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块奶糖     
教育活动时,小朋友们都瞪大了眼睛,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只有任中豪小朋友心神不定。只见他一会儿抬头看看我,一会儿偷偷地把手放进口袋里摸索着。我两次用眼神和手势都没能制止住他。活动结束后,我走到他身边,轻轻地问:“中豪,你的口袋里有什么秘密?能让老师知道吗?”任中豪很不情愿地把手伸进口袋里,掏出了三块奶糖。我又问:“老师讲过,小朋友不能从家里带零食来吃,你还记得吗?”没想到任中豪理直气壮地说:“我爸爸让我偷着吃,说只要别让老师看见就行。”听了这话,我感到问题并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埋怨“:这个题目老师不是刚讲过吗?你刚才在不在听?“”唉,刚才老师不是问过大家‘理解这个词的小朋友举手’,你不是也举手了吗?怎么现在又不知道啦?”……是的,对于课堂上学生究“竟听”到了多少,我相信我们有许多老师(包括我自己),有时真是非常茫然  相似文献   

3.
我实习时,带的是中班。我发现海宁小朋友上课老是坐不端正,东倒西歪。找她谈了几次,都不见效。一天下午,玩角色游戏,我有意地请海宁来当“老师”,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听她讲故事。海宁看到老师也来听她讲故事,更有劲儿了。不一会儿,我学着海宁平时的样子:一只手放到椅背上,头歪着,脚伸得好远。这时,许多孩子都惊奇地看着我。海宁更是瞪大了眼睛,盯着我,故事都讲不下去了。她生气地冲我喊:“快坐好!”游戏结束了,我表扬了海宁当“老师”很认真。但我又问:“刚才你当老师,叶老师当小朋友在下面坐不好,你很生气吧?”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接着问:你为什么生气呢?”她天真地说:“你坐不好,大家都不认真,害得我故事都讲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4.
老师,我笨吗     
在一次计算课中,我请幼儿做开数字火车的游戏。可当我请到玲梅小朋友时,她拒绝了我,我感到很意外。下课后,小朋友都出去活动了,而玲梅仍坐在位上一声不吭。于是我走到她跟前,亲切地问:“玲梅,你怎么啦?”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老师,我笨吗?”她满怀委屈伤心地说:“那天上语言课,我没有回答出老师提的问题,下课鹏鹏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太笨了。’  相似文献   

5.
一天下午离园活动时,我们班的保育员王老师给一些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阳阳小朋友听了故事后。用胖乎乎的小手摸摸王老师的脸颊说:“王老师,你真有本领,没想到你还会讲故事!”听了这个4岁孩子煞有介事地说的话,我和王老师都禁不住笑了。阳阳的这番话,引起了我的思索。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以前我们确实忽视了向幼儿较为全面地介绍保育员的工作,致使幼儿只知  相似文献   

6.
一次,我刚处理完两个小朋友打架的事,就看见站在我旁边的楠楠对同伴伸伸舌头,说:“老师真凶!”那个小伙伴也小声地说:“我怕她,你呢?”听了他们的议论,我走上前去,微笑着问:“老师真的很凶吗?”两个孩子有点不知所措。我笑着对他们和周围的小朋友说:“小朋友有缺点,老师看到了会提出来,帮小朋友改正。老师身上也有缺点,请你们帮我找一找,帮助我改正,好吗?”  相似文献   

7.
挑战老师     
今天是星期六,我照常去活动中心上作文兴趣课。李老师刚进教室,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挑战老师”,边写边说:“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挑战老师的活动,喜欢吗?”话音刚落,只听“耶”的一声,教室里立即沸腾了。老师接着说:“活动规则是这样的,我表演什么,你就模仿什么,用‘击鼓传花’的方法来确定谁来挑战,也就是在传花时,我说‘停’,这时花停在谁手上,谁就上来模仿,需要几个人就传几次花,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大家兴致勃勃地齐声回答。这时,我疑惑不解地问:“老师,那你表演什么呢?”老师说:“你们决定吧?”“好嘞!”顿时,大家…  相似文献   

8.
希儿对妈妈说:“妈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妈妈说:“好呀.这个故事好听吗?” “好听.你肯定从来没听过.”“好,你讲吧.” “有一个小女孩,走到池塘边,看见一只大母鸡.她们俩做了好朋友,后来她们结婚了,女孩就变成了大公鸡.” 妈妈听了这个故事,吃惊地看了看希儿.  相似文献   

9.
《小火炬》2007,(9)
一个阳光明媚而又快乐有趣的周末开始了。我想问三个问题:你听过陈老师讲的名人故事吗?你听过学老师说作文宝典吗?你知道"聪"字有  相似文献   

