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氢气化学性质实验的改进辉南县教师进修学校刘聪恩氢气是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重要物质。能否做好化学实验,对学生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对课本上的实验稍加改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氢气的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常用尖嘴...  相似文献   

2.
一、氢气在空气里燃烧的演示初中化学课本中,氢气在空气里燃烧的演示实验,是使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坏罩在火焰上,观察烧杯内有水珠生成.但此法可见度小,如果室温高,生成的水珠很快就被燃烧产生的热量蒸发,现象就更不明显.为此,改用水汽冷凝器来做此实验,效果较好.水汽冷凝器是由特制形状的烧杯和  相似文献   

3.
按初中化学教材第七十一页所示装置做氢气可燃性的实验时,氢气必须是纯净的,否则将不安全。实验时,学生总是担心发生爆炸,存在着害怕心理。况且观察到的火焰并不是明显的淡蓝色,而是渗黄色的。原因是在氢气燃烧的高温下,尖嘴管口玻璃中的钠离子发生焰色反应,致使火焰呈黄色。  相似文献   

4.
进行甲烷制取和燃烧实验,所得火焰颜色通常带黄,而不是希望看到的淡蓝色。黄焰的出现,表明教材所示实验方法尚有待改进完善,有人认为出现黄焰的原因是丙酮蒸气影响和纳玻璃干扰,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一、影响火焰颜色因素的探究1.甲烷不完全燃烧时焰色变黄[实验1]收集纯净甲烷于贮气瓶内,在导管上连接φ—7mm的玻璃管。打开活塞快速排气,在玻璃管口点燃,火焰呈黄色;如减慢排气速度,则可得淡蓝色火焰。显然,纯净的甲烷只有在完全燃烧时火焰才呈现淡蓝色,如果气体流速过快,部分甲烷就会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粒在高温下放光,使焰色变黄2.钠玻…  相似文献   

5.
氢氧焰装置     
初中化学讲氧气用途——金属焊接与切割技术时,只是画了一支氢氧焰焊枪,示意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高温火焰,焊接金属。教育学告诉我们:给学生提供图示素材好于文字差于实物。于是我们就研制了一套氢氧焰装置,连接在制氢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提高空气温度能扩大燃气稳定燃烧范围.在空气温度高于800℃,空气含氧浓度低于15%的条件下,丙烷能稳定燃烧,且火焰具有崭新的热力特性.在提高空气温的同时,降低空气含氧浓度,也可有效地调节火焰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初始温度为400 K,初始压力为0.1 MPa,当量比为0.7~1.6实验条件下,采用定容燃烧弹法研究了乙醇和含有50%(体积分数)氢气的乙醇混合气燃料的燃烧特性,对拉伸火焰传播速度、层流燃烧速度、火焰厚度和马克斯坦长度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添加氢气可以有效降低乙...  相似文献   

8.
氧气的火焰颜色是个难度较大的实验,由于点燃时使用玻璃导管,燃烧时的淡蓝色火焰受钠元素黄色火焰的干扰。多少年来有许多教师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改进,但效果一直不佳。我们根据前辈的经验与教训,在点燃装置中引入石墨导管,能达到演示实验的要求。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进火出     
水进火出姜堰市梁徐中学一级教师杨大才刘金城在刚检验完氢气纯度的试管内存在氢气火焰,如果需继续用此试管收集氢气时,集气(向下排空气集气法)前必须用姆指捂住试管口,等试管内的火焰熄灭后再进行,不然的话可能引起爆炸事故。关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反复强调但...  相似文献   

10.
一、原理该喷灯正常工作时,燃烧管吸收的热量从上到下传给内热式酒精气化管,气化包裹在气化管外面纱布上的酒精,产生的酒精蒸气通过气化管上小孔进入气化管内,再通过气化管上喷嘴进入燃烧管,混入空气后猛烈燃烧,产生高温火焰。点燃该喷灯预热时又用火柴直接点燃预热...  相似文献   

