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虹 《现代传播》2006,6(5):97-99
就审美意义而言,在不讲求深度和意义的后现代语境下,媒介影像文化试图更多地关注现象和表面形式的表达。其中,“视觉狂欢”是媒介现象与表面形式的重要表现之一。然而,对观者而言,“视觉狂欢”并不意味着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相反,在一定意义上,媒介影像体现出了对观者的权力与监控。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节目不能成为“龙头老大”,原因何在?作者认为,还得从办节目的人自身找原因。因为是我们把“观者”养成了不良的思维定势。是如此吗?请看——  相似文献   

3.
苏非  赵枫 《出版参考》2005,(8):46-46
当游客站在峨眉山金项背向太阳而立,而前下方又弥漫着云雾时,有时会在前下方的天幕上,看到一个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中间显现出观者的身影,且人动影随,人去环空。即使两人拥抱在一起,每个人也只能看到各自的身影。这就是四川峨眉山神奇的“佛光”现象。这种“佛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4.
意向书是外贸投资业务中的一种常用的文书,是我国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同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就开展业务问题而达成的书面协议。它是中、外“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的表现,故称“意向书”。 意向书的作用,主要是: 第一,是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书,可以约束双方的行动,保证双方的利益。 第二,可以保证业务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进行。 第三,可以为签订涉外经济合同铺平道路。 意向书通常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联签式意向书。这种意向书在形式上保持比较正规的协议形式,在书面上除将双方的意向表明外,还要出具双方的详细情况及代表人姓名,并一式两份,每份上有双方代表的签名。体现了双方的郑重与诚意。 第二种是换文式意向书。这种意向书是双方以交换信函的方法来表示各自的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发展的“编辑”概念——兼论编辑与著述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编辑学刊》组织的“编辑”概念讨论,历时近两年,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影响到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方向、发展与编辑史学的确立、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讨论中,两位王先生(王华良、王振铎)的观点是矛盾对立的,但也并非没有共同之处。双方的论述都有不少合理的、启人思维的地方,然而在我看来亦各有偏颇:在某些问题上,或忽视了“编辑”概念的历史性,或忽视了“编辑”概念的发展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或“泛化”、或“狭化”了“编辑”概念。笔者在本文中阐述的是不同于二王的一些看法,算是第三种意见吧。至于拙论的正确与否,还请包括两位王先生在内的诸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坦率批评。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体”是新闻传播学(或新闻学)的两个术语。所谓术语,就是各学科中的专门用语,俗称“行话”。每一个术语都有确切的含义。“媒介”是个普通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媒介的含义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苍  相似文献   

7.
去年5月至7月,苏州市两家日用化工厂,在他们的产品“乌发宝”上发生了一场“广告战”。开始时,两个厂为了争夺市场,在广告宣传上出现了“针锋相对”的局面。双方都分别在广播、电视和报刊上做广告,宣传各自生产的“乌发宝”,即“月中桂乌发宝”和“东吴营养乌发宝”,其中都有一些不实之词和针对另一方的内容。开始,生产“东吴营养乌发宝”的厂家,  相似文献   

8.
赵乔 《中国图书评论》2011,(11):113-114
英国学者安东尼·伍迪维斯所著的《社会理论中的视觉》上架建议为“社会理论”,但同时,它也称得上是一本视觉文化研究方面的书。视觉文化,依照米尔佐夫所言,是将“视觉”聚焦为意义生产和竞争的场所,“看”并非如人们所想的那样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活动,“看”是阐释,阐释观者浸润于其中的文化、观者以为天然如此的观念体系。因而,视觉文化研究人们观看事物的方式。人们是以何种方式看?  相似文献   

9.
几乎每一项改革措施的试行和推广,都会伴随着这样的争:姓“社”还是姓“资”?为了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人们迫切希望弄清这些问题,是很自然的。然而,在某些问题上,透过争论双方意见的表面对立,我们却可以看到双方遵循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即每项改革方针、政策、措施的提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困扰印巴半个多世纪的克什米尔问题是双方“路线图”上绕不过去的“火焰山”,那么,克什米尔穆斯林武装和恐怖分子,则是和平路线图上的一匹“脱缰野马”,搞不好会把印巴双方撞出和平的路基  相似文献   

11.
1989年,中国和老挝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关系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也不断深化,共同促进中老友好关系和教育交流的全面发展。本文在回顾双方教育交流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在交流形式和内容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实际行动促进了“一带一路”的深化发展,同时双方也存在着教育交流方面含金量和数量上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双方教育交流的力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有家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说,有个西瓜摊,西瓜标价是:四斤以上,每斤一角四分;四斤以下,每斤一角一分。一位顾客挑了一个西瓜,刚好四斤,卖瓜的要他按每斤一角四分付款,说“四斤以上”包括四斤,买瓜的则坚持按每斤一角一分付款,说“四斤以下”包括四斤。双方争持不下。文章认为,造成这场争执的原因,主要是双方对“以上”以下”有不同的理解。“以上”“以下”都是涉及数量的概念,其“科学的规定”是:“‘以上’是指包括本数和一切高于本数的数,‘以下’是指一切低于本数  相似文献   

