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吉米的心愿     
看到医生从手术室里走出来,萨莉马上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她问医生:“我的孩子怎么样了?他会好起来吗?我什么时候能看到他?“医生说:“很遗憾,我们已经尽力了.“……  相似文献   

2.
吉米的心愿     
看到医生从手术室里走出来,萨莉马上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她问医生:“我的孩子怎么样了?他会好起来吗?我什么时候能看到他?“医生说:“很遗憾,我们已经尽力了.“……  相似文献   

3.
G.目00阵.0每当看到孩子的时候,J心中就流溢美妙的诗意:感到自己的爱就像一条小河,孩子正泛舟在碧波间游戏。我默默地祝愿他能长成弄潮儿,驾着理想航船在人生的大海游弋。那时我的心啊将化为罗盘,永远永远和他在一起!将不会畏惧任何狂风暴雨的袭击。那时我的心啊将化为一片彤云,让他累的时候飘浮在云上休息。每当看到孩子的时候,心中就流溢豪迈的诗意:感到自己的爱就像万里晴空,孩子像雏鹰渴望着凌空飞起。我知道他一定会练就一双矫健的翅膀,每当看到孩子的时候,心中就流溢甜蜜的诗意:感到心中的家就像无垠的草原,仿佛看到孩子正骑着骏马扬…  相似文献   

4.
<正>"音乐课想说爱你不容易!"在音乐课堂上,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喜欢音乐课,却又害怕唱歌。每一次看到音乐老师来上课,他们都欢呼雀跃,可是学完歌曲后,当我说请同学们来唱一唱,或者请个别同学演唱的时候,大部分同学立刻趴到桌子上,生怕老师的目光落到他的身上。一小部分同学会指着别人说:"老师让他(她)唱,他(她)唱得好听……"只有几个同学会自告奋勇,起来说自己要唱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多次观察和反复分析,我初步得出结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害怕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不敢当众放声歌唱;有的孩子敢唱,但又不自信,怕自己唱不好,招来同学的笑话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从事校外教育工作。我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朋友报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领情,任凭家长对他(她)怎么好,他(她)也不以为然;相反,孩子对成年人却极少关心,显得很冷漠。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归根结蒂是孩子不太懂得什么是爱,也不懂、不知道如何爱别人。由此建议: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加一门德育“基础课”,就是教育我们的孩子懂爱、会爱。  相似文献   

6.
吉米的心愿     
看到医生从手术室里走出来,萨莉马上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她问医生:“我的孩子怎么样了?他会好起来吗?我什么时候能看到他?”医生说:“很遗憾,我们已经尽力了。”  相似文献   

7.
一天,我们的三岁儿子萨姆在晚饭前无缘无故地闹起来,我妻子苔茜和我用各种方法哄他,但都没有用。来访的苔茜母亲看到了,她说:“别管萨姆,让他自己呆一会儿,你们是对他注意得太多了。”她的“无为”政策还真管用,萨姆没有听众,自己也就安静下来了。好多疼爱孩子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都不知如何才好。因为儿童专家都教我们贴近孩子,去理解  相似文献   

8.
对于晨报近几日报道的孩子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家长们认为元凶是应试制度。家长感叹作文太难写张女士觉得自己的儿子有作家的潜质,她觉得孩子在写作,语言运用和想象力方面都很有灵气:“他从小就喜欢看课外书,尤其喜欢看童话。四年级的时候,他就开始看名著了。他现在写日记,还自己编童话,写得很好,很有想象力!”但一到写作文的时候,这个很有灵气的孩子却表现出厌恶情绪。几乎每篇作文,张女士都要花很大的力气启发和引导孩子。但张女士在辅导时却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孩子毕竟要考试的呀,  相似文献   

9.
上帝的微笑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题记不知哪位哲人说过一句话,说是“上帝想让谁死亡,就先让他疯狂”。我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不信上帝,但我却爱极了这句话。人有时候真的很狂妄,狂妄到认为自身没有局限性。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却不知在自己如痴如醉地这样想时,上帝正在捂着嘴笑呢。然后又叹了一口气:“唉!我可爱的孩子,真是傻得可爱。”上帝虽深爱自己的孩子,但却不溺爱。孩子犯了错,他决不姑息,一定会用一个恰当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莫狂妄。”有的孩子的确太狂…  相似文献   

10.
当孩子即将入托儿所的时候,家长们要为孩子做一些入托前的准备,如买口杯、洗漱用品和床上用品等等。但部分家长却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孩子学会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即培养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 在托儿所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儿童身体不舒服或生病了,却不知道告诉老师,只有当老师或保健医生通过细心地观察,发现情况异常后,经询问,他(她)才讲出来;有的儿童没吃饱或尿湿了裤子,不知道告诉  相似文献   

11.
刘萍 《儿童音乐》2016,(3):72-74
"音乐课想说爱你不容易!"在音乐课堂上,有很多孩子他们喜欢上音乐课却又害怕唱歌.每一次看到音乐老师来上课他们都欢呼雀跃,可是学完歌曲后,当我说请同学们来唱一唱或者请个别同学演唱的时候,大部分同学立刻趴到桌子上,生怕我的目光落到他的身上,还有小部分同学指着别人说:"老师,让他(她)唱,他(她)唱的好听……"只有几个同学自告奋勇举起手来说自己要唱的.  相似文献   

