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有个外国教育参观团到某校听课,这是堂观察说话课.老师拿了一只小乌龟让小朋友观察,小朋友高兴极了,有个小朋友得意地学起乌龟爬来,老师认为他太顽皮,就用眼睛瞪他,他竟没发觉.老师气极了,准备课后狠狠地教训他一顿.没想到,外国老师评课时竟夸赞了这个顽皮的学生,说他是这堂课学习最投入的.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细心的教师都会发现,一年级新生脸上的笑容是特别生动,也最令人心动。其实,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源自他们敞亮的内心,因为他们都是带着奇异的梦想走进校园的,毕竟没有梦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梦的生活是平庸的。但是,当他们完成学业走出校园时,我们却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孩子脸上已没有了进校时灿烂的笑容,而眼里则多了些黯淡,孩子脸上的笑容哪里去了?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外国的教育参观团来我们这里听课,这堂课是观察说话课。老师拿了一只小乌龟让小朋友观察,小朋友们高兴极了,有个小朋友竟得意忘形地学乌龟爬了起来。老师认为…  相似文献   

3.
美国青年丁大卫到中国从教,中央电视台请他到“东方时空”实话实说。丁老师的实话反映了美国教育的一个侧面,给我们留有深刻的印象。   分数≠成绩。丁老师认为分数并不等于成绩。那怎样看学生的成绩呢 ?丁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澳门回归时,他看到他的一个小学生与一外国小朋友用英语对话,他很高兴。他说:“这就是成绩 !”   严格≠训斥。丁老师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他认为严格并不是对学生凶或训斥。他也接触过一些顽皮的学生。他是怎样教育他们呢 ?例如丁老师禁止学生吃零食,可有些学生还是违犯了这一禁令。他便把零食收缴并买下来…  相似文献   

4.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知识不是冷冰冰的符号,教育是一个因为喜欢而接受知识的过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胸怀大爱,才能呵护成长。理解学生一个外国教育参观团来南京一所小学听课,一位老师手里托着一个乌龟让学生观察,学生对到访的小乌龟很感兴趣,坐在讲台前的一个小男孩被小乌龟的样子和动作吸引,竟不由自主地学着乌龟爬行的样子,孩子的举动把坐在教室后面的外国教师逗乐了,讲课老师不断地向这个孩子使眼色,可小男孩完全被乌龟吸引住了,对老师的眼色全然不顾。  相似文献   

5.
图片与肚皮     
某幼儿园的老师说普通话,咬音不准。一天,临时有人来听课,他相当紧张。课堂上,他取出一张图片。说:“小朋友,把发给你们的图片拿出来。”小朋友误听成肚皮,一个个撩起衣服,露出小肚皮。老师又问:“这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小朋友齐声回答:“肚脐眼。”  相似文献   

6.
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轻轻地走进午睡室。老师听到有两个小朋友在说话,就对他们说:“午睡时不许说话。”小朋友都睡好了。“下星期有外地老师来听课,要作好准备。”一位领导大声说。“又要听课,这些幼儿年龄小,有点‘人来疯’,要乱的。”一位老师大声地回答。“这好办,抓紧教育吆。”……这样讲了半个小  相似文献   

7.
儿子已是三年级的大孩子了,却依然调皮捣乱,疯疯颠颠地爱搞恶作剧。在家里,总是闹得鸡犬不宁;在学校,老师也是隔三差五地叫我去数落他种种顽皮“行径”。每每遇此,我便忍不住狠狠打他一顿屁股,教训一番,而当场他都表示悔过,言明不再重犯。但事过境迁,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要求幼儿背书包的第一天,孩子们兴奋极了,都早早地来到幼儿园,互相说着、比着自己的书包。这个说:“老师,我的书包是力派牌的。”那个争着说:“老师,我的书包是金路宝的。”就在这时,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王老师,早上好!”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杜逸飞小朋友。只见他身穿绿色条绒上衣,紫色条绒裤子;最令我吃惊的是他竟身背一个人们早已  相似文献   

9.
一、评价的次数要适量 [案例]频繁的掌声 一次听课,执教老师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读书,看谁读得好!”学生纷纷站起来读书,老师不停地说:“你真棒!”“我们来鼓励一下!”小朋友机械地拍拍手,齐声喊道:“棒!棒!你真棒!”一节课下来,这样的“掌声”、“喊声”不绝于耳. 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用于这种无效评价的时间有多少?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口头评价为主,且常用“你真聪明”表扬学生,认为这简单易行,容易“感动”学生.殊不知,教师专用口头语言评价次数愈多,对知识进程的影响就愈大,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愈强.  相似文献   

10.
曹建林 《广西教育》2012,(29):90-90
回想起张齐华老师的《认识分数》一课,最后的那一幕一直让我难以忘怀,8个小朋友平分蛋糕,学生很快联想到分数八分之一。这时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其中1个小朋友将自己的一份掰开,一人一半。老师问:“想到哪些分数?”一位小朋友说:“二分之一。”老师追问:“是整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吗?”学生摇摇头说:“是八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场下听课的老师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想,这掌声更多的是送给这位学生的。是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的课堂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而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1.
“真拿段志浩没办法,什么都不懂。”老师们都这样评价段志浩小朋友。确实,他平时上课、午睡都没有一点纪律性.并且伴有口吃,教育他也不懂,老师们一致认为他是不可救药了。可是有一件事使我改变了这种看法。星期二的午睡时间,全班幼儿已经入睡了。这时,一个小朋友突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我一看  相似文献   

