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初相识1975年,位于敦化南路一段的金兰大厦竣工,我买下一间十二楼的房子,稍事装潢后,就住了进去。那时大约有八户租给美国在台协会当宿舍,因为我帮房东收这些外国人的房租,人家就都以为我是房东太太。两年后,台北发生了个很大的地震,那些租房子的美国人喔,十之八九都吓得跳出房门,逃命去了,从此不再回来。所以我隔壁的房子就空了。这隔壁的房子,是《联合报》记者李刚的,我一听说他要卖掉,就跑去找他。"你卖之前,一定要经过我同  相似文献   

2.
租房记     
好友M最近被房东赶了,房东说自己要结婚,要把那个小一居装修了当婚房。我周末陪她找了一天房子,看着破破烂烂的房子们价格涨得可怕,犹然生出喟叹同情之心。不料果然第二天就接到房东电话,房子也不再租给我们了,他也要结婚。  相似文献   

3.
随笔     
我的法西斯房东 我在德国奥尔登堡——一个美丽的海滨小城遇见了德国穷人,一个所谓的艺术家,一个不要良心不讲美德,只玩艺术的德国穷人,那是我的房东。据她那天哭穷时所说,她有六七十幅作品在比勒菲尔德展出  相似文献   

4.
我们搞企业的,一般都爱说企业发展离不开“三界”的支持:一个是商业界,一个是金融界,还有一个就是新闻界。为什么生意场上如此看重新闻界: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就拿我当过厂长的苏州电扇总厂的实践来说,这个厂本来是以小作坊式的生产发展越来的,开始搞了几年,企业规模还是不大,后来“长城”电扇的牌子立起来了,产品质量、品种都能称得上市场一流水平,但是,知名度不行,它在消费者当中缺少影响。就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广泛地与新闻界同志交朋友。1984年6月,我们在北京民族饭店为“长  相似文献   

5.
狄更斯是英国作家,他是一个很幽默,很有智慧的人。 有一次,狄更斯在一条清清的小河边垂钓,运气不错,钓了许多鱼。第二天,他又到这条河边钓鱼。旁边有一个人一直在看着他钓鱼,狄更斯以为这个人也是江畔钓徒,就向他讲述自己的好运气。他对这个人说:“昨天我的运气真不错,鱼儿们都来我这儿,过一会儿就上钩。我一会儿钓到一条鲫鱼,过一会儿又钓到一条大鲤鱼,一  相似文献   

6.
恋恋马桶     
北京希望来这里的人都是只蜗牛,随时背负着夜晚包裹身体的行囊,我在车站见到的来京务工人员,以背负被褥的居多。世上这东西恐怕只有地皮不能随身携带,所以凭空增加了许多麻烦。麻烦之一就是卫生间。我最喜欢的歌是刘德华的《马桶》——“每一个马桶都是朋友,可以真心相守,一辈子你都不能没有”。 用房东的马桶总有些不爽,感觉像是娶了二婚的老婆,同时还必须俯首帖耳仰人鼻息。我想把马桶换个方向都能招致房东的极度不满,我很是愤懑——  相似文献   

7.
收音机广播说,养貂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业,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1982年秋天引进来十几只貂种。当时确实很困难,貂的习性是什么,用什么饲料喂养,怎么繁殖,我都不懂,就这儿问问,那儿打听打听,凑合着养了一年,总算是没有赔上本。  相似文献   

8.
李妍 《新闻天地》2011,(7):20-21
5月17日上午9点.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小沈.刚到公司就接到了房东陈芳(化名)的电话。“给你半天时间把地下室的租户都清走.中午我去拆床,下午就有人来检查了,罚款你们平摊!”小沈还没来得及说一声“喂”,电话就挂断了。  相似文献   

9.
报纸上前一段有关国家大歌剧院的热闹最近似乎停下来了。不知道是设计方案一直搁置着呢,还是从中又有了什么别的变故,总之让人多少还有些惦记。 我这人不懂歌剧,听美声也没感觉,狭隘一点儿说,帕瓦罗蒂在我这儿,买卖不一定就有“皇后”乐队或是早年的齐秦好。美声嘛,为的就是听了让人舒坦,可帕瓦罗蒂也好,卡拉斯也好,作为一个中国听众,他(她)在我这儿不是随时就能  相似文献   

10.
走进医院问“太平间在哪儿?”被问者都先是一愣,然后迅速一指。坐在门外台阶上晒太阳的刘师傅起身接待了我。值班室小屋里,一张上下铺床和一套桌椅挤得满满当当,桌上有台21英寸的牡丹电视。“我这儿很少有能说说话的人,除了死者家属,人们都躲得远远的,忌讳不是?”刘师傅告诉我太平间归医院总务处管,这里平时就一个人值班,连续盯一个月以后休息4天。  相似文献   

11.
缅甸还未完成"伟大转变",但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这个国家正在通往变革的道路之中"整条街就我这儿有,而且只剩一本了,最低价卖给你,1万缅币!"仰光的蒲甘书屋老板吴藤昂手中拿着一本复印粗糙的盗版书——昂山素季的英文自传《自由无惧》。1万缅币,按黑市汇率约合13美元。"你如果想要原版,得给我一周的时间,我帮你找到。但50美元一本,不划  相似文献   

