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刘丽云 《福建教育》2022,(26):36-37+46
<正>写意国画因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教育价值,成为发展初中生艺术语言和精神追求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初中生偏爱写实作品,对“画不像”有焦虑情绪。这是初中生的认识误区,所以给他们传授写意国画“画神写意”“概括凝练”的艺术特性十分必要。然而,当下初中写意国画的教学还存在若干不足。如,对写意国画的形制、内涵、意境、理念理解不足,没有挖掘其背后的人文意蕴,使教学流于表面;对写意国画独特的绘画体系和刻画方式很少系统讲解,只是片面地让学生临摹学习;受限于资源不足,教师没有将学生练习与相关赏析相融合,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等等。弥补写意国画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实效,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教学在成人高等美术教育中占有较大比重,每学年都设有国画课的内容。在成人中国画教学过程中,教学对象与专业的学生不同。他们的专业基础相对较弱,平时专业训练的课时量也较少,对于中国画的欣赏也了解的不多。常常看到学生在好的绘画作品前无奈地摇头说“看不懂”,对某些作品却赞叹“画得真细,跟真的一样”等等,这种现象说明学生平时只注重训练绘画技巧,缺乏对艺术审美感受能力方面的培养。绘画表现内容主要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艺术感觉、绘画表现能力、创制能力。其中对艺术感悟,对绘画艺术精神的把握,应是作为素质教育的成…  相似文献   

3.
<正> 国画是中师美术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三年制中等师范美术教学大纲(试行)”对国画教学的目的要求是:“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传统绘画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中国画的传统表现形式”。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明白国画的显著特点是讲究笔墨功夫,它以线造型.以笔立其形质,即所谓“无笔无墨不成画”。在技能方面,国画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通过临摹学习传统笔墨技法。  相似文献   

4.
小学美术第二学段是指小学三、四年级的美术学习阶段。凡教过小学三、四年级的美术教师 ,无不叹息孩子们的创作画束手束脚 ,敢说敢想而不敢画。分析其原因 ,是由于十来岁左右的孩子思维进入一定程度的理性思维 ,而“眼高手低”是学习美术的通病。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们不屑于再画一、二年级时期画的“意象化”作品 ,往往会因画不像头脑中的形象而弃笔不画。在此阶段 ,如果教师未抓住契机去引导孩子进入新的绘画境界 ,那么我们可爱的“小画家们”就只能在艺术路途中昙花一现。引导孩子们渡过这段所谓“困难时期”最好的、最有意义的方法 ,不是临…  相似文献   

5.
绘画是一种艺术,绘画研究自然哲学。某种意义上说,“绘画是一门科学”。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独立的内容及其要点、要求、要诀。绘画也是这样。要学好绘画,就有必要了解绘画科学的一些基本内容。我在这里只提出绘画里面的五个要点,即初学者必须经过的五个阶段。观、临、养、悟、创。 观 “观”就是“看”,历来学绘画的人都讲究这首要的“观”字。“师化自然”,“效化自然”。这就是说“观”字。其次是看别人绘的图画。有人把观看别人的绘画作品比做读书,形象地称呼“读画”。读画比观看自然要难。读画是要从上看到下,从左看到右,一个…  相似文献   

6.
国画又称丹青,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国画教学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能提升学生的修养和内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国画教学采用的是临摹方式,即让同学们临摹练习名家作品或老师作品来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是非常有效的,但却抹杀了学生自己的绘画思维。  相似文献   

7.
新编中师《美术鉴赏》教材中,“美术的种类及其特征”一书,实际上并没有专门对“美术的特征”进行阐述。而是“分别介绍”了作为美术的部类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但是,教材在阐述“绘画的特征”时,却又基本上是讲的属于整个美术的特征。“美术的特征”和“绘画的特征”有没有区别?有没有必要区别?我认为,不仅有明确的、严格的区别,而且这种区别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美术的特征”和“绘画的特征”应分别属于如是两个层次:前者主要在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术的范畴内比  相似文献   

8.
题为《我们的成绩》(人教版六年制第四册“复习八”)的口语交际有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一个展览室,墙壁上有同学们的书法、绘画作品,桌上摆放着手工制作作品。一个同学边张贴自己的书法作品,边与身旁的女同学交谈;另一个同学送来自己制作的轮船模型;还有一个女同学在认真地观赏同学们的摄影、绘画作品。图下有两点要求:一是每人选送一件自己认为最好的美术或书法、手工等作品参加展览。先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再说说你是怎样完成的。二是评一评谁的作品好,好在哪里。一、看图激趣,明确要求1.学生看图思考,回答:(1)图上都画着些什么?(2)同学们…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注重“写意”。所谓的“意”就是“气韵”。那么,何为气韵?气韵就是客观存在于纸上的可以看见和感知的绘画的生命。所以,古今评画皆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从经常把非常优秀的艺术作品称为“传神之作”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中国画是多么重视艺术审美情趣,尤其是国画作品中的“气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形、神”问题,历代画论众说纷纭。本文对“形、神”的关系问题“舍形重神”和“以形写神”论进行论述.并列举了古今绘画大师们的创作实例,阐明“舍形重神”论只能导致绘画艺术严重地脱离自然、脱离生活,走进形式主义中去。而“以形写神”论注重艺术实践,注重师法自然,注重写形,写生,在形毕肖中求生韵,才是当今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所追寻的绘画真谛。  相似文献   