12.
“砰”的一声,蹲在地上和小朋友玩滚球的我只觉得脑袋被重重地砸了一下,随后感觉头疼得像要裂开,抬头一看,一个红色的硬球“咕噜咕噜”滚在地上。“谁?”我一边摸头一边大声呵斥。“是时国庆!”小朋友马上指着远处的时国庆告诉我。我的火气“腾”地蹿了上来,捂着已经肿起来的脑袋冲到僵在原地的时国庆面前,想狠狠教育他一番。我的手停在半空却没有落下去,因为我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惊悸、害怕、无奈和愧疚。但我实在控制不了自己激动的情绪,弯下腰揪住他的衣服狠狠地说道:“谁让你把球扔过来的?你是不是想把老师炸死啊!”忽然,他狠狠地朝我白…  相似文献   

13.
一位外国教育家有句名言:“一个学生在忘却了老师教给他的所有知识之后仍然保有的东西,才是老师真正教给他的.”这是极而言之.意思是,即使学生忘掉教师教给他的所有知识,他也应该保有教师教给他的忘不掉、丢不了的东西.那么,这“真正教给他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当代的教育是怎样的教育呢?当代的教师又是怎样的教师呢?前一段时间,我偶尔到一所小学去听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所有老师的课我都听了。听课期间曾因一位老师生病,我有幸代了一节课。在上课的时候,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微笑地看着他,用眼神鼓励他说下去:当学生讲话调皮时,我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小头,让他安静地听课;学生答对了,我鼓励他,“请”他坐下;答错了,我也鼓励他,“请”他坐下……总之,我认为他们年龄虽然很小,但他们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15.
打人的小强     
小强是个好动的男孩子,虽然不爱说话,但既聪明又能干,在幼儿园里是老师的小帮手。可是,小强经常打其他小朋友。老师找到家长,小强的爸爸说:为他打人这事儿,我在家里没少打他,他当时害怕,但过两天又犯!今天回家我一定狠狠地吓唬吓唬他!"您觉得小强的问题出在哪儿?家园怎样配合才能让小强改掉这个毛病呢? 先让爸爸改掉打人的毛病我认为小强的问题出在他爸爸的身上。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由于小强的爸爸经常采取“武力教育”的方法,久而久之,爸爸的行为便“迁移”到小强的身上,他也用“打”这种方法来对待小朋友。当务之急是请小强的爸…  相似文献   

16.
给学生认错     
在一次数学课上 ,我正满怀激情地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同学们也都在认真地听着、思考着。突然 ,从教室里传来“嗡嗡”的歌声 ,我一眼就望到了李翔 ,他正津津有味地哼唱着 ,脸上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我大声喝道 :“谁在哼呀 ,这是数学课 ,不是音乐课。”全班同学一下子都把目光对准他 ,谁知他竟反驳说 :“不是我 ,我没哼。”听着这话 ,我顿时火冒三丈 :“亲耳听到你在哼 ,还不承认?”真想狠狠教训他一顿 ,但我还是耐着性子没再理他。谁知李翔就再也不听课。开始做作业了 ,只见他不停地瞟同桌的作业 ,我气愤不过 ,讽刺道 :“有些人 ,上课不听 ,…  相似文献   

17.
童心不可欺     
最近听一位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到某校借班上公开课,这位老师非常重视朗读,注意以读代讲,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课一开始,该老师便对学生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台马上要招播音员。这一课,谁读书读得好,老师就推荐谁去。”学生一听,个个兴趣盎然,课听得非常认真,读得也十分投入,令听课老师啧啧赞叹。课后,一位听课老师问授课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所学校要招播音员呢?他坦然地说,骗学生的。我一听,不禁一愣:说得好轻松,骗学生的!古人云:“童心不可欺”。作为教师,面对圣洁的童心,欺骗学生,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位顽皮、放肆、不服管教的孩子。 我班的一个男孩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几乎每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他用脚踢了我一下!”“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把我们搭的积木推倒了!”“老师,他用铅笔扎我手!”如此等等。我多次严厉地批评他,可总不见有什么效果。 一次,见他帮小朋友拾起了掉在地上的彩笔,我顺口表扬了他一句,不想他竟然高兴得满脸通红,眼睛也顿时亮了  相似文献   

19.
我的儿子王童童6岁开始上学,如今已经13岁了,正在读初一。因为顽皮好动,不大驯服,他在学校里一直被老师视为“刺儿头”学生。在这6年多的学生生涯中,至少有十几位老师教过他,而且每位老师对付顽皮的学生都有一套自己的惩罚方式。我的童童,就在种种惩罚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13岁的童童已经是一个少年了。一天晚上,他跟我说起自己承受过的种种惩罚(有些我这个当父亲的知道,有些竟全然不知)。谈及那些羞辱、不公及令人啼笑皆非的经历时,他竟一脸的淡然,淡然得令我心惊。不交足20只空易拉罐就别来上学童童上学的第一天,就被老师严厉的目光盯上了…  相似文献   

20.
(一)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外国故事:一位学生在一次地理考察中,在蜿蜒的康涅狄格河畔,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乌龟,它趴在一段路的护堤上。它显然是从河里爬出来的。经过了一段土路才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它还在继续前进,随时有被汽车轧死的危险。他想:同是地球上的生物,帮助它是责无旁贷的。于是他走上前,连拉带拽,最后,他总算把这只大乌龟从路障上带回岸边。在这期间,乌龟不断愤怒地想咬他一口。可正当他要把乌龟推回河里时,地理学教授走了过来,并对他说:“你不知道。为了在路边的泥里产卵,它可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爬上公路,结果你要把它推回河里!”听完此话,这位学生懊恼极了。不过,这也给他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这件事时刻提醒他不要犯主观臆断的错误。在做事关“乌龟”的决断时,都不忘记先听听乌龟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