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科教文汇》2009,(34):64-64,91
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调节个体的心理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提高他们应对心理危机的自发能力。本文通过对现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后干预机制的现状研究,提出了在危机干预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加强危机干预机制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理危机干预是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成因以及危机干预的理论和策略,联系实际工作,对如何建立高校危机干预体系提出一套有效的实践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心理危机干预是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成因以及危机干预的理论和策略,联系实际工作,对如何建立高校危机干预体系提出一套有效的实践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周海谦 《科教文汇》2011,(5):201-203
心理危机干预是解决群体事件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群体事件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含义、心理危机干预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实施步骤、心理危机干预中采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的反思等角度论述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策略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爽  刘岩 《科教文汇》2014,(5):214-214,216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表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措施进行探索。意在唤起高校和社会的关注,让更多管理者加入到危机干预的研究和实践中来,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危机干预体系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重大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社会损失,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创伤。及时、有效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可以避免灾难给幸存者、遇难者家属、目击者、救援人员等人群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磨灭的损伤。文章概述了重大自然灾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灾后心理危机的特点;总结了既往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经验,并提出了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建议,如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的法律制度、明确政府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角色、建立并完善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和体系、建立完整和高质量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等。希望文章能为日后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诸多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就业心理危机引起了高校的高度重视.从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体、高校和社会的作用,全方位、立体式地分析,寻求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8.
试谈心理危机干预在事故应急救援及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产生根源、表现、应用原则和方法;通过一些案例讲述了心理危机干预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成果;介绍了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推行的必要性和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最后结合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谈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性干预、前摄性干预和调动社会支持系统等一系列干预措施。通过对学生心理危机现象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可使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已发生的心理危机可得到有效的化解,以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理论研究的回顾,认为学校、个人及社会网络三者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应对系统、个人自助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三个维度,分析各方力量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时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情报是危机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有效情报活动可以提高危机管理效率和水平.从分析危机管理和危机情报内涵入手,提出情报在危机管理中具有危机发生前预警作用、危机发生时决策支持与沟通作用、危机结束后评估和学习作用,探讨危机生命周期概念和危机生命周期双层结构,论述情报在危机生命周期中不同危机管理阶段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危机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危机的利益相关者是指诱发公共危机、对公共危机做出反应以及受公共危机影响的组织或个人。本文提出了公共危机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根据公共危机利益相关者的三维属性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边缘的利益相关者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对兰州“9·16”公共安全危机事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策略。  相似文献   

13.
渠道作为企业营销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防止和化解危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发现渠道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探明渠道问题和企业危机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研究如何建设高效畅通渠道,使其有助于企业防范和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4.
企业全要素危机管理脆弱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脆弱度评价引入到企业危机管理领域中,阐述了企业危机管理脆弱度的概念及评价内容,提出全要素危机管理脆弱度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危机管理脆弱度的评价模型。为企业加强危机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很多的问题,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进出口危机”,存在师资力量短缺人员流动性大的“棋子危机”,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跟不上的“棋盘危机”,存在财政不独立、各项经费严重不足的“口粮危机”,解决好、化解好这些危机度过生存发展的关键期是独立学院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最终选择还是走向真正的“独立”,依托“母体”但绝不等同于“母体”,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错位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食品安全危机是高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运用缩减管理的方法,并结合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高校食品安全危机进行预备管理、反应管理和恢复管理,从而达到预防、控制食品安全危机的发生,有效处理发生的危机,恢复重建受损的食品安全危机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品牌危机事件发生后,势必伤害到品牌资产。本文认为,当品牌危机平息后,企业一方面要分析品牌危机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品牌危机暴露出来的企业基础管理、品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整与优化,从企业内部杜绝品牌危机发生的原因;第二,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公共关系、销售促进、品牌接触与品牌消费体验等品牌传播活动来修复或重塑品牌形象,恢复与提升品牌资产。  相似文献   

18.
陈晓剑  刘智  熊宇 《科学学研究》2008,26(2):318-321
 本文旨在研究面对公共危机,危机决策者如何安排一种有效应对危机的决策治理结构,这种安排能够使知识包外的危机信息迅速转移到知识包内,危机信息已进入知识包内的,决策者能够高效处理危机。笔者首次将危机信息分为三态,提出了对于不同态的危机信息灵机安排危机决策治理结构。同时在选用网络治理结构时提出,治理结构各成员知识包的知识可交流性程度越高,公共危机治理结构就越倾向于松散型,如果可交流性程度越低,治理结构就趋向契约式紧密组织。  相似文献   

19.
美日政府危机管理体制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危机管理不仅是一种社会管理,更是一种政府管理。美国与日本作为发达国家,逐渐积累了有效的政府危机管理经验,包括危机管理战略地位的确定和危机管理的体制化。在危机理念、成本意识、主体观念与过程观念创新的基础上,中国政府有必要将危机管理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阶段地构筑起新型的政府危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The topic of effective crisis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is attracting significant interests from corporations and governments. It is evident that the nature within any crisis is unpredictable, erratic and difficult to prevent. Organizations are therefore preparing for unexpected events by outlining their crisis response strategies. The fact that crises may not repeat themselves and a given crisis solution might not be directly applicable to another crisis represents radical shifts in routines. As such, an organization may have to improvise when putting together a set of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for a response. This case study complements existing crisis management research that emphasizes both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by focusing on how an organization may adapt and deploy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accordingly. To meet the objective, the research draws upon an in-depth case study of Singapore's response tothe Asian Tsunami disaster in 2004. Our findings offer a useful contribution to organizations’ knowledge of mobilizing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during dynamic crisis situations. The case concludes with sever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