、没有特  相似文献   

2.
陈让德 《新闻界》2001,(3):59-59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党报实行岗位计分制后,调动了编辑记者的写稿积极性,报纸的面貌大有改观。但是,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如不少编辑、记者为了多挣工分,不愿修改通讯员稿件,甚至出现不用通讯员来稿,用了不开稿酬。有的编辑说,部主任、编辑都要挣工分,哪有时间改通讯员来稿,改通讯员稿件划不来;有的还说,市场经济,记者的稿件都用不完,不考虑通讯员上稿,这样挫伤了通讯员写稿的积极性。 这些表现与我们党历来贯彻落实"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不相适应。众所周知,在当前新闻改革中,…  相似文献   

3.
每位通讯员都想多写稿、多见报。但是,有些基层通讯员常常却是事与愿违,好不容易采写的几篇稿子投出去,却好象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我从业余通讯员到从事专业新闻工作,也有过同样的体会,每当这时,总免不了抱怨编辑几句。但细究起来,原来是自身在写稿上存在的一些障碍因素在作怪,严重影响了  相似文献   

4.
村学写稿的通讯员,因见报的心情比较迫切,凡是采访到可写的素材,总是匆匆地写,匆匆地发,尔后每天在盼着自己的稿子见报,这种采写的精神可嘉,见报的心情也可以理解。然而有一些初学写稿的通讯员因不知道编辑选稿、编稿的一些要求和程序,致使一些本来能够见报的稿子,由于在写稿时的疏忽和粗心,失去了见报的机会。笔者也是一名通讯员,通过几年的实践,加上接触一些报刊编辑,耳闻目睹编辑们编选稿件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初学写稿应有三忌:一急食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通讯员刚开始写稿不是从一件小事或某件事的一个侧面写起…  相似文献   

5.
去掉自卑感     
笔者在与一些通讯员接触中,感到有些通讯员对写稿有畏难情绪,自卑感很重。有的同志认为,自己接触到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怕编辑看不上眼;有的同志认为自己水平低,稿件写得不像样,采用的可能性小等等。凭心而论,基层通讯员在报道中有许多不利因素,常常会遇到“拦路虎”然而,众多“拦路虎”中最为厉害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报社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在编辑部当过编辑,也在一些地、市驻过记者站。因为工作的需要,笔者和不少县、区的通讯员一起下乡采访写稿,和他们中间一些人交了知心朋友。这些通讯员朋友很自然地向笔者谈出在采访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问题:一是与采访对象谈谈后,就感到无啥可问了;二是采访时心中无数,抓不住重点;三是采访时记得不少,可回来写稿时又觉得材料不够;四是到下边采访找领导难;等等。我觉得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这里,根据个人的体会谈谈解决这些难题的办法,仅供通讯员朋友们参考。 采访是搞好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功。只有采访好,才能写出好稿件。采访,总的来讲,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准备、多看、善问、详记。  相似文献   

7.
我长期在林区工作,是个写稿已40年的老通讯员。近几年来,在我们通讯员中给报纸、刊物、电台写稿的人越来越少了。最近我对本地和外地的一些通讯员做了调查,发现不少人很苦恼。苦恼什么呢? 比较普遍的是感到写的稿子常常不被新闻单位重视。满腔热情地写了一篇又一篇稿子,寄出去大多石沉大海,很少有回音。有位通讯员一连给一家报纸写了10多篇稿子,每次都附上一封信,请编辑老师在百忙中给予指导。稿子一篇未发,“老师”也一字不回。后来他想出个办法,投稿时除再三恳求编辑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基层通讯员是报社最主要的生力军,记者再多,毕竟没有时间每天接触一线和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基层通讯员正好有这个优势,他们接触的行业、部门、群众更多,搜集资料、采写、拍摄更方便一些。不过总体而言,基层通讯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的闻业务培训,很多人有米有炊,却不是妇。那么,基层通讯员如何把握好新闻素,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出彩呢?通讯员写稿常犯的四点错误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新闻单位增多了,队伍扩大了,经济收入上升了,装备也越来越先进。然而一些县级新闻单位对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却弱化了,具体表现为:通讯员来稿数量明显减少,人员流失严重,写稿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等等。在我们台的通讯员来稿中,90%以上都是一些短消息、简讯,总结性的稿件多,有深度的稿子很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编辑常与通讯员和稿子打交道,窥见了不少通讯员的复杂心态。有的通讯员笃信“朝中有人好做官,编辑部有人好上稿”。本来,贴上两角钱的邮票,寄稿到编辑部就可以了,却不惜破费和劳累,风尘仆仆地专程到编辑部送稿。有的向编辑大作“广告”,摊开自己的剪报本,逐篇向编辑介绍,说某文在何报刊发表,受到专家称赞,荣获征文奖,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有的在稿件上详细介绍自己的学历、学衔、参加的学会等:更有甚者向编辑赠送名优产品和土特产品。这些人把主要心思没有用在写稿上,而是花在了自我推销和拉关系上。若距编辑部近,通讯员亲自送稿是可以的。向编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个朋友,是好几家报刊的特约通讯员或通讯员。就写稿而言,他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文字修养,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某些报刊“委托”给他的一些其他任务,却使他很苦恼。一是动员发行。本来,通讯员协助报刊做好发行工作,是义不容辞的。但某些报刊却给通讯员下达发行指标,少则十份、几十份,多则上百份、几百份,这就使得通讯员很为难。  相似文献   

