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说:好的翻译使读者“对原作无限向往”,坏的翻译则“消灭原作”。汪晴、飞白翻译并撰文评述的《勃朗宁诗选》引起了读者对勃朗宁的极大兴趣。这不仅是因为译者以通畅传神的译笔试图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风格,而且还因为(与一般诗选不同)译者几乎为每一首译诗都撰写了一篇精彩的阐释评论文章,从而在以难解著称的诗人勃朗宁和我国读者之间搭起了一座理解沟通的桥梁。于是我想:不仅是翻译,好的评论也可以使读者对原作无限向往,而坏的评论当然也可以消灭原作。 在我国,许多读者曾为勃朗宁夫人的爱情故…  相似文献   

2.
我看“家”与“商”读到鲁迅先生《集外集拾遗》中的一则广告——《三闲书屋校印书籍》: “本书屋以一千现洋,三个有闲,虚心绍介诚实译作,重金礼聘校对老手,宁可折本关门,决不偷工减料,所以对于读者,虽无什么奖金,但也决不欺骗的。”说得好!这种对革命、对文化出版工作、对读者的负责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出版家的气魄!  相似文献   

3.
翟惠生 《传媒》2001,(9):40-41
1988年底我发表的《“但存方寸地 留与子孙耕”——关于国土问题的通讯》一文,能使读者在给光明日报社的投书中发出“疾雨响鞭 震聋发聩 余音袅袅 发人深思”的感慨,那么,我力图通过该文缩短一点国家全局大事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而费的“苦心”,也就算是有所报偿了。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检索方法中,汉语拼音字顺目录是中文书名目录最常用的一种。它是把书或文章的篇名按照汉语拼音排列起来的检索系统。图书和情报检索部门大都设置汉语拼音书名目录,但据调查,很大一部分读者却不掌握或不熟悉这种检索方法,原因是: 1、汉语拼音字顺目录要求用户必须具备良好的汉语拼音能力,检索效率与用户的汉语拼音水平成正比。而读者中,不懂或不熟练掌握汉语拼音者,占有很大比例。 2、由于一个汉字的拼音常由2~4个拼音字母组合而成,多者可达5个以上(如“装”——“ZHUANG”为6个),因此每个篇名的汉语拼音大都比较冗长,例如“工程制图”——“GONGCHENG ZHITU”、“广州电梯产品”——“GUANGZHOU DIANTI CHANPIN”。由于这个原因,汉语拼音字顺目录的建库和检索都比较费时,这个矛盾对拼音能力较差的用户就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办好地方党报副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到它和近期社会相契合的定位。就地方党报来说,“近期社会”所包含的既有大时代,又有本报所覆盖的“小社会”,其副刊要找到一个较好的定位,赢得读者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大时代和“小社会”中的相关要素就不得不一并加以充分考虑。这是我在实践中得出的一点“真知”。一、“文”“新”结合,贴近读者在纸质媒体副刊越来越萎缩,文学副刊似乎将要失去存在价值的舆论抬头时,嘉兴日报社今年的读者调查结果却显示,在日报24个版面中,“南湖”文学副刊读者满意度名列第六。  相似文献   

6.
文摘求疵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极为重要,一批文摘报刊(以及报纸的文摘版)应运而生,给读者带来了许多方便。“一张报纸集百家的精华”,未免言过其实,但读一张文摘报可以省却翻许多张报的时间,确是事实。我常看文摘报和文摘版,在喜爱之余,又每每发现令人遗憾之处。遗憾有三:一是编辑缺乏版权观念,不尊重作者。文化部关于保护版权的条例明确规定:报纸转载和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应说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但一些文摘报大多缺乏版权观念,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手里有一张3月19日《文摘报》,第八版上共有七条信息,竟有五条未署原作者姓名,却署了摘编者名,至于原作名称则一篇也没署。这未免太不尊重原作  相似文献   

7.
今年夏天,当我刚刚走出校门来到哈尔滨日报社《新晚报》文化新闻版实习时,连新闻的5个 W 是什么还不大清楚。我在大学里念的是英语系,却到报社来实习,同学们都说我是演小生的扮了大花脸——行当不对,可我觉得这也是一次机遇。刚学采访的那几天,写出来的消息不像消息,通讯不像通讯,理所当然被主编“枪毙”。她告诉我说:“得找那些热点的,有价值的,读者爱看的写!”  相似文献   

8.
在报刊上刊登的非事件性新闻照片中,有相当数量的照片“千人一面”、“似曾相识”,说它是真的,又透着假,说它是假的,却又有过这样的事实,真真假假,总感到它与现实生活有一段距离。我把这些既不算是照片“绝症”——假照片,却又能让读者提出疑问的各类真真假假照片中的毛病称之为新闻摄影的“常见病”,并把它的“病因”归类试析如下: 一日按图索骥。这  相似文献   

9.
当了几年记者,悟出了一点道理:消息也好,通讯也罢,千万不要写长了,越短越好。如何短?就是写最“提神”的那一点。我近日翻看发表的数百篇稿件,发现在社会上引起点反响的,都是几篇“小不点”。洋洋洒洒数千言的稿件,真是下力不讨好,没人理茬。“小不点”为啥惹人爱?思忖再三,原因找到了——“小不点”只写最“提神”的那一点,一多就长了,长了读者就倒胃口。怎样才能写好最“提神”的那一点?思来想去,似乎应抓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本来老兵退伍的工作很难做,然而这位连长却深入班排,将老兵的思想工作做到了心坎上,这对部队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性,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然而读者很关心的问题——这位连长为什么住进这个班?连长住进班里后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却交待得不清楚、不详细,只是用一两句话一带而过,或只有人物几句毫无特色的简单对话;只有人的影子,没有人的灵魂,只有一般性的标语口号,没有个性化的语言特色。三、还有几个问题应向读者交待清楚:一是“我”在对待“去与留”的问题上持怎样一种态度?二是“因为前天刚闹了半天情绪”,为什么闹情绪,产…  相似文献   