11.
我校自 2 0 0 2年中师开始试用《山东省五年制师范学校统编教材》 ,新教材 ,新思想 ,新思路 ,对美术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 ,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现将新教材实施以来教学的一些情况 ,以“校园美术”(中师美术第二册 )为切入点 ,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一、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理念 ,主张美术教师与学生应形成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以版画教学为例。版画是艺术和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 ,是集绘画、制版、印刷为一体的艺术形式。版画作品既包含了画家在艺术上的追求和探索 ,又体现了在制版印…  相似文献   

12.
卢颖 《课外阅读》2011,(9):263-263
记得本学期的一节美术课上我问过学生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美术吗?”很多同学都说我很喜欢美术。我又问到:“美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国画、动画、油画、版画等你们最喜欢那些。”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说喜欢动画。我又问到:“有谁喜欢中国传统艺术?比如:国画、年画、脸谱等艺术.”全班30个同学几乎没有一人说喜欢。这让我觉得非常担。艺术需要个性,现在对学生而言他们看到接触到最多的要算媒体艺术,在媒体艺术中动面对现在的孩子影响最大,然而媒体艺术只不过是艺术门类中很少的一部分。纵观我们国家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妓女从诞生之始就是艺术工作者,从事艺术、表演艺术是她们的主要职责,接受艺术教育在所难免,学习美术是她们所受教育的内容之一。明代青楼尤其重视对妓女美术才能的培养,这一时期的妓女不但普遍要学习书法、绘画,甚至普遍走出“闺阁”在山水中接受美育。她们的作品带有浓厚的男性文人作品以及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绘画作品     
《高中生》2006,(15)
每个学画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有的是业余爱好,有的是理想追求,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热爱”。绘画分为很多种,有国画油、画版、画壁、画等,每种类别的绘画表现形式都不一样。这些参赛作品各有优点,立于画前,似乎也能感受到作者作画时那股挥洒自如的灵气。  相似文献   

15.
“国画”,或者说“中国画”,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当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叩开了中国大门时,洋货、洋文、洋画随之而入,为了用以区别舶来品,出现了国货、国文、国画等一系列相对应的新名词。当时的国画之意,乃指文人卷轴画而言,并非包括中国的一切绘画。由国画到中国画名称的变化,其时间不长,但实际上已显露出了这一名词的不科学性和模糊性,因而《辞海》、《美术辞典》“中国画”这条词目的释义尽管用了数百字的篇幅,仍难以尽如人意。由此说来,“中国画”,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是笔者教学广东版小学美术第二册《涂色游戏》之后的一个尝试。上这一课时,学生随意画,随意涂,画起来比较大胆、自如,有一部分作品效果独特。上完这节课之后我想,尝试选乐曲给学生听着画想象画,作品效果应该会很有特色。虽然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但它们同样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让人的内心产生共鸣。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说过:“绘画是视觉的音乐。”他的作品是抽象的色块和点、线、面的集合,一向被认为是“凝固的音乐”。一、选音乐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比较正规系统地学习音乐知识,但由于年龄小,分辨能力还有限。在这一练习…  相似文献   

17.
翠竹报     
小编辑亮相台大家好!我是《翠竹报》的小主编张丽敏。在大山中长大的我活泼快乐,爱唱爱跳,同学们都很喜欢我。希望《翠竹报》能成为你的好朋友。*校园短波*不一样的美术展上周,学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美术作品展。展出的作品有二年级同学的“绘画写信”,四年级同学的“自制名  相似文献   

18.
素描作为绘画造型的基础,它从属于西方具象写实性素描的范畴,与中国画造型原则有着一定的差异,因而这种素描不适合于画中国画的人学习。从东西方艺术的对比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西画遵循“艺术摹拟自然”的传统,追求客体的写实与再现,而国画着重印象,崇尚神韵,追求人的心灵意蕴的抒发。中国画既表现客观对象外在之形,更重视主体主观精神的表达,是缘物寄情的意象艺术。在素描教学上必须试行改革,适当吸取素描中有益于国画造型的因素,形成一套具有民族特点的、科学的、完整的“现代中国画写生法”,走出一条中国画素描之路。  相似文献   

19.
我校地处“版画之乡”,同学们学习版画的积极性可高了。尤其是版画班的同学,他们在杨燕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不断进取,取得了显著成绩,110多名同学创作的作品在各级美术比赛中获得奖励。学校还出版了学生版画、美术专辑《大师的画》《心灵的画》。广东电视台、汕头电视台先后来我校摄制有关专题报道,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焕民等一大批知名美术家都先后到我校参观指导(见下图),同学们受益匪浅啊。版画教育,是我校第二课堂艺术教育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版画,艺术教育一枝花!501班@丁杨  相似文献   

20.
任何人学习绘画艺术 ,都是从简单的临摹开始的。为此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 ,临摹课占有较大比重。第一 ,临摹是向前人学习绘画技巧的重要手段 ,目的是为了掌握旧有的艺术形式并设法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中小学临摹课教学目的不是直接要求学生去达到临摹的目的 ,而是通过临摹课教学 ,使学生明确临摹的目的 ,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 ,要培养学生的“读画”习惯。所谓“读画”就是对原作品进行一番全面的解剖分析。我们在上课时不要急于让学生临摹 ,而要围绕作品的主题以及如何表现这个主题、画面的结构关系、画面的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