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脑科学家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天才按钮”。米勒对72名因各种原因使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某个领域的天才。”比如,一名九岁的男孩在部分大脑受损后,竟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位五十六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绘画天份,成了一位大画家。米勒博士认为这是受损神经元坏死后,大脑“天才区”被压抑的天份被…  相似文献   

2.
方竹 《语文新圃》2009,(7):12-1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在人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米勒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对72名由于各种原因而遭至大脑损伤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一个规律——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某个领域的天才。比如,一名9岁的男孩在部分大脑受损后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位56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了绘画天分。  相似文献   

3.
刘雁 《教书育人》2004,(9):46-46
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脑科学家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183;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天才按钮”。  相似文献   

4.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脑部结构经过加拿大神经学家剖析,发现他的大脑负责数学运算的部分比常人大15%。多少年来,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脑科学家们公认,人的大脑功能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据报道,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  相似文献   

5.
多少年来,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地。目前,脑科学家们都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据报道,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想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使人聪明的“秘方”呢?最近,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大脑皮质内140亿个神经元通常有效工作的才7亿个左右,只占总数的5%。如果能“开动”10%,人就会变得相当聪明。最近,科学家发现如果激活了大脑中的一个“天才按钮”,还能让一个平常人变成天才呢!  相似文献   

7.
目前,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大脑皮质内140亿个神经元通常有效工作的才有7亿左右,只占总数的5%。如果能“开动”10%,人就会变得相当聪明;如果用上20%,便可以称为天才了。能否将所有尚未利用的资源都开发出来,让一个常人变成天才呢?专门研究脑颅内容物的俄罗斯神经生理学家自有他们的看法。彼得堡人脑研究所的神经生理学家率先在活人的脑颅里找寻人人都想找到的“天才按钮”。据现任“大脑”中心科学顾问纳塔利娅·别赫捷列娃院士称:在一次刺激大脑皮质下的一个细胞核时,她的工作人员曾亲眼目睹一名试验对象“聪明”了两倍…  相似文献   

8.
蒋薇 《教师博览》2004,(7):42-42
目前.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大脑皮质内140亿个神经元通常有效工作的才有7亿左右.只占总数的5%。如果能“开动”10%,人就会变得相当聪明;如果用上20%,便可以称为天才了。能否将所有尚未利用的资源都开发出来,让一个常人变成天才呢?专门研究脑颅内容物的俄罗斯神经生理学家自有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专门研究天才的人,绝大多数都认为天才具有某种特殊基因。然而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阿里克森博士提出了相反看法——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经过10年的训练,都可以成为天才。阿里克森认为,“天才”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他们培养出了储存特定领域信息的强  相似文献   

10.
林泉 《教师博览》2005,(12):24-25
一个人的非凡才能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勤奋的结果?不久前,科学家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从而告诉人们:天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关键是如何去唤醒它。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电脑》2006,(7):108-108
关于“小猪”的三个Show time 〉〉三岁天才小鼓手 罗志祥出生在一个康乐队家庭。一天妈妈在家练歌,发现竟然背后传来敲击声,而且准确地敲在歌的节奏上,“三岁的天才小鼓手”——罗志祥就这么被发现啦!从此成了罗家康乐队最招牌的表演节目,成了非常响亮的康乐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衰老与基因变化有关据报道,美国两位科学家发现人体的衰老与一种基因的变化有关。他们发现,大脑中一种被称为线粒体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基因物质的受损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一发现是分别对6名年龄在39-82岁的健康人的脑部区域进行分析,和对7名年龄从27岁到...  相似文献   

13.
罗慧 《湖南教育》2009,(7):23-25
我面前摆着一份某幼儿同的招生宣传单,纸张高档,印刷精美,内容中英文对照。印象深的是这样一些数据:“75%的人有机会成为天才,却只有2%~5%的人成为了天才;人的50%的学习能力成形于5岁之前,80%成形于8岁之前,10岁后即已停止发育了……”还有这样一些词语:“核心课程有科技学、沟通学、创意文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Early MBA、CEO……”尤其,它还号称“全球领导品牌”。  相似文献   

14.
曾经是南大学子、赴美深造后由于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突出成就而主持哈佛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研究室的刘建宁教授,近日带着在哈佛共事科研的五人课题组“落户”南京大学,为南大将来在分子医学领域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奠定了基础。 37岁的刘建宁从事的“尿激酶原”研究,开创了以基因技术制取尿激酶原的新途径,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已拿到美国“绿卡”的刘建宁以南大外聘教授的身份每年都回校作科研、讲学、带博士研究生。与他同时归国的还有哈佛大学研究员孙自勇,北卡罗来那大学博士后高翔以及理学和医学“双料”博士刘蓓钫等人。据…  相似文献   

15.
王芳 《神州学人》2002,(12):28-29
2002年10月28日,中国科学院1998年度“百人计划”入选者成果汇报会在京举行。参加“百人计划”入选者成果汇报会的15位青年科学家,都是在终期考核评估中获得“优秀”称号的。另外还有47名入选者被考核评估为“良好”,8名被考核评估为“合格”。中国科学院1998年度的70名“百人计划”入选者经过3年多的工作,绝大多数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有特色、有创新的工作,其中还有30名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有3名担任了研究所的领导职务,有12名担任了国家和中科院的开放实验室的负责人。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在他们的带领下也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16.
公告栏     
《父母必读》2011,(7):18-19
胎宝宝的白日梦 以往人们都认为大脑中处于“休息”状态的神经元(一种能够帮助人们产生白日梦的细胞)在儿童时期才会出现。然而根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者们对70名新生儿的大脑扫描发现,宝宝大脑中的这部分神经元其实从胎儿期的第30周就开始发育了。因此,做一个胎儿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更有趣,胎宝宝躺在准妈妈的怀里,快乐地畅想并期待着未来!  相似文献   

17.
即时     
《中国德育》2013,(21):4-4
加拿大:新研究显示口吃儿童大脑语言区域灰质少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口吃儿童大脑负责语言表达的关键区域内,其神经元集中的灰质比正常儿童少。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扫描了28名5岁列12岁儿童的大脑,其中一半儿童患有口吃,另一半儿童正常。  相似文献   

18.
霍普金斯大学发掘与培养天才少年的做法正日趋完善。1979年7月校长米勒博士建立了“天才”识别与发展办公室(OTID),这也是对斯坦利博士1971年开始的数学早熟少年研究(SMPY)所取得卓越成功的继续。1978年秋,该大学又开始了语言天才少年的计划(PVGY)。OTID目前的作用是作为SMPY与PVGY的“保护伞”机构。  相似文献   

19.
从外语并发症谈人脑中的双语机制自从1907年以来,关于外语并发症的科学记载已有20余例。49岁的洛琳·约翰逊不慎将头磕在楼梯上,结果是忘掉原来讲的英语,却讲起了意大利语。经检查发现她的大脑左侧受到损伤。1992年,一位46岁的美国人经历了一场车祸后,...  相似文献   

20.
像成功者一样去思考,你就会越来越像一位成功者,也越来越接近成功。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博士总结了上千名成功人士的经历,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成功的人都勤于思考三个问题,勤于做由这三个问题组成的“大脑操”。拿破仑·希尔还认为:“像成功者一样去思考,你就会越来越像一位成功者,也越来越接近成功。”成功者拥有一种成功的机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现——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来改变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