13.
新闻改革的产物——新闻策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新闻策划”这个词组在我国新闻界使用频率颇高,争论也颇热烈。赞成者说:“有新闻就会有新闻策划”、“有新闻竞争就会有新闻策划”;反对者说:“新闻根本就不能策划,凡策划出来的也不能称之为新闻”,“策划新闻只不过是披着新闻的外衣的广告和宣传”。双方针锋相对,各有其理。 这种分歧的产生,源自对新闻策划概念的不同理解,其核心是对“新闻”一词的不同理解。反对者的立论,理解为是对新闻本源即事实的策划;赞成者的立论,理解为组织报道的策划。双方没有概念的同一性上争论,看似热闹,却各说各了。  相似文献   

14.
鲁迅对初学“木刻”的青年人谈话时曾这样讲过:“观察多,手法熟,然后渐作大幅。不可开手即好大喜功,必欲作品中含有深意,于观者发生效力。”(《致罗清桢》)鲁迅先生虽然是在谆谆教导青年人创作木刻要由少到多,“渐作大幅”,但是其精神却和写作相同,学写新闻报道的同志也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可一开手即“好大喜功”。  相似文献   

15.
假如把书比作“大奖赛”上的舞台剧,那么读书界便好比剧场中的观众,书评家也就是当然的“评委”了。好的评委应表达出身后众多观者的心里话。这里应该注意两点:其一,他自己的感受必须准确而生动,看法必须独到而透辟;信口胡说、或老生常谈不行。其二,作为大众的代言人,他的话又不能仅仅是“大众化”的人人皆可道者,而应是能道众人心中所感又道不出者。如此,才会赢得掌声。所谓生动而又准确,是指能读懂、吃透所读之书,阐发其微言大义又出之以活的语言,使各层次读者能颖悟而且感到兴味。这里的读者,包括已读者和将读者。已读者给其“钥匙”,使之茅塞顿开;将读者给其“诱  相似文献   

16.
王波 《兰台世界》2013,(11):46-47
严复与孙中山都以“救亡图存”和“抵御外侮”为己任,希望通过振兴中国经济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在经济思想上,双方却存在很大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奠定了两人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的不同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李海龙 《青年记者》2010,(10):34-35
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大国,两国政府一直谨慎处理两国关系。近年来两国政治上的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双方领导人互访不断。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曾明确表示“中国不是威胁”。但与官方话语迥异的是,印度媒体(以下简称印媒)屡屡拿中国军力说事,对我国防现代化建设“妖魔化”,不断发出违背两国领导人共识的言论,挑起两国舆论争端。  相似文献   

18.
陈华健 《今传媒》2024,(2):87-90
中国和伊朗作为丝绸之路沿线上的两个重要文明古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通过“丝绸之路”这一纽带展开了紧密联系,推动了双方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本文回顾了中伊双方通过“丝绸之路”这一纽带所创造的文化交流史,指出这一历史既有利于持续深化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国友好关系的稳步发展,又能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作出新的积极贡献;同时,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伊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更加良性发展的中伊文化交流模式及其相关策略,旨在树立“一带一路”友好合作的典范,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合作与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100多年前,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还是生活在彼此封闭的城市或村庄里。时至今日,人们已经习惯用“地球村”这一概念形容全球各地紧密结合的状态。尤其是近几年,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跨文化传播越来越成为构筑人们信息交流的新型平台。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指出:“现在已把传播看成一种交易手段,信息以有来有往的方式而流通,流通的程度有大有小。”客观事实确也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双方并非处于平等的位置。所以在新闻学界,与跨文化传播这一现象相伴相生的是“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强权”、甚至“文化危机论”这样一些概念。发达国家依靠先进的传播技术和经济实力,占据着绝对优势。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在世界四大通讯社(又称“四巨头”)中,美国就占两家,即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另两家为英国的路透社和法国的法新社。  相似文献   

20.
血色海豚湾     
《海豚湾》是2009年首播的一部纪录片,讲述了日本有一个名叫“太地町”的美丽海湾,却因为当地渔民对海豚大规模的捕杀而成了全世界闻名的“屠宰场”,其中揭露的对海豚灭绝人性的屠杀足以让每个观者齿冷。在2009年Hot Docs加拿大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该片赢得观众选择大奖,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