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前辈陈鹤琴先生曾经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其中就已包含了儿童主体性的思想。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能否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树立儿童主体性观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体现出儿童的主体性,关系到儿童的发展权利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关系到儿童的特点、地位能否受到尊重,也关系到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等一系列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不仅关系到学前儿童能否尽快地适应基础阶段的教育 ,而且也关系到其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不仅关系到学前儿童能否尽快地适应基础阶段的教育,而且也关系到其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编辑手记     
编完本刊第四期,恰值鼠年春节,在此,谨代表编辑部全体同仁,向读者诸君致以新春问候。愿诸位吉祥如意,愿学前教育事业兴旺发达。 本刊在精心编辑每一个栏目时特别向您推荐如下文章: 在“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 一文中,作者就学前儿童主体性的定义、学前儿童主体性如何得以具体体现,在观念转变中,如何使儿童主体性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实现,以及围绕这些问题应该注意避免的偏差等等,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您在细读  相似文献   

5.
自然教育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台梭利的儿童"工作"的思想和自然教育的主张在重要性、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给予我们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以启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既要发挥幼儿作为社会人的主体性,又要回归于自然。  相似文献   

6.
在学前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文化哲学从本体论上因应学前课程的文化价值诉求而为其提供了新的价值发展理念:学前课程文化主体意识的唤醒,学前课程对儿童主体性发展的关照,学前课程中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协调。这种文化本体存在通过学前课程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学前课程对儿童生命意义的关切以及学前课程对科学和人文的整合得到了建构。  相似文献   

7.
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刍议武瑞萍所谓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就是指幼儿在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是由幼儿自身的特点和学前教育的目的要求所确定的。怎样才能充分体现儿童的主体性?鉴于目前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我认为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园...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留守学前儿童占据了不小的比例,但在身心发展方面,他们并没得到充分的、科学的照顾和关爱.本文试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现状进行分析,分别从经济水平、教育政策和法规、文化氛围、教育理论等角度探寻其原因,以期待给出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游戏和体育运动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机会,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取决于学前儿童主体性感受。运动是如何通过培养学前儿童的合作、交往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镇国 《文教资料》2010,(14):133-134
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班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能否得到充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目前,把教育工作的注意力由“智育中心”转移到“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上来,已成为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儿童的社会性被视为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与培养,离不开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具体的教育内容及学习、劳动、游戏等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也是教育儿童的重要手段。在游戏中儿童可以使自身的各种能力和才华得到充分的施展,尽情地去想象和创造,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快乐和满足,使各种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练习。发展与提高。在游戏中,由于儿童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并创造性地运用表情、动作、…  相似文献   

12.
儿童想象力是儿童在自己大脑中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构想能力.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前儿童想象力的重要性,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学前儿童以无意想象为主,内容简单、结构单一,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夸大性和创造性.要通过看、听、想、说、做等多种方式培养学前儿童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得到体现,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不仅为儿童进入小学作准备,还关系到儿童个体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它通常包括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本文所探讨的学前教育指的是学前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5.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聚少离多,使得他们在心理、行为、情感、个性的发展中都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存在着一些缺陷。做好朝鲜族学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学前留守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孩子的未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及特征,结合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特点,将奥尔夫音乐教学引入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培养之中,从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学习音乐的创造力以及提升儿童的音乐感知力等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体性,使其音乐能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应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心理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胡玥 《四川教育》2009,(7):36-36
学生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体性,主体性能否充分发挥是班集体建设的关键。为此,我们以评价作为切人点,充分挖掘激励因素,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班集体建设整体高效运转,进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在班集体建设中,紧紧抓住三个环节十个激励点来进行:  相似文献   

19.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之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儿童的绘画是溶入其自身情感及其表象,通过儿童内在自我建构形成的一种自我表现形式。学前儿童绘画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是儿童的发展水平的一种表现。学前儿童绘画教育必须在尊重儿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在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和为儿童绘画提供有效帮助的两极动态变化之间加以调适,使之趋向平衡,使儿童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舒展。  相似文献   

20.
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形成.不仅关系到幼儿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幼儿性格、态度的形成。已有研究表明,平衡膳食的益处已不局限于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而是有着更为广泛深刻的意义。美国学者布朗研究了“食谱与性格形成”问题.认为父母应珍惜学前儿童尝试不同类别食物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在幼年接受的食物类别越多,其成年后性格的包容度就越大。比如,各种蔬菜鲜脆、辛烈、清苦等诸多口感滋味,与学前儿童形成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拒绝蔬菜的学前儿童常常有拒绝接受周围环境的倾向。为此,笔者依据对现实中幼儿饮食行为特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家长、教师所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