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古人把上学、受教育叫作"读书"或"念书"是颇有道理的。"书"是什么?教材!教材是什么?教学的教材,现在普遍理解为教的书,其实好的教科书应该是"学的书"。它提示我们,对好的教材确实应该有敬畏之心。可是当你走入中小学课堂时会发现一个现象:教材的权威性、神圣性、示范性、工具性正在被淡化、弱化,学生手中的教材,文科或许略好一些,理科教材几乎空白的大有人在——你几乎看不到学生学习的痕迹(如"圈点勾画批"),一学期结束了,学生手中的教科书还是崭新的,几乎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今天,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开始从"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成为教育工作者更为自觉的探索和追求。那么究竟什么是学习最大的问题?让学习发生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教研室魏星、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刘咏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体裁的课文,如<哪吒闹海>、<沉香救母>、<开天辟地>等.神话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并且大都有一个"人定胜天"的主题.怎样教学才能体现神话体裁的特点呢?笔者以<开天辟地>的解读与课堂为例,试图让神话故事的学习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5.
<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是科学课的灵魂所在。关于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兴趣的方法很多,我在课题研究和校本教材《昆虫小世界》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兴趣的。一、假设猜想,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何调动孩子的思维,让他主动地投入思考中、探究中呢?采用假设猜想,我觉得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我校的校本课程《昆虫小世界》中的中的"形形色色的昆虫"中的天牛这一章节时,先让学生猜猜"天牛是益虫还是害虫?"你能否画获写出天牛生长的路线图。接着我就引导学生探究"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从而因势利导让学生查资料、找证据,最后统一认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气氛热烈,学生讨论,争论的热火朝天,学习兴趣十分高涨,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于丹老师对"和谐社会"的解读是:"它绝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一定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那"和谐课堂"又是什么样子呢?循着于丹老师的思维轨迹,笔者认为"和谐课堂"即:教师运用文本的和谐——教师科学处理教材;师生之间的和谐——教师民主对待学生;生生之间的和谐——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一、科学处理教材,是对文本本身和学生学习的尊重作为教师,要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则,正确、合理地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既反对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那种越俎代庖、庖丁解牛式的烦琐分析,搞"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也反对教师主导作用缺失下的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感悟"、漫无边际地"体验"的做法,更反对一些学校硬行规定教师的讲解不能超过5分钟或10分钟的做法。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把握好"讲"与"不讲"的度,到底该讲些什么呢?一、于空白处拓展讲解学生在用教材学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与教材内容有关,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生在教材中是学不到的。这时,就需要"讲"。如:学习李清照的词《如  相似文献   

8.
<正>一、精心设疑,诱导学生探究学习设问的方法有许多;可层层递进式提问,如针对苏教版教材的特点,我们可以对每课的内容设计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展开思考:也可逆向提问,如苏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中的《尊重隐私保守秘密》一框"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有一则故事,故事中老师在每一个学生的入学花名册上都画了个红五星。这里,可设问:"若  相似文献   

9.
<正>浩浩五千年历史长河,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多少古典名著千古流芳,世代传诵。小学语文教材编有四大名著的选段,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及在六下"练习"中出现的《红楼梦》中关于"笑"的精彩片段。编者的目的是什么?从教材编撰的角度而言,是为了提高小语教材的文化品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是为了让小学生尽早地接触、了解并亲近名著,在涵泳体察中提高人文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名著类课文,无论是改编的或节选的,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本意蕴都是悠远而隽永的。  相似文献   

10.
潘跃青 《考试周刊》2014,(10):73-73
<正>有一句这样的话: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唤醒。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呀。这里把尊重视为第一道阳光,耳朵比作心灵。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能把这浪漫而富有哲理的话用好呢?如何让数学的阳光触及学生的心灵呢?一、让教材触及学生的心灵要让教材触及学生的心灵首先应从让"学生理解教材"转变为"教材理解学生"。"教材理解学生"就是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和呈现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要使"教材理解学生"还必须让"教师理解教材"。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去实践、丰富和完善。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自然就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说,只有"教师理解教材"才能使"教材理解学生"。教师应在实践的基础上"用好"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文言离学生生活的时代甚远,字词生疏难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没什么兴趣;文言文中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没有文言基础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新课程文言文篇目增多,难度增大,作为一线教师,很现实的问题是面对文言文教材,该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本人试从五个字入手进行尝试:一、"讲"中激趣要想让十几岁的学生对"之乎者也"感兴趣,没有灵活应变的办法难以奏效。教师应本着让学生主动参  相似文献   

12.
<正>1.拼音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低年级学生求知欲强,但意志薄弱,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多方激趣。激趣的方法有多种,如谈话激趣、故事激趣、图片激趣、顺口溜激趣、唱儿歌激趣、引入现代化教具激趣等。此外,游戏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找朋友"游戏(老师读一个字母,让学生找出这个字母)、"猜字谜"游戏(像个6字是什么字母?两扇小门是什么字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增加了多个"探究"学习课题,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从而掌握科学方法,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作为生物学教师,如何使探究活动尽可能成为"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实践、发现和体验生物学知识的探求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呢?结合自身对新教材的认识及课堂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文学理论>教材存在理论体系不科学,理论阐释无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脱离实践等问题.要提高<文学理论>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我们应加强对<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使其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实现理论阐释和学生的审美体验相结合,并从"文学研究"扩展到"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在以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课堂中,每天都发生着一些"两难问题":如何处理好感性动手与理性思考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教材实验与实验变通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知识达成与概念建立的关系?等等。只有从实际出发,恰当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够使得科学探究和科学课堂和谐、高效。一、处理好感性动手与理性思考的关系由于小学生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探究还不理解,导致日常教学实验时,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4~45页《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针对"想想做做"第1题(如下图),教师直接出示题目,让学生先在计算器上拨珠子,再填结果,最后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根据课堂观察,学生能够清楚地描述每组题的异同以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点。但是,在后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背景】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对文本材料的诠释和补充,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地运用插图能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图学论者哈拉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幅图。"学生在英语课上的一次提问,让笔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案例描述】"标识"是长在树上的吗?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我觉得用<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来指导自然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改变我们教师一贯来的"教教材"的做法为"用教材教"的做法,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漫话类"的口语交际内容,如苏教版中《说说广告》《了解现代兵器》《漫话三国英雄》《影视剧评说》等,又如人教版的《有趣的动物、植物》《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说说民风民俗》等。这种"漫话类"的口语交际教学,初看,可练说的内容丰富多彩,但"乱花渐欲迷人眼",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选择,口语训练要做到扎实生效,才特别困难。那么宽泛的内容,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在口语训练中应得到什  相似文献   

20.
佟梅 《考试周刊》2013,(18):13+20
<正>长期以来,教材被看成教学的"蓝本",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学生必须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掌握知识点,做到"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一次又一次地朗读、讲解,再朗读、再讲解,甚至解词、分段、归纳中心……直至把一篇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方才罢休;数学教师则以"练"为法宝,直至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方肯罢休。这种"教材至上","唯教材是从"的思想可谓"深入人心"。"教材是什么?我们该如何使用教材?教材的生命又是什么?"在一次专题研讨会上,一位专家提出了这些问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