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英珉 《青年记者》2008,(16):67-69
在传统的广告经营运作中,价格是最强有力的"撒手锏",在媒体和客户多次艰苦的谈判中,人们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折扣"、"优惠"之类的拉锯式争论中,而往往忽略了媒体与广告主之间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企业对媒体了解甚少,媒体对企业缺乏深度交流,在这种浅层次的合作交易中,有的广告主甚至在谈判中迷失了对广告目标的诉求,而有的媒体则在价格厮杀和媒体激烈抢夺战中显得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2.
殷帆  金佳 《东南传播》2012,(7):93-95
近些年来,"主流媒体"一词在国内风靡,"主流媒体"似乎成了一个高帽,所有的媒体竞相抢着拥戴,究竟什么是主流媒体呢?主流媒体的特征是什么?在媒介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中,传统党报媒体以及都市类媒体怎样通过改革跻身"主流"的平台上?主流媒体如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监督?本文收集整理2011年来国内相关文献对"主流媒体"的分析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处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台湾媒体,在政党斗争激烈的党派纷争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政党为了赢得受众的支持,媒体和政党合谋出演了一出出"制造新闻"的"好戏"。电视媒体因其强大的影响力在政治事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对台湾媒体"制造新闻"现象的历史渊源和现状予以纵深分析,以期对台湾媒体的态势走向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李霞飞 《东南传播》2018,(3):107-109
在互联网倡导自我表达的语境中,自媒体人通过内容聚集了庞大的粉丝群体,他们不仅仅是自媒体内容的受众,更是自媒体的"商品"、自媒体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自媒体书写的话语体系中,他们成为互联网资本的"免费劳工",进行着数字生产。本文以微信公众号"咪蒙"为例,分析其内容生产方面存在的"元"逻辑,及其粉丝的生产、消费活动,以此来揭示自媒体粉丝"产消合一"的"劳动"行为及其商品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鹏 《新闻爱好者》2012,(19):43-44
以快取胜的网络、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对纸质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近年来,有实力的纸质媒体正逐步和新兴媒体"联姻"。然而,作为地方晚报,无论是在发展空间、竞争实力还是在与新兴媒体的联合发展上都先天不足。面对挑战,地方晚报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天中晚报》以变应变,在"浅浏览"和"深悦读"上下功夫,赢得了读者,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推开热闹的"艳照门",笔者看到了隐藏其后的"传播门"--媒体是此次"艳照门"事件扩大化的重要推手.本文在分析明星、经纪公司及媒体三方面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揭示媒体报道中明星"隐私辈出"的深层原因和表现形式;通过反思媒体在此次"艳照门"事件中的不当传播,呼吁媒体理性冷静地面对娱乐炒作并提出了面对恶性炒作媒体可选择的一些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一个身在媒体的人,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中国媒体的十年成长之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呢?在这十年中,白岩松,用身在媒体的特殊身份,见证中国媒体的十年成长之路,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媒体,中国媒体一步步的走向了成熟,他们走出了"9.11"的尴尬,远离了"伊拉克"的争议,从"非典"开始蜕变,最终,在成功报道"PX项目迁址"事件中做到了"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从《幸福了吗?》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在信息透明度的问题上,我们已经在路上。  相似文献   

8.
卢家银  段莉 《青年记者》2012,(24):23-25
在观念上,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树立一种底线伦理的观念,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实践中,既要倡导建立媒体评议会,也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对媒体机构和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以往,媒体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过程中,虽然比较有效地解决了生存问题,在经营管理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在市场竞争中伴生  相似文献   

9.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构建互联网枢纽型传媒集团"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新闻传播价值,服务集聚用户"两大发展理念,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着重处理好用户、产品、技术、团队与新型媒体平台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不断丰富媒体产业链及业务内容,在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媒体行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技术进步和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世界媒体环境和我国舆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流媒体在宣传思想和舆论引导中"领头羊"的地位受到挑战。新兴媒体的发展和崛起使传统主流媒体面临挑战。媒体融合的要求正是在这个形势下党和国家对新闻宣传领域作出的最新部署。"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1]的表述,一方面明确了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和宣传思想工作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也为主流媒体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进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全华  白红义 《中国记者》2012,(5):105-106
2012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大地震一周年。国内外各主要媒体均对这一国际热点事件进行了策划报道。在众多"媒体行为"中,微博作为新的媒体样态,以"微话题"等交互特色鲜明的方式,将受众纳入"报道"体系,以网民"自媒体"信息作为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截至3月22日,"日本大地震一周年"微话题已发表了4670703条,且仍有人在不断地参与到微话题讨论中。  相似文献   