12.
对初学写稿的通讯员,周围总是有人吹冷风,飘凉话。不见稿有冷言:“也不照照自己,是那块料吗!”见了稿又有冷语,什么“出风头”,“拍马屁”、“捞稿费”都来了。讽刺挖苦的话满天飞,弄得一些通讯员简直难以招架。有的被挫伤了积极性,有的干脆停笔  相似文献   

13.
“林编辑经常通过书信辅导我们写稿,真是关心通讯员的好老师啊!”这是通讯员们对四川日报《川东之页》编辑林元琤同志的赞誉。她在负责编辑达县地区稿件的两年时间里,给全区30多个通讯员写了约有70多封信,还常在退稿上圈点,提出修改意见,传授新闻知识,使不少通讯员提高了写作水平,在省级和地方报纸和电台上用稿数逐步增多。近些年,达县地区搞新闻工作的新同志多,写稿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欠缺一些新闻业务知识,稿件刊播率较低。林元琤十分关  相似文献   

14.
有些人对基层通讯员总是有一种“写稿是为了挣稿费”“写稿影响工作”的偏见。浙江省台州地区农行各级领导为了树立“写稿也是工作”、“写稿光荣”的正气,带头组织和撰写稿件,激发了广大通讯员写稿积极性。温龄县农行行长张普栓、三门县农行  相似文献   

15.
通讯员的职责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当好新闻单位的耳目,为新闻单位撰写稿件、提供新闻线索。为党报当一名通讯员,责任是重大的,任务是艰巨的。有时,听到一些通讯员讲:“工作太忙,没工夫写稿”。也有人说:“工作是硬指标,不干不行,写稿是份外事,写不写都可以”.从而把工作和写稿对立起来。我觉得工作和写稿表面看来是一对矛盾,但,实际上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如果我们不做工作,也就没有新闻线索,当然也就谈不上撰写稿件。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这对矛盾。我在实践中做到了:写稿促进工作,工作促进写稿。  相似文献   

16.
基层通讯员为新闻媒体写稿往往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那么,怎样写稿?如何提高稿件采用率呢?除了“吃透两头”“围绕中心工作”一般要求之外,笔者积多年编辑之经验,还有三点特别体会,愿与广大通讯员共同研究探讨。写稿要有一些超前意识。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掌握了近期的中心工作或重点工作,但总是慢半拍,跟在人家的屁股后头鼓掌喝彩,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投到报社当然也不会接二连三地发表同一类的稿件。因此,通讯员写稿就要有一点超前意识,把工作做在前面,善于  相似文献   

17.
《广州日报》1月13日《职工之家》专栏刊登了广州海运管理局吴超元的呼声:《不要冷落乒乓球运动》,并加了编者按:“吴超元同志是本报通讯员,他投此稿到本报后几天便因车祸不幸逝世。我们特刊登此稿,以示哀悼。”读完这则编者按,我深为《广州日报》对通讯员的深厚感情所感动。通讯员利用业余时间为党报写稿,为党的宣传工作不辞劳苦地工作,他们的辛勤劳动理应得到重视。然而,有的地方对宣传报道工作有成绩的优秀通讯员却重视不够。江苏省盐城市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九年,是我们江苏分社通讯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的一年。这一年,根据不完全的统计,通讯员来稿刊登在人民日报头条位置上的有四十篇、被总社采用的新闻图片有四十二张。鲜明的对比过去,我们分社记者一般都认为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要求高,发稿时间急,因此总感到邀请通讯员写稿把握不大。一年的实践证明,通讯员不但能够写稿,而且还能提供不少新鲜主题,写出不少好新闻,被人民日报刊登在头条要闻的位置上。当我们总结一年来通讯工作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开展了通讯工作以后,扩大了我们记者的眼界,开辟了稿源,也使分社  相似文献   

19.
近一两年来,各类报刊都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报刊的版面、内容、写作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一些老通讯员感到了一种困惑和无奈,写稿越来越少,即使写了几篇也大都石沉大海,采用率很低。应该说,这一切变化都是客观事实。西安的几家报纸变化就很大,虽然大都扩版、增刊,有的一次出几十个版,但报道的内容、对稿件的要求都不是老通讯员的强项,所以在许多报刊上,一些老通讯员的稿子越来越少,熟悉的名字也越来越少.能看见的也大都是一些新面孔,对此,一些老通讯员在一起也议论不少。对此我以为关键是要学会适应,以变应变:一、…  相似文献   

20.
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不足3年时间,连续两年被评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优秀通讯员。一时引起不少同行、笔友们的羡慕。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窍门,只是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业”和“余”的关系。业余通讯员,顾名思义,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充分利用边角时间为新闻单位投写稿件。要当好一名合格的业余通讯员,刻苦钻研,执著追求新闻写作,这是必要的,但总要有个度。有不少业余通讯员一旦迷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