10.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是谁吗? 生:蔡老师! 师:亲切地称呼一声,行吗? 生:(亲热地)蔡老师好! 师:(亲切地)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你能告诉我,你是谁呀? 生1:我是李冰清。 生2:我是陆萧丰。师:多好听的名字呀!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名字端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地球上已经有60亿人口了吗?你听说过“人口爆炸”这个词吗?“假如有一天,地球上只剩下你一个人”你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似乎带了点科幻的意味,或许你也会和大多数小朋友一样,不假思索地说:“找爸爸妈妈。”而我们的问题是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所有所有的人都不见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丁涵是新来我班的小朋友。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个四岁多的孩子说话吐字清楚,思维能力较强,各方面都不错。一天,我问她:“丁涵,你长大了干什么?”她说:“挣钱呗!”我说:“你当老师吧,好不好?”她连忙说:“我不当老师,我长得这么黑能当老师吗?小朋友也不会喜欢我的呀!”说到这里,她脸上的表情一下子由刚才的喜悦变得不高兴起来。我觉察到这是触到她的“痛处”了。这么小的孩子就为长得黑而背上包袱,心灵上承受压力,实在令人痛心。我亲切地对她说:“谁说你长得黑?”她说:“我老姨他们都说。”我说:“你跟他们说,黑有什么不好,你爸爸妈妈喜欢,老师喜欢,小朋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上静悄悄的,小朋友们正专心地听我讲有趣的故事。突然,“哇”地一声,王芯哭了起来。故事被打断了,小朋友的眼睛也一下子转向了王芯。不用问,她又想家、想爸爸了。怎么办呢?得赶快让她平静下来。我灵机一动,做出打电话的动作说:“喂,你是王芯吗?我是爸爸。”王芯一愣,哭声停止了。我赶紧又说:“王芯,想爸爸了是吗?爸爸正在给  相似文献   

14.
课间处理完两个小朋友打架的事,突然看见站在旁边的一个调皮的孩子舌头一伸,对同伴嘀咕:“老师真凶。”那个小朋友小声地附和:“我怕她,你呢?”听到他们的议论,我走上前去问道:“老师就那么凶吗?”那个调皮的孩子连忙将头摇得象拨浪鼓:“我们没说,老师严对我们有好处,真的。”看他那着急为自己分辩的样子,我笑着对他和周围的小朋友说:“小朋友有缺点,老师见了要批评,可老师也有缺点呀,你们来找一找老师的缺点,好让老师改正。”听我这么一说,他们七嘴八舌毫无保留地讲开了。这个问:“老师,下课的时候你怎么总是站在那儿不和我们一起做  相似文献   

15.
今天语言活动的内容是讲述故事《小红花找朋友》。在开始为孩子们讲述故事之前,我提了几个问题:“小朋友,你有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朋友?”这几个问题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难,所以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我请了  相似文献   

16.
隐形眼镜     
一天,小朋友陆续到园,他们自己去取喜欢的玩具玩,我在一边观察。有几个小朋友径直过来对我说:“黄老师,你不戴眼镜了。”“黄老师你不像了。”“黄老师你胖了。”“黄老师你不戴眼镜看得到吗?”……这都跟我戴了隐形眼镜有关系。小朋友这么敏感,这么好奇,这么热情,我想应该抓住“隐形眼镜”这个话题进行晨谈。于是我请配班老师注意照料小朋友,自己去幼儿园附近的眼镜店借了一副隐形眼镜和一副框架眼镜。晨谈开始了,我说:“小朋友,你们看,黄老师今天哪里  相似文献   

17.
任宏 《幼儿教育》2003,(9):36-36
今天的语言活动是讲述故事《多多贪多》。在活动前,我把配套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图片上是妈妈和宝宝,有的说是老师和小朋友,有的孩子发现了图片上的气球是每人一个……本来计划是由我讲述,孩子们回答我的提问来进行这个语言活动的,可听了孩子们的议论,我改变了主意。我对他们说:“请你观察图片上有什么?你认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把它编成一个故事,对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讲开了。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看到一个类似“笑话”的真实故事:一个小朋友晚上对爸爸说:“爸爸,你能不能在没有灯的时候写字?”“可以啊,你让我写什么?”“请关上灯,在我的成绩报告单上写上你的名字!”这个故事初看令人好笑,但笑后却令人深思。老师“毫不留情”的评语深深地刺伤了这位小朋友,为了不让评语在家“曝光”,免受父母再一次对自己的“伤害”,他竟出如此“策略”,想蒙混过关,实在是难为了这位小朋友。由此看来,让一个孩子拿着老师写上评语和考试分数的成绩报告单给父母看,并让父母签名这件事,实在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有感于此,笔者呼吁:老师在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家长开放日,涵涵的妈妈看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老师讲话的时候他自己玩,一会儿问他听见老师说什么了,孩子茫然地瞪着大眼睛;下一个活动是老师讲故事,正好涵涵听过,老师讲的时候,他不断地插话,老师说其他小朋友没有听过,请他陪同其他小朋友一起把故事听下去,涵涵坚持不了多久,又站起来插话,干扰了其他小朋友完整地听故事。这些问题在家里不明显,到幼儿园就变得明显了,怎样培养孩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20.
晏红 《家教指南》2006,(11):15-17
在一次家长开放日,涵涵的妈妈看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老师讲话的时候他自己玩,一会儿问他听见老师说什么了,孩子茫然地瞪着大眼睛;下一个活动是老师讲故事,正好涵涵听过,老师讲的时候,他不断地插话,老师说其他小朋友没有听过,