12.
在突发性事件中,媒体往往担负着信息发布过程中"舆论领袖"的重要功能,是引导舆论、动员社会、帮助政府缓解危机的重要力量。在香格里拉大火事件中,媒体以"爱心式动员"、"思考式动员"和"排怒式动员"三种舆论动员形式影响着事态的走势和进程,搭建了媒体、公众、政府三者之间的信息通路,在应对危机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十多年来,学者们从技术、产业、政策、个案等不同视角对媒体融合的研究不断增多,使这个领域日渐繁荣。在以往的研究中媒体组织是主体,技术、政策、市场甚至受众本身都成为了行动的驱动要素,从而忽视了受众对媒体的实际使用以及媒体与认知体验的关联。因此,需要从现象学出发,将媒体置于人与世界的联系中,分析媒体融合在宏观发展上所带来的从"诠释"向"具身"的突破,以及微观实践上建构的更多层次的"放大-缩小"结构,为媒体融合研究提供指向人类体验与使用知觉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媒体融合是打好新型冠状病毒"防疫"仗的主力军,健康知识的精准、快速、有效传播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到了曙光。媒体融合环境在这场公共卫生"战役"中做出了哪些贡献,又有哪些缺陷?笔者对媒体融合环境下健康传播现象、效果特征和效果提升对策进行了研究,全面了解媒体融合特点,优化媒体融合环境,增强融媒体的传播力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到来,传统电视媒体受到的冲击和面对的挑战不言而喻。在今年中国"两会"中,新华社"媒体大脑"仅用15秒就生产发布了全球首条关于两会内容的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2018两会MGC舆情热点","媒体大脑"的应用为媒体的节目生产方式带来重大变革。本文就电视媒体在智能时代如何加快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从媒体融合的相"加"迈向相"融",加快形成新型传播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门女婿"是现代社会中一个独特的存在群体.在"上门女婿"不断涌现的背后.媒体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媒体又给时下的"上门女婿"赋予了怎样的群体形象?本文通过叙事理论和符号学的分析,对媒体在"上门女婿"群体角色构建中的影响作了批判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秦拓 《新闻传播》2022,(5):39-40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形态,近年来在文化推广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海外传播中有像李子柒这样的自媒体,是我们媒体工作者的骄傲."李子柒"自媒体的海外传播的成功,值得当代媒体人学习借鉴.鉴于此,笔者结合对外传播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李子柒"自媒体文化内核及其海外传播的发展路径,旨在探究自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对外...  相似文献   

18.
在这场媒体经营者与广告主的市场博弈中,媒体似乎显得有些左右为难,广告价格的"涨"与"不涨"着实成为了经营者的一个艰难抉择。在经济危机影响下,一方面广告主迫于经济形势压力纷纷压缩广告投放预算,对于媒体甄选和广告投放行为也显得更为谨慎和理智,使得大量电视媒体开年以  相似文献   

19.
传播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媒体"的外延,引领我们进入"泛媒体"时代,媒体的质的区别越来越让位于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泛媒体时代的这种传播特征至少包含两重意思:一是信息通道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二是媒介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媒体"联盟"的融合和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在网络媒体中体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三鹿毒奶粉"事件报道中,媒体和三鹿公司之间经历了从共谋、对峙到破裂的戏剧性变化.媒体在与政府、广告商以及受众的多维关系中多次转移结盟关系:媒体的新闻生产采用了"关键时刻政治正确性优先"、"参与利益锁链中的危机公关"、"民粹主义话语"及"自我批评式的反身性"等多种生存性策略."三鹿毒奶粉"事件中的媒体报道,表征了新时期以来中国传播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已经转化成制度性风险,中国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只关心自身经济安全而缺乏专业主义价值担当的怪胎式利益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