12.
juliazhuliye@yahoo.com.cn问:我的女儿1岁1个月大,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她要去拿筷子,我拍了她一下,她居然把手缩回去狠狠地咬了一口。后来,还有几次我不允许她做一些事情,她也狠狠地咬自己的手。请问,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答:这个年龄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差,用某种行为发泄不满是很常见的,而少数孩子则是以自残的方式来发泄不满。不知道您的孩子是不是非常敏感、自尊心强,她有这样的表现,原因可能是:①起初当她做出家长认为不对的事情后,她可能是用咬自己手的方式来惩罚自己。当她看到这样做得到家长的认可,她就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博得…  相似文献   

13.
梳头的故事     
刚开学时,丹彤小朋友每天中午都张着一双大眼睛,一动不动静静地躺着,但就是不肯睡着。我怎么也弄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终于发现了她的“小秘密”。原来,她是一个很爱美的孩子,怕在睡觉的时候弄乱了头发,为保护好自己的小辫儿,所以她不肯睡着。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和她谈,让她好好睡午觉,并向她保证:如果睡觉弄乱了头发,老师一定会给她梳一个比原来更漂亮、更整齐的发型。开始的时候,她还有一点不放心。可当她看到我给她梳的小辫儿更漂亮,看到小伙伴脸上羡慕的神情时,她放心了,终于肯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睡得香香的了。一天早上,梦阳的爸爸带着没梳头发的女儿来幼儿园了,他无可奈何地对我说:“张老师,真没办法。孩子说我们梳的头发不好看,一定要让你梳。”“好吧,让我来吧。”我利落地给梦阳编了两条  相似文献   

14.
三个好朋友     
<正>我有两个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是坦默尔,另外一个是谢克。尽管我们都是穷哥们儿,但我们亲密无间,三个人好得能穿一条裤子。我们家生活非常艰难,开斋节来临之际,妻子愁容满面地对我说:"萨希尔,我们自己任何时候都能够忍饥挨饿,但我不忍心看到孩子们伤心落泪的样子。眼看就要过节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过节时都能穿上漂亮的衣服,而我们的孩子却衣衫褴褛,我的心都碎了。如果你能给我一点钱,我就能  相似文献   

15.
一位母亲在电话里哭泣着向我们咨询,她说她的儿子非常优秀,曾经代表学校参加全省的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一名。这位优秀的孩子还见过很多大场面,多次面对上千人、上万人表演钢琴独奏。可是令她困惑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杰出的儿子,却不能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我问她孩子都不能面对哪些小事,她说:“我认为男孩子就应该很坚强,可是他却特别爱哭,遇到什么小事都哭。比如,铅笔芯断了,带到学校的水杯打不开了,他都会哭。总之,这个孩子好像很让我们失望。“其实,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对他的投入就很大,作为父母我们深知…  相似文献   

16.
老师:您好! 我女儿今年13岁,很不好沟通,鼓励她的话被认为是违心的话,批评的话则被认为伤她自尊.我现在对她真是束手无策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家长:您好! 在孩子青春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很多家长由于不擅长沟通,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 在与孩子沟通时,建议家长不要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态,但要尊重孩子,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举个例子,当女儿做了一些让您很生气的事情时,您可以对孩子说:"虽然我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原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也有机会了解事情的真相.否则,极有可能会因为我们的片面看法"伤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17.
朋友     
编辑冯永平我的女儿名叫玛雅,她长得虽然瘦弱,但是,她却具有一颗同情心。当她看见有人孤独寂寞的时候,或者看到有人正受到疾病的折磨的时候,抑或是看到有人正处于贫穷之中的时候,她总是会说:“哦,他真可怜!”每天,玛雅从学校回来的时候,总要述说她的同学斯蒂芬妮又学到了什么等等。而我由于太忙了,从没有认真听她的述说,通常只含糊地随声附和着。我这样做着,竟然从来都没有意识到我错过了什么,直到那天玛雅的老师请我去,我才知道,玛雅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孩子以及她是一个多么忠诚的朋友。我想,如果我不来学校,那么玛雅过去对我所说的那些事也…  相似文献   

18.
问:我女儿3岁半了,每次看到别人手里拿着好吃的东西,她总是跟人家要着吃,但是自己的东西却舍不得给别人吃。这孩子应该不缺吃的,只要我认为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的食物,我都会给她买。我给她讲了很多分享的故事,希望她能变得大方一点。她现在知道了应该跟别人分享的道理,但是每当要把自己的玩具、食物拿出来的时候,还是很小气。每次从爷爷奶奶家住几天回来就表现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玩的、吃的都要归她或者由她来分配。怎么才能让她不那么自私呢?江苏常州熊晓雅  相似文献   

19.
近来天气比较干燥,常有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对我说:老师,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不然她在回家的路上就嚷口渴。对此我感到很纳闷。因为在园我们每天都安排多次喝水时间,其它时间也不限制幼儿喝水。按理说,孩子们喝水不算少了。但为什么家长却觉得自己的孩子喝水少呢?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次偶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有个家长托他的孩子转了一封信给我,没等我来得及拆封,那位家长便打来电话跟我打招呼说,他的孩子成绩不是太好,自己不好意思亲自来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于是便想到用写信的方式与我联系,并且再三嘱咐我一定要给他回信,哪怕是几行字也行。当我问到他为什么不敢到学校来的根本原因时,他在电话的那头告诉我:他以前到学校来了解孩子的情况时,许多老师都与他三言两语便结束了他的谈话,他看到成绩好的同学家长与老师总是有谈不尽的话题。他总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穿得太寒碜,或者是自己没有给老师“好处”。有的时候,受了这股“冷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