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社会中,集体主义取向的纠纷解决机制在乡村社会失效,纠纷的解决更依赖于具有权威性的基层司法机构。受现代法制化建设以及司法资源稀缺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司法机构规避了调解这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选择法律程序主义的审判形式,似乎实现了规则之治。然而审判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纠纷,法律在乡村社会无法有效运行。基层司法机构的法律程序主义与策略主义一样都是国家能力不足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纠纷自身的表现形态,还是从公民维权本能的角度来说,消费者群体性纠纷都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同时具备修正社会制度、促成良性纠纷解决机制形成的积极性价值。从争议客体的属性来说,消费者群体性纠纷则具有不同于群体性事件的私益性和非政治性,这一特性决定了消费者群体纠纷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司法审判模式。然而,目前中国消费类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方式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解决模式,司法审判模式已经被边缘化甚至政治化。因此,矫正目前消费者群体性纠纷解决中的模式错位,在制度层面构建以司法审判模式为主导的"类型化"纠纷解决机制成为恢复消费者维权机制正常化运行、最终实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房控政策频出,“借名购房”现象愈演愈烈,其潜在风险引发的确权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返还原物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不断诉至法院,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司法实务中,借名购房纠纷案件暴露出了不少审判难点,本文在通过对许多此类典型案件的审判思路的陈列式观察之后,结合借名购房行为的特点阐释法理,提出了对于借名购房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案构想,强调统一司法审判标准之必要。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提出金融危机下解决社会纠纷的司法对策,即树立能动司法观念,加强事前控制,重视调解的纠纷解决作用,构建灵活的执行机制,建立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机制,创新审判工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教育纠纷是学校行使教育管理权与教师或学生发生的争议。以是否侵害教师和学生的公民基本权利为标准,可以把教育纠纷分为影响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育纠纷和影响教师和学生一般权利的教育纠纷。根据宪法的人权原则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应当把影响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育纠纷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对仅影响教师和学生一般权利的教育纠纷,可通过教育法规定的申诉制度解决,这是维护教育领域的公平正义和正确解决教育纠纷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数千万,他们中的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会很好地与人相处,同学之间很容易发生矛盾纠纷。学生间的矛盾纠纷处理不好,小则影响到双方的生活学习,大则可能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与班纪,进而影响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回顾三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在此探讨一下中职生出现矛盾纠纷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民事审判工作中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涉诉信访不断增多,民事审判的公正受到质疑,给民事审判提出了新的挑战。完善庭前准备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优化纠纷解决机制,提高法院的公信力。因此,应建立中国特色民事庭前准备程序,确保庭审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第四回中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冤假错案,为历代评论家所诟病。回归以贾雨村的视角还原历史语境,发现该案不仅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错案,还认识到贾雨村在该案审判过程中所展现的娴熟的纠纷解决能力。在既定制度环境约束下,贾雨村尽可能地实现了最大化的正义,这一结果的出现有赖于他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出色的审判技巧。这种知识对当下的司法改革和法官审判能力的提升,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间借贷在方便人们生活,弥补银行服务不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民间借贷纠纷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稳定大局。本文对淮南市两级法院2010年至2013年期间审理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实践中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通过法院审判职能,妥善应对民间借贷案件形式,为维护淮南市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学科,而审判观摩、模拟法庭作为实验环节的课程设置,其对于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众多高等院校的法学院对这两门课程设置不合理,这样不免会影响到法学学生实际诉讼能力的养成。现阶段的法学院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设置审判观摩、模拟法庭实验课程,达到法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以民事纠纷要素中层结构的主体、内容和事实(要件事实)要素为中心,完全排除了情绪要素,力求排除外部结构要素以及除要件事实之外的纠纷事实要素。这种纠纷要素的处置存在局限,容易造成纠纷反复,引发新的纠纷。为纠纷的一次性解决,民事诉讼应当拓展对纠纷结构要素的包容性,扩张审判对象的范围,缓和诉之合并的限制,加强诉讼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村生活中由于相邻关系不和谐,引发各种相邻纠纷不断出现。本文结合审判实践分析农村相邻关系的类型及成因。对处理相邻关系纠纷原则的理解及适用以及法官在农村相邻纠纷案件审理中自由裁量权的把握进行探究。提出农村相邻关系纠纷司法实践难题并对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农村相邻关系纠纷作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司法审判权制度移植自西方国家,但受到我国传统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司法审判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异化现象。这些异化现象既影响了审判机制解决纠纷功能的发挥,降低了审判效率,又制造了新的司法不公,影响社会和谐。笔者认为应在充分认识审判权性质的基础上,坚持审判权的中立性、独立性、正当性和被动性,科学构建我国审判权的运行机制,使我国的司法审判权逐步形成独立、公正、效率等品格,为司法审判权运行进入正常轨道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从审判实务层面看,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者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常常会因劳动报酬增减、劳动岗位更迭、缴纳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关系等问题引发纠纷。这些争议的发生,不仅影响劳动关系的稳定,更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如何保护劳企双方合法权益,以建立长期、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记者近日到重庆市第  相似文献   

15.
毕节试验区成立20多年来,社会经济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城镇化步伐大幅度加快,土地纠纷日益增多。在司法实践中,理性思考土地承包纠纷问题,认真总结这类案件的审判经验,对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稳定农村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中,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越来越多。文章通过对一起案例的分析,提出以保护受害人利益为目的进行合理的责任分配,对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具体案情结合应用的观点,旨在提出审判实践中处理此类纠纷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183起学生诉高校行政案件的实证研究,分析学生诉高校行政案件的时间、地域、类型、审级等特点。围绕案件审判的疑难焦点问题,研究发现:司法诉讼中,高校对学生作出的学位学历、学籍管理等行政行为可诉,高校是适格被告;法院对学术性纠纷和非学术性纠纷采用不同的审查强度,但争议较大,类案不同判现象突出;高校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错漏较多,由此导致败诉的案件比例较高;高校行政行为对学生重要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事实认定适用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建议尽快出台高等教育行政案件司法解释,合理把握司法审查的介入程度,提升高校依法依规和依章程管理的能力,使高校办学自主权与司法审查权保持理性张力,推进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调对接"是民事审判与调解方式的对接,它使诉讼与调解两种纠纷解决机制相互衔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司法审判与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共同促使纠纷高效解决,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首先分析了民事领域中的调解与诉讼方式及其关系,随之理论上剖析了"诉调对接"的内涵,论证了"诉调对接"的功能价值及其不足,最后就如何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界定权利意识和诉讼意识的概念,指出纠纷发生后,当事人为谋求纠纷的实质性解决,倾向于援引规范作为他们说服的根据,从而使纠纷衍化权利纠纷,权利纠纷使当事人具备权利意识。此后当事人经过对成本的权衡,并得到国家诉讼政策的允许,选择进行诉讼,将权利意识转化为诉讼意识。诉讼意识范畴小于权利意识范畴,具有权利意识的纠纷当事者并不必然选择诉讼作为其权利实现的手段。因此,国家所要做的就是为当事人之间适于通过审判解决的纠纷提供便利,使其接近司法,接近正义。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审判人员,原、被告的参与下,双方当事人就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自愿进行协商,用达成协议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解决民商事纠纷中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的迅速解决纠纷,而且对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和谐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新类型的纠纷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法制程序不断规范以及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给法院工作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当事人的不满。对法院调解的改革、完善已势在必行。为此,本文拟就现行法院调解制度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及完善作些粗浅探讨,以利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