11.
分析: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该气体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按原教材所做的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就会扩散到空气中。实际上做此实验时,在高温条件下,硫还能跟铜、铁等金属(注:燃烧匙是铜匙铁柄)直接化合生成硫化物而将燃烧匙腐蚀。鉴于此,要避免上述负面影响,笔者做了如下实验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有害气体对实验场所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可采用如下装置,进行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一、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1.打开活塞F,在瓶外将氢气点燃,小心而快速地将导管伸过三口瓶内,使氢气在玻璃管D内燃烧。2.滴入全部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可见氯气在三口瓶内弥漫.旋转点火导管,使火苗离开玻璃管,并略加快氢气的排放速度,可观察到醒目的苍白色火焰,同时湿棉球旁出现飘动的白色雾带。3.由分液漏斗注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氯化氢气体和余氯。三、实验分析1.从氯气产生到实验结束。整个装置都处于全封闭状态,故氯气和氯化氢…  相似文献   

13.
按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下册第138至139页介绍的甲烷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甲烷往往不纯,点燃时火焰不呈淡蓝色而呈黄色,如果燃烧的气体回火可能发生爆炸,并且碱石灰腐蚀试管而易破损。针对这些弊端作了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自制气体发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自制安全气体发生器 众所周知,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时,由于在加入酸液时容器中仍有一部分空气不能排净,所以,开始收集的氢气中含有一定量空气,如果不经过“检纯”试验确认氢气是纯净的,盲目点燃就会造成启普发生器发生爆炸。如果能在制气初始就排净启普发生器中的空气,使开始收集的氢气就是“纯净”的,这样也就安全了。  相似文献   

15.
初中化学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混和点燃爆炸的实验,无论用纸筒、塑料筒或有的燃爆教具产品,都无法定位观察到氢气由燃烧到爆炸极限的形成到最后爆炸的全过程;高二化学教学中关于甲烷、乙烯及乙炔的可燃性也是有燃无爆。爆炸极限的形成过程在整个教材中,一直是一个无...  相似文献   

16.
将体积分数为90%的氢气和10%的乙醇组成的预混气体输送到定容燃烧弹中,在当量比φ在0.5~0.9范围改变时,利用高速摄像机和纹影系统对初始温度为400 K、初始压力为105 Pa下的预混燃气的燃烧状态进行捕捉,并分析其层流火焰不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点火后伴随球形火焰的扩展,四周火焰前锋面尤其是两边出现裂纹与凸...  相似文献   

17.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什么会带黄色?用什么方法可以把黄色火焰除去?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探讨。一、理论分析众所周知,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当受热或光照射,原子从相互碰撞或从入射光子中吸收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的过程吸收能量,原子从较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能量。这种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便产生原子的发光现象。原子无论吸收还是辐射能量都等于原子发生跃迁时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设氢原子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n>k)时,辐…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往往要验证某些气体的可燃性,观察其火焰的焰色.但点燃气体时,由于不慎会引起爆炸伤人事故.如有一“安全点燃装置”则可放心点燃和观察了.我们制作的安全点燃装置,已经点燃过氢气,一氧化碳和乙炔等可燃性气体,甚至故意把氢气和氧气混合通进这个安全点燃装置点燃时,产生的爆炸也是安全的.用这个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十册《二氧化碳》一课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二氧化碳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书中的三个实验要力求准确,操作稍有疏忽,都会影响实验效果。例如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取。在一个瓶里放入一些碱的粉末,倒入一点水,使其湿润,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大家都知道许多农村小学只能买到料醋,由于各地料醋品种不同,以及质量的差异在实验时多少会影响制取的效果。实验二:由于二氧化碳和空气都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无法看到二氧化碳能像倒水一样“流入”杯…  相似文献   

20.
1教具装置图(图1)2特点和用途(1)特点制作简便,取材容易。既能充分演示纯净的氢气安静地燃烧,又能清晰地看到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还能向学生渗透火箭升空时燃料燃烧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实验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现象明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图1(2)用途本教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