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张立军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119-122
本文着重阐述了当代企业家的重要作用及其社会地位,当代中国企业家的素质与行为标准,以及当代中国企业家建设队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国宏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771-774
经营素质的高低对企业的兴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当代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而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家身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张謇是近代民营企业家的杰出代表,当代民营企业经营可以从他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宋俊义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正>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进入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社会的经济、政治及思想文化领域均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如何认识社会转型的进程?社会转型的实质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社会转型的趋势如何?在转型中存在哪些社会问题?本文准备从上述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中国社会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这一现象和概念是从西方传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逐渐在我国产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级。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领、规范大众文化,使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往往把人们理论思维的视野引向历史的纵深层面。在这一背景下,人"]普遍感到,有必要对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活动的选择性的关系进行认真、系统的研究。 一、科学的历史决定论与教育的价值定位 就社会历史领域而言,科学的历史决定论这一范畴,是用来指称社会的各种客观的因果性、规律性和必然性联系的总和的。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无例外地是在这些社会联系或关系的范围内实现的。它以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依据,因而使人们能够在社会生活的错综复杂的、多层面的关系体系中探 相似文献
6.
7.
在世界生态文学发展的影响下,在中国生态危机的状况中,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生态文学创作逐渐兴盛,生态报告文学、生态小说、生态散文等创作,对于揭露生态危机呼吁生态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大多缺乏对于生态问题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生态批评理论研究处于滞后状态,生态文学批评尚未得到文学批评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肖新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1):42-45
人权,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考察当今世界人权问题,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揭示了当代中国人权的基本内涵,针对国际社会中有关人权问题的种种奇谈怪论,旗帜鲜明地主张国权(主权)高于人权,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深入开展人权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推进社会主义人权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其通俗化、普及化和群众化,成为他们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认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实践性、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普及性等鲜明特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坚持一元指导与多样并存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大众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等基本原则.我们必须在理论的运用中普及理论、在理论的普及中引领思潮、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建设、培育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素养,才能不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石仲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11)
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石仲泉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当代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要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革命正在汹涌澎湃地展开。在新的革命实践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家精神高平赵宏按经济学定义,企业家就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打破常规、实现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人。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最早给企业家在理论上定位的是经济学家熊彼特,他概括了企业家的五种创新行为:第一,将以往消费者所不知道的新商品引进市场;第二,采用以往有关企业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社会政治思潮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的急剧转折,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经过80年代的酝酿,在90年代终于在中国爆发出来。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做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族主义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它的基本诉求和基本特征,指出了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周伟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6)
忧患意识就是危机意识,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潜在危机,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当代中国青少年普遍存在忧患意识缺失的现象,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青少年的忧患意识诸如生存竞争意识、安全风险意识、国家主权意识、民族文化意识等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大学城构建设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与全球化趋势对当前高校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适应新的时代特点,立足当代中国社会的特殊性,结合大学城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建设的实际历程与客观经验,该文对构建当代中国大学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强调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自然与人文的回归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形成有其历史语境,有其自己的特点。大众文化既产生了正面效应,同时难免又带来了负面效应。前者表现为消解文化等级秩序,满足大众精神需要,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文明质量;后者表现为导致了人的单向度和人格的片面化,导致了媚俗化,摒弃了文化理想,还导致了无深度性,从而消解了人性的深度。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淑芬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6):61-63
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不高这一现状,指出加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并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大众传媒三方面着重探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刑罚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注重对肉体的报复逐渐转变为对灵魂的改造。从当今教育领域对惩罚方式所进行的改革中,我们也可见到这种变化的影子。当今无论是公开惩罚地位的下降还是体罚的废除都是以学生人权为中心的,但它们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类教育理念进步的同时,却又废除了教育者的惩罚权。教育领域并不存在是否需要惩罚的问题,但存在应使用什么样的惩罚手段问题,惩罚的存在对维护规范、建立秩序还是很有必要的。面对当今教育领域中对惩罚改革的矫枉过正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尊重学生人权的同时又能恰当地实施惩罚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