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英语教学出现了新局面,教师把教学重点从“知识传授”向“技能训练”转化;学生也把“获取知识”与“训练技能”结合起来,以便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一、对英语学习的理解知识与技能是学习的两个基本内容。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知识属于数据结构,由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是什么”组成;技能属于程序结构,由我们所知…  相似文献   

2.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教师差不多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现行的“阅读考测”似乎考测的不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考测教师在教学活动领域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过程:从字、词、句、段、篇章到语知识、背景知识乃至语言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英语知识是指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篇章知识的总和,非英语知识是指英语知识以外的背景知识,即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加强阅读训练可…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近几年的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三段法,即通过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的语言知识、篇章结构、写作特点各有所侧重地进行“读”、“析”、“仿”训练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2006年语文考纲较之2005 年更加凸显了科学性和人文性,变化不大,保持了一定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下面就几处变化予以简要解说: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改为“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这就进一步把考点具体化、规范化。备考难度将随之有一定降低。近几年,高考研究专家及一线教师在语言训练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语言创新题型”层出不穷.有效地训练了考生的语言技能,但个别题型的设计缺乏广泛性和实用性,如“校园魔鬼词典”、“撰写墓志铭”等。使考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根据这一变化,考生在备考时可抓住常见题型,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6.
小语大纲指出:“语言文字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学习语言和发展认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自觉的获得社会、自然、人体保健等知识,而且要在训练语文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显而易见,处理好语言训练与发展思维的关系,通过语言的强化训练促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发展思维的同时发展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问题。这里,笔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篇章知识的总和;非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知识以外的背景知识.即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相似文献   

8.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英语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作为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的专业课程,高级英语的开设有利于辅助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探讨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如何通过指导学生对语言知识、文化背景、修辞知识以及篇章特点的研究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听力理解是最难学习和掌握的一种语言技能,既受语言因素(语音、语法、词汇量、篇章知识、背景知识等)的影响,又受非语言因素(教学设备、学习气氛、情感因素、学习策略等)的影响。同时,听力理解过程和材料内容的特点也给听力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听力理解过程和听力材料对听力技能影响的基础上,指出听力训练过程中的策略误区,指出听力理解有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语言知识的传授不能代替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为交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将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犤设计理念犦在修订后的人教版中高年级小语教材中,把原有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旨在让学生在整合训练的过程中,提高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而“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丰富语言的积累。第十一册“积累·运用七”中的“读读背背”,安排的是读背歇后语。教师应牢牢把握教材特点,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合理开发教学资源,紧紧围绕三维目标体系,有机实施四大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中获得主动、和谐、持续的发展。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认识、积累歇后语。…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学生的词汇、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的获得主要是在阅读中进行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具备文体知识,并且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文体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篇章的观察、理解、和欣赏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各类不同文体的特点,学会运用阅读技能更快、更全面地获取文中信息,并最终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综合英语课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训练综合技能的骨干课型,它是由精读课演进而来的。其任务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训练基本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综合课的实施,为广大教师创造性地施教,开拓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场地,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使英语教学朝着培养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精读课教学决定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满堂灌现象严重,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消极的地…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言文字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学习语言和发展认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自觉地获得社会、自然、人体保健等知识,而且要在训练语言能  相似文献   

15.
讲解技能及其功能 讲解技能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促进智力发展、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类教学行为。 讲解的实质是建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原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并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说明新旧知识的关系,填补学生原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沟缝,以及剖析新知识本身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讲解的主要任务。讲解有两个特点:其一,在主客体信息传输(知识传授)中,语言是主要的媒体。因此,培养组织内部言浯的能力(“想”好“为什么说?”“对谁说?”及说明的意向与要点);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注意储备口语词汇,懂得语法规范);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善于运用语言、语调、语速、语量的  相似文献   

16.
张志公先生曾于1985年和1992年两次提出:创建跟语言能力训练密切结合的实际应用语言的知识系统。张先生说:“不能把语文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应该是以知识为依归的课。”“这种为先导的知识”不是纯粹的语言理论的知识系统,而是“指实际应用语言的知识系统”,“语言理论的知识系统是从小到大的:语素、词、词组、句子、旬组、篇章。而实际应用语言却恰恰相反,是从大到小再回到整体的。”张先生认为,把那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直接挂起钩来是困难的,两端之间需要一个中介,这就是实用语言的知识系统,一旦找到这个中介,将会使听说读写能力高速高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听力训练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者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听力好的学生英语试卷总成绩要比听力不好的学生高出很多分。笔者认为:听力的好坏不仅影响听力成绩本身,而且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因为它是学生英语全部语言技能的反映。听力不仅要进行专门地听力训练与指导,还要与其他各技能(说、读、写和译)的训练交叉进行,使学生对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篇章布局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孙伟 《考试》2003,(3):47-49
一、短文改错的命题特点短文改错题是集各项语法规则和语言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篇章结构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理解的准确度及掌握的熟练程度。此题要求学生对每一行做出准确判断。判断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敏锐的直觉感受,指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深层含义的能力。培养和增强语感是《英语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语言技能教学目标,它包括英语语言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句的得体流利以及对语言材料的情感反映和实际应用。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性教学活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能训练对语言的直觉思维,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一、在音像视听中体验,渗透语感心理学家KenSpencer在研究中发现:…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不能把语文看成知识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物理、化学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学习语言主要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养成一种习惯”。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学生主体”的原则,注重技能的训练、习惯的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学习中,逐渐养成了一些好习惯,进而能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