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原子和原子核物理部分试题,所占的份量不多.但从学习和认识现代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必要性及这部分试题的难度相对较小出发,笔者认为仍需加以重视.从近几年,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高考热点,谈谈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一、原子核式结构和玻尔原子理论这一热点是考查考生对近代物理的发展简史,原子与原子核式结构的基本实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否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它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汤姆逊的原子模型、α粒子的散射实验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玻尔的原子理论和氢原子的能级等等.例如,在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中,’90第4题考玻尔的原子理论的有关内容,’92第5题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了解 α粒子的散射实验 ,掌握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设疑、解疑、探求规律和分析推理能力 ;启迪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以学科教学为载体 ,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3.德育目标 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感悟物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通过 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建立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三、教学难点从宏观探测的结果怎样构建正确的原子微观图像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推理与设疑、点拨相结合 .五、教材分析高中《物理》“原子和原子核”一章是原子物理的初步知识 ,基本属于定性介绍 .学习本章内容对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 ,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都有重要意义 .“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发现”是本章的第一节 ,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循着物理学发展的历史 ,从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引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 ,这些模型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学习本节内容时既联系到电磁学知识 ,又能为学习本章后面的内容作准备 ,...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2.了解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3.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4.了解卢瑟福研究原子结构的思路和方法5.知道原子核的组成6.了解卢瑟福研究原子核组成的思路和方法自学参考提纲:1.1897年,发现了电子。2.1909年到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和他的助手们进行了的实验3.看图20-1,归纳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结果是:。4.a粒子偏转的原因是:。5.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6.卢瑟福研究原子结构的思路是:。7.发挥你的想象,比较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8.看图20-2,根据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解释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9.1…  相似文献   

4.
第一节原子结构 1课时安排 2课时 2教材分析 本节包含两部分内容:原子核核素和核外电子排布 第1课时:原子核核素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但不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怎样运动怎样排布的,更不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原子结构的知识也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的基础。本节教材在化学必修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教材中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一节中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很好地解释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正确图景,但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原来,电子没有被库仑力吸引到核上,它一定是以很大的速度统核运动,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运动那样.”接下去便是分析矛盾、论述玻尔模型,如此引入本书内容,很容易使读者误认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它不是一个正确的原子模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玻尔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子结构模型。以克服卢瑟福核式结构的不足.或者干脆…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第三章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化学微观理论教学 ,学生的理解往往因抽象而感到困难。我设计和制做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第一课时的教学课件 ,教学效果甚佳。一、生动风趣的新课引入 ,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计算机 ,课件配音 :同学们知道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因此 ,相对来说 ,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 ,电子就是在核外的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这就如同一座一百多层的摩天大厦 ,原子核就相当于楼体中间的一个小小的门把手。屏幕上随着优美的音乐…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教材中在“玻尔的原模型”一节中是这样线入课题的,“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很好地解释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正确图景.但跟经真的电磁理论发生丁矛盾.原来,电子没有被库化力吸引到核上,它一定是以很大的速度绕核动.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运动那样.”接下去便是分析矛盾、论述玻尔模型.如此引入本节内容,很容易使读误认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它不是一个正确的原子模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玻尔  相似文献   

8.
陈惠娟 《物理教师》2002,23(9):11-12
笔者在“原子核式结构发现”的课堂教学中 ,尝试用“特殊—一般”的归纳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角色效应” ,让每一位学生都扮演小科学家 ,在假想让时光倒退 1 0 0年的前提下 ,一起作原子世界的科学探索 ,努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 )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 .(2 )结合教学内容 ,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及原子核式结构的建立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师生共同讨论 .[教具准备 ]高亮度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奔腾微…  相似文献   

9.
“原子和原子核”一章以实验为研究基础,以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为线索,先认识原子的结构,再深入地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全章渗透着对学生物理学史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在复习时,可归纳为“六个实验现象”、“三种原子模型”和“三类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教  材 高中《物理》必修课本第二册第九章第六节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目的 通过讲演 ,使学生了解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 ,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在知识讲授的同时 ,向学生展示核物理创建的科学史 ,使学生从中感悟物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验的辩证关系 ,了解守恒定律对微观世界的支配作用 ,启迪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陶冶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包括 :文字 ,卢瑟福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装置动画 ,云室照片 ,玻特实验示意动画 ,发现中子实验示意动画 ,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故事连环动画等资料 .设计思想 本课教材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  相似文献   

13.
杨榕楠 《物理教师》2009,30(2):29-30
新课程人教版物理选修3—5“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不同元素对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Q.又由于原子是电中性的,可以推算出原子内含有的电子数。”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喜欢刨根问底的学生对这段话提出了疑问,科学家是如何根据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确定原子核的电荷的?这确实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对此作一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1932年,原子核式结构理论基本形成。这就是我们对物质结构的基本认识:宇宙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构成的,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带正电的质子和显电中性的中子组成。  相似文献   

15.
在讲授高中《物理》(新版必修本)第二册第九章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的组成”这节内容时,若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1.由于篇幅较长,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教学中感觉时间非常紧.所以有的教师主张用2个课时来完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这无疑削弱了本节内容所特有的“连贯性”和“整体性”.2.学生理解不透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和居里夫妇用来自铍的“射线”轰击石蜡的实验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末,由于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证明了原子是可分的。恩格斯的预言“原子决不能被看作简单的东西或已知的最小实物粒子”得到了证实。1910年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从而发现了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二个层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以后又发现了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以及介子、超子等等粒子。这样人们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进入了基本粒子这一层次。“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由于物理学上的新  相似文献   

17.
“原子和原子核”一章以实验为研究基础,以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为线索,先认识原子的结构,再深入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全章渗透着对学生物理学史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由于受实验器材、条件的限制,本章大部分实验难能成功开出,知识涉及面广,因而常常成为复习课中的薄弱点,如何复习好这一部分内容?笔者采用下述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的要求1.在原子结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 ,使学生弄清构成原子的各微粒及它们之间的电量关系、质量关系 ,了解质量数的意义和原子组成符号的含义。2 .使学生掌握同位素的概念 ,学会元素原子量的计算方法。3.通过对原子的进一步认识 ,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时选择方法的重要性 ,了解对于微粒相对量研究的重要意义。二、教学重点同位素的概念及原子量的计算方法。三、教学过程【引人新课】:【提问】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原子 )2 .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板书】原子 原子核 质子中子核外电子【讲述】对于原子 ,我们更多的是讨…  相似文献   

19.
姜玮 《物理教师》2002,23(6):50-51
自然界许多物质的发现 ,都基于科学预见、客观验证 .中子和中子星就是典型的例证 .1 中子的发现1.1 卢瑟福的假设18世纪初 ,α粒子散射实验打开了原子结构的大门 ,对原子核的组成 ,当时科学界存在着两种看法 :(1)由于原子核中能打出高速电子流 ,因此认为电子是核的组成部分 .但这一观点遇到的困难很多 :如电子的质量是氢原子质量的 11837,体积也极小 ,像这样一颗又轻又小的粒子要想束缚在原子核中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力 ,但人们无法解释这个力 .(2 )认为原子仅由质子构成 .但这又不能解释α粒子的结构 :一个质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为 1,而α…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上引进了量子理论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2.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