11.
《中华读书报》上有一份关于读者买书的调查统计表 ,题目是“哪些因素在决定读者买书” ,影响程度分别是“最”“很”“比较”“有点”“一般”“不太”“很不”。这份调查的结果契合很多买书人的心意 ,从中可以看出 ,读书市场、读者心理的逐渐成熟正在呼唤着编辑意识的进一步成熟与更新。作为一名读者 ,我在买书时主要受两个因素的支配 :一是专业的需要。由于长期不断地关注这方面的书 ,对有关研究的新动向和出版的新书相对比较了解 ,对作者的情况也比较熟悉 ,所以易于把握 ;二是一般性阅读的需要。购买这一类书通常比较谨慎 ,我会从很多渠…  相似文献   

12.
“凡有引文,一定要注明出处。”这是报刊、书籍出版部门对作者的一点要求。这要求无疑是合理的。因为编者和读者知识面再广,也不可能知道所有作者的所有引文的出处,而引文又要求准确无误,所以得告诉编者和读者一个核查的地方。对此,我想提一点“反要求”:报刊在刊登引文的时候,也注明出处。如果认为全部如此没有必要或有困难,起码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不为人常见的引文能做到这一点。这样做的好处有四点:一是使文章更加可信;二是督促编者必须查  相似文献   

13.
刘苏雅 《图书情报工作》1995,39(5):17-19,74
对两个英语专业术语——“bibliographic(al)”和“bibliographic(al)control”的通行中文译法提出了质疑,以事实说明“bibliographic(al)”不仅可译作“书目的”,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译作“文献的”;而“bibliographic(al)control”则应译作“文献控制”才更符合理论提出者和阐释者的初衷。  相似文献   

14.
李丽  何彬  胡琼瑶 《新闻前哨》2013,(11):71-71,82
当前。每天海量的报道见诸无数媒体,但真正能让人记住的新闻报道却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空洞、乏味的报道转瞬之间就会被受众扔进字纸篓。留不下一点痕迹。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报道缺乏深度应该是其中的主要原因。站在受众的角度形象分析新闻报道的深度,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知道了——发布信息、知道了并与我相关——贴近性信息、知道了并使我受益——服务性信息、知道了并给我启迪——思想性信息。“知道了并给我启迪”就是真正有深度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叙述是通讯写作中使用较多的手法。作者在他的人物通讯中叙述时,会使用“我”、“你”、“他”不同人称。许多作者惯于用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写作;使用第二人称——“你”、“您”要少一些。每种人称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运用第一人称的好处:从“我”写起,容易下笔,比较适宜抒情和议论,容易同读者进  相似文献   

16.
听说杭州日报改了一下版,特意去找一张原来比较注意的“倾听版”看,却发生了一点小困难,因为两个“倾听”大字的栏目名一时找不着,仔细搜索了一番,才在左下与右上的边栏,找到了半个字的“倾听”。 一时不明白,为何栏目名要这般躲躲闪闪,是版面不够呢,还是嫌这“倾听”二字不太好看?既然版面不够,字可以小一点或删点文章,如果嫌难看,那索性换掉它。如此半个“倾听”,必有其中讲究。  相似文献   

17.
“刚满月的孩子哭个不停,老公管都不管,还在津津有味地看某某报”,“我每天要是不看到自己最喜欢的某某报,翻来覆去连觉都睡不着。”这些语言是笔者从一些报纸上的“读者评报”专栏摘抄的,每每阅读起来,总让我难以承受其“酸味”的冲击。 报纸开辟专门的版面或栏目,诚恳征求读者的意见和看法,发动读者为报社出主意,对提高办报质量,疏通与读音沟通的渠道,无疑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出现在某些报社的所谓“评报”,却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只要是读者的表扬,即便离谱,  相似文献   

18.
“还是”后面的思索有些人喜欢在“但是”后面作文章。我今天想在“还是”后面作点文章,谈一点读报后的随感与思索。日报与晚报——还是晚报好看常读报,日报、晚报都在读,读多了之后,总感到还是晚报好看些。一是内容多,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读者总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爱看的信息与内容。二是晚报确实作到雅俗共赏、软中有硬、软硬  相似文献   

19.
作为基层通讯员,都想自己经常有“重头稿”、“大块头”文章见诸报端。然而要达此目的颇不容易。笔者以为,除了要有自身的良好素质和敬业精神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怕吃苦的韧劲。我说的“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深入采访。谁都晓得采访要深入,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很难。我认为,要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克服“四个倾向”、树立“四个作风”,即:克服走马观花、满足现状、怕苦畏难、主观片面的倾向,树立深入细致、穷追不舍、知难而进、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日报》的“购物指南”(市场短波专版)和《北京晚报》的“市场快讯”两个小栏目里登的稿件,尽是些跟人们衣,食、住、行关系较密切的事儿.篇幅虽然短小,但在介绍商品知识,指导人们消费、沟通产销渠道。促进生产发展上,却起着良好的作用,受到读者的欢迎。去年,这两个小栏目共采用了我写的稿件一百多篇.由于稿子的内容准确、采写的又比较及时,收到了比较好的宣传效果,得到了读者的好评。我是怎样为这个小栏目写稿的呢?亲自采访,不捕风捉影。“市场快讯”的稿要求一个“快”字,但不能因快失真。有人觉得几十字的“豆腐丝”用不着采访。还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