12.
依依图书情     
郭晓瑜 《图书馆论坛》2006,26(5):244-245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又是一个阳光明媚,桂花飘香的金秋季节。伴随着这周而复始的朝晖夕阳,我在图书馆里度过了二十六年美好难忘的时光。每当我来到图书馆,看到晨曦中一位位同学手捧图书,或坐,或站,在美丽的花园里,翠绿的树林中,朗朗诵读……,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美丽,充满了勃勃生机。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我热爱这儿的一切,迷恋这儿的一切,钟情这儿的一切,我为自己是一名图书馆人而感到幸福和自豪。许多年来,在图书馆里,融入了我的青春,我的追求,我的梦幻,我对图书工作的依依眷恋……  相似文献   

13.
今年8月3日至10日的上海解放日报,先后发表了《“电扇大战”说明了什么?》和《“冰箱热”引出的思考》两篇通讯,从宏观经济的高度揭示了当前家用电器市场上电扇积压和电冰箱脱销这两个问题的内在矛盾,并探讨了出路。引入注目的是,这两篇通讯都有一个长长的作者名单,除了一位解放日报记者外,还有六七位该报特约记者,其中大多数是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14.
女儿小米     
电话里传来乡音,而且还是请我写我自己的女儿,一种愉快便油然而生,仿佛一次重温快乐的历程已经开始。谁知,提起笔,涌上心头的都是伤心事,我有点不知所措了。小米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降生的。那时,她的父亲正做着企业家的春梦,我这位准妈妈又是个对工作执着到让人生气的地步的人。小米来临时,我们甚至连一片尿布都没来得及准备。我原以为自己已经不再在意当年所经历的痛苦了。然,指头敲向键盘的一刻,当年的一切仍清晰地扑面而来:趁未满月的小米睡着了,我赶紧到菜场买菜,不久,房东太太就赶来找:"你家宝宝怕是要哭煞了!" 小米8个月,没有我就坚决不睡。但,我必须上全班了,只好关她到奶奶家。一星期后,我赶到奶奶家,小米竟然只会叫奶  相似文献   

15.
获“韬奋新闻奖”,我是愧领殊荣——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业绩,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这只能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 甘做“傻”人 回想这些年来,我所做的,归结起来,不过是实践着一句话:“一生交给党安排”。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身),我想,“一榜定终身”,对外广播就是我一辈子的事了。当时觉得既然党组织把我“安”在这儿,我就应该死心塌地在这儿干一辈子,除非组织另有安排。说也奇怪,好  相似文献   

16.
正谈当下:我的作品没有过时陈佩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我一部没看易立竞:现在好像电视上有一个节目叫《笑傲江湖》,好像这类型的节目也邀请过您做评委?陈佩斯:可能吧,但是没时间,那个时候我们正好给年轻人们排戏呢,我们的工作也都安排好了。我要是自己去参加这个秀那个秀,把这些孩子就闪到这儿了。我要把他们推上舞台,每周末演出两场,然后让他们自食其力,能自己养自己,这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3日至10日的上海解放日报,先后发表了《“电扇大战”说明了什么?》和《“冰箱热”引出的思考》两篇通讯,从宏观经济的高度揭示了当前家用电器市场上电扇积压和电冰箱脱销这两个问题的内在矛盾,并探讨了出路。引入注目的是,这两篇通讯都有一个长长的作者名单,除了一位解放日报记者外。还有六七位该报特约记者,其中大多数是新华日报、浙江日报、无锡日报、苏州日报、舟山日报等省市两级报纸的记者。这两篇通讯是由这个临时组成的记者群体集体采写的,这是当前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工作形式,姑名之为群体采访。电扇积压和冰箱脱销是许多消费者切身感受到的现象,但是原因何在,不要说一般消费者,就是许多生产者和销售者也未必说得出所以然。这显然是大有  相似文献   

18.
像我这样的人,当然要劳动改造啰。1959年8月,我跟着小队长从闵行摆渡到西渡,步行6公里,才到了我们的劳动基地——邬桥公社6小队。到了目的地,才知道这里不仅仅是《文汇报》的,而且是上海新闻界的劳动改造基地,那些受三、四类处分的右派,都集中在这儿。《文汇报》的右派,有陈钦源、黄裳、黄立文、徐凤吾和朱嘉树,连我共6人。其中陈钦源与黄裳一直是副总编辑柯灵手下的大将,我在解放前就认识他们。  相似文献   

19.
“一号一号,我是四号,我这儿压力很大,我这儿压力很大。”“四号四号,我是一号,一号明白,请控制售票速度,请控制售票速度。”“一号一号,请加强展厅疏导,请加强展厅疏导。”  相似文献   

20.
久违的房产     
正清明过后的一天,几位风尘仆仆的老人满怀期望地走进了档案咨询查阅大厅。他们手里捧着一大摞资料,"同志您好,我们要查一查我曾祖父民国时期的房产及当时的户籍档案资料,您这儿有吗?""是我的祖父","我的外祖父"……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述说起来,并把带来的资料一股脑摊在了接待台上。经了解才知道:他们是要查祖上的房产情况,以前家里的房子在文革时被收归国有,现在按国家相关政策,若资料齐全,可予以返还,家里急需当时的房屋登记信息,他们去了房管局,房管局让到档案馆来查。到他们这儿已经是第三代和第四代法定继承人了,以前的老一辈早就过世了,怕资料不全档案馆不予查阅,因此把家里所有相关的东西都带来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