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鞅立木     
<正>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相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土地。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还是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  相似文献   

2.
秦声与越吟     
《家教世界》2012,(17):13
春秋战国时,有一次,韩国和魏国因为边境纠纷而爆发了战争。魏国派出使者向秦国的惠文王求救。要不要出兵相助?惠文王犹豫不决,正在这时,原来在秦国供职,后又到楚国做官的陈轸奉楚王之命来到秦国访问。惠文王见了陈轸,很高兴,以上国使者的礼仪接见了他,并问道:"你离开了秦国去楚国做官,还会想念我吗?"陈轸不作正面回答,而反问道:"大王,您知道越国人庄舄的故事吗?"秦惠文王摇  相似文献   

3.
前倨后恭     
1.战国时期,洛阳有个名叫苏秦的读书人,到秦国向秦惠文王游说,劝他实行"连横"政策,诱骗部分弱国随从秦国进攻其他弱国,达到各个击破、统一天下的目的。2.秦惠文王以为秦国羽翼未丰,不肯采纳他的意见。苏秦接连十次上书,均无结果。日子一长,黑貂皮袄穿破了,带去的百斤黄金也用完了,他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历史上,政变的发生是非常频繁的,各朝各代都有许多政变的例子。一般认为,政变的发生都是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而引起的。除了少数的政变,使得政局得以稳定,社会得以发展以外,其他绝大部分的政变都给社会的发展、政局的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但是,在秦国500多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发生过几次政变,即使发生了,其规模也非常有限,对秦国的影响也不大。这在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究其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由秦国"尚武"的文化传统所决定。通过对秦国政变的研究,来探讨秦的"尚武"传统。  相似文献   

5.
《史记》乃司马迁的"发愤之作",其中寄托了作者"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情怀,在记述历史的同时包含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史记·秦本纪》中记录了秦国的历史,司马迁在记述秦国的兴衰发展中,极力赞扬了秦穆公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任人唯贤,并且知错能改等可贵的品质,体现了司马迁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并威胁安陵小国,安陵君派唐且出使秦国。秦王向安陵君提出无理要求,要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国土,遭到拒绝,秦王勃然大怒,对唐且说:"你  相似文献   

7.
百步穿杨     
<正>战国时候,秦国的将军白起非常善于打仗。由他指挥的战争没有失败过,所以人们称他为"常胜将军"。有一年,秦国的国王派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如果魏国被秦国攻下,会在多个国家间引起连锁反应,所以许多人都感到担忧。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奉命前去游说白起不要攻打魏国。苏厉设法拜见白起,向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石鼓文     
<正>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内容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亦称"猎碣"。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文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字体与《虢季子白盘》及《秦公簋等》青铜器铭文一脉相承,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代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  相似文献   

9.
客卿是秦国从弱到强的一支重要力量。从百里奚到李斯,大批三晋和楚国士人西入秦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春秋战国时代背景以及秦国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也有士人阶层自身的原因。这些客卿主要信奉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法家两派,他们在服务秦国政治的过程中,既改变了秦国的选官制度,也促进了秦国的强大,同时在客观上还加剧了秦国内部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10.
荀子作为最后一位大儒,基于天下统一的大趋势,明确提出了"节威反文"的政治方略。这一方略既是针对统一天下提出的政治方略,也是针对秦国国情倡导的统一方略。因为荀子坚守王道的理想,这一方略与秦统治者奉行霸道的政治传统相抵触,所以无法在秦国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1.
秦"道"起源于周时期的开道铺路制度,之后随着秦国对周边地区的不断征伐,逐渐失去了原来开道铺路的职能,演变为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秦国几代国君的努力,先"县"后"道",以秦昭襄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蜀郡严道的设立为"道"制之始,后逐渐在被征服的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推广,成为与"国"、"邑"、"县"属同一级的行政区划。  相似文献   

12.
正公元前630年,晋文公为了报复郑文公在自己流浪时的无理之举,联合秦国一同攻打郑国。此时,郑文公想出了一条离间秦晋联盟的妙计,并决定从游说秦国入手。只要秦穆公被"忽悠"住了,那晋国就如断臂之敌,击败它只是个时间问题。果不其然,大难临头之时,年近七旬的烛之武挺身而出,挑起了"游说"的重任。在烛之武的劝说下,郑秦两国签订了友好合约。  相似文献   

13.
秦国斩首考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功之国。对于秦国的斩首现象,清代史家梁玉绳作过一定研究,统计出秦国有记载的斩首数量是166.8万人,认为"史所缺略不书者尚不知凡几,  相似文献   

14.
谭曲波 《教师》2010,(16):124-124
变法前的秦国历经了连年的战乱,贫穷破败,民不聊生,而其他列国却虎视眈眈,意图吞并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这时商鞅开始在秦国实行变法并最终变法成功,使秦国走向富强,为秦国日后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China和Cathay词源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的角度论证了英语中China一词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国名"秦",而非秦朝的"秦"."秦"和"秦国"两词首先进入波斯语成为Chin和Chinistan,再经波斯语进入梵语成为Cina和Chi-nasthana,最后经梵语进入英语成为China.英语中Cathay一词则是源于我国北方契丹国(辽)的国名"契丹(Khyattan)".Khyattan入突厥语成为Khitay,经阿拉伯语的Khyattan而入拉丁语为Cathaya,最后由拉丁语进入英语.  相似文献   

16.
秦伯是聪明人,他听懂了烛之武的意思,所以秦伯听了烛之武的话之后显得非常高兴。秦伯绝不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高兴,而是因为已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而且郑国降秦不降晋,那更是符合秦国的利益,秦国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胜利者,秦伯能不高兴吗?降秦不降晋也是郑国损失最小的最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赘婿有秦国分异下的赘婿、齐国的巫儿婿、魏律中的赘婿--流民三种类型.秦国赘婿谪戍制度的形成正是借鉴了魏国法律对不务农桑、无有定业,而又"入人孤寡,徼人妇女"的赘婿--流民的惩处,以企用重刑使人畏惧慑服,稳定社会,巩固统治.汉承秦制,西汉仍袭用了秦将赘婿流放戍边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鸡鸣狗盗     
<正>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  相似文献   

19.
《邢台学院学报》2018,(1):114-116
秦人崛起中,秦国逐渐从血缘宗法共同体发展为地缘关系共同体,在用人策略上,以重能力、重实效、高待遇来选拔和笼络人才,为秦国崛起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当代"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借鉴秦人的人才机制,对于打破现代人才制度的局限,破除制度藩篱和地缘限制,促进人才有效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位名叫甘茂的大臣,因为得罪了秦王,他怕被迫害,便从秦国逃到齐国。甘茂刚到秦国的边境函谷关时,恰巧遇到了齐国派往秦国的使者,他的名字叫苏代,苏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