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思政育人”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互联网+思政育人”发展对策:顺应时代发展,筑牢“互联网+思政育人”阵地;构建育人机制,搭建“互联网+思政育人”平台;培养专业队伍,实现“互联网+思政育人”目标;创建精品课程,塑造“互联网+思政育人”品牌;营造校园文化,打造“互联网+思政育人”空间。  相似文献   

2.
“五位一体”育人机制,是指“专业育人、课程育人、课堂育人、名师育人、环境育人”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五位一体”育人机制的整体建构,亟须厘清其生成逻辑。实施“五位一体”育人机制,既要打造“专业+”新模式,融职业技能竞赛标准建资源,推进“三个课堂”联动育人才,还要坚持名师引领促技能成长,创设高品质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3.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三全育人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推动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改革的重大命题。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文章探讨“三全育人”视域下在《跨境电商》专业课程教学中怎样撒好课程思政之“盐”,挖掘课程和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要素,在专业知识传授中融入思政层面的精神指引,使《跨境电商》专业课程更具有“温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三全育人”的重要育人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三全育人”不仅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更有助于落实“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而,将红色文化融入“三全育人”具有重要价值,它将有助于阐释“三全育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为强化“三全育人”价值取向提供强劲的精神支撑,为推动“三全育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动力保障,并有助于彰显“三全育人”落实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应协同“思政课程”发挥好育人功能,形成“课程思政”隐性育人与“思政课程”显性育人相连接的“大思政”新态势。二者协同育人的特征是主体的全员性、过程的完整性和方位的立体性,逻辑基础是“思政课程”向思政教育提出挑战和“课程思政”为思政教育带来新思路,逻辑路径是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协同育人、非连续性教育与连续性教育协同育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提“育人为中心”  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清华附中充分认识到以“教学为中心”作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学校中心工作的局限性 ,更加明确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是育人 ,努力形成课内外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新的育人模式和体系。清华附中提出了“育人为中心 ,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育人为中心” ,明确了学校的教职工 ,无论是教师、服务人员 ,还是管理人员 ,只要是在“育人”,就都是“第一线”的工作。“育人为中心”不仅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育人意识 ,使大家更自觉…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肩负着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多重使命,是“三全育人”的首要主体,其主体性的建构是“三全育人”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厘清“三全育人”理念内涵与阐释高校教师“三全育人”主体地位与主体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三全育人”主体性建构的多种因素,提出了高校教师“三全育人”主体性建构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课程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实施途径,高中物理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文章以高中物理课程为载体,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相结合,阐述了“厚植家国情况”、“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责任担当”等三个课程育人的目标;“二次开发教材”、“借题发挥”等四种挖掘育人元素的方法,以及“问题情境育人”、“公式规律育人”、“作业设计育人”等八条实施课程育人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做好育人工作的重要方式。以“一流育人新架构”为视域,理性研判当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路径,即激发“全员育人”动力、优化“全过程育人”链条、强化“全方位育人”协同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育人”是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根本要求。本文结合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图书馆“文化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举措,建议构建长效“文化育人”机制,建设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育人”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教书育人”表述与强调的是教书为主,育人为次;教书为重,育人为轻;教书为本,育人为末; 教书为先,育人为后;教书为上,育人为下;教书为大,育人为小。这一概念与当代科学教育理念似乎相悖。应将这一词语次序颠倒过来,即“育人教书”,因“育人”远比“教书”重要百倍。虽然仅仅是词序差异,但两种教育理念及其导致的教育效果却大相径庭。本文意在辨析两种概念之差异,呼吁教育界以“育人教书”取代“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资助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育人优势的重要体现。现阶段,我国研究生资助育人仍然存在“资助”和“育人”衔接不足,“需求”和“供给”匹配不够,资助“精准化”“智慧化”不足等问题。文章分析了高校研究生资助育人的重大意义和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应策略,以提升研究生资助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3.
教育就其内容和任务而言 ,不外乎“教书”和“育人”。如果说 ,传授知识———“教书”是教学的中心 ,那么 ,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道德情操教育———“育人”则是教学的基础。能否做好“育人”工作 ,不但关系到“教书”成效的高低 ,而且还决定着整个教育的成败。本文拟就“育人”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正确认识“育人”在教学中的基础地位“育人”是构成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教书”的基础。学习是一项极其艰苦的脑力劳动 ,学校生活也永远无法和温暖舒适的家庭生活相比。独生子女的增多 ,社会上享乐主义的泛滥 ,以及歌厅、…  相似文献   

14.
宋楠 《科幻画报》2022,(5):297-299
资助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逐步完善,但在精准认定、政策宣传和育人实效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探索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实践路径,通过“同心协力,全员育人”“有的放矢,全程育人”“多措并举,全方位育人”,切实构建全员协同、全过程贯通和全方位融入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着力培养专业素质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综合能力突出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和行动指南,高校工会是“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参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其必要性。从高校工会地位、职能、变革要求等方面分别对必要性进行论述,对厘清其逻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依托古田会议精神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对于坚持“育人必先育德、育德必先铸魂”的党建思政工作思路,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具有重大意义。打造“红土精神”育人品牌,一是要以育人为本,打造“红土先锋”品牌;二是要以敬业为乐,打造“红土教风”品牌;三是要以成才为志,打造“红土学风”品牌。推广“红土育人”品牌建设,“基础”是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关键”是继承创新、拓展理念,“根本”是以生为本、育德铸魂,“保障”是彰显特色、品牌带动。  相似文献   

17.
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江泽民同志把“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并举为治国方略提出来之后 ,全国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研讨 ,在教育界则重于将“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结合起来进行研讨较为热烈。“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德治国”的提出 ,对“以德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是为进一步抓好“以德育人”提供了新的契机。笔者试图就“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这一问题 ,谈谈自己的认识与见解。一、“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的基本内涵“德治”一说 ,在中国古已有之 ,它是我国传统的治国理念 ,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  相似文献   

18.
校企“双元”育人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有效解决社会人才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是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校企“双元”育人存在企业参与校企“双元”育人的内生动力不足以及校企“双元”育人前瞻性不足、权益保障不足、针对性不足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无法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建议欠发达地区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改革,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双元”育人的内生动力,提高校企“双元”育人的前瞻性;校企共建嵌入式校企“双元”育人体系,保障校企双方的权益;校企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校企“双元”育人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校党建引领下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育人机制是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育人新模式。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育人建设是深化“三全育人”“五个思政”“五帮五促”的需要,是践行“一线规则”的有力抓手。当前,“一站式”学生社区仍面临党建引领不足、人文浸润不够、队伍建设不强等困境。高校可以通过党建队伍,依托党建平台和开辟党建阵地,建设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更加充分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一站式”社区育人力量,不断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育人建设。  相似文献   

20.
所谓“立体德育”,它有以下特点:一是育人的全面性,即坚持“三全”——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展开;二是育人的综合性,即坚持“三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三是育人的主体性,即坚持“三主”——学生为主、活动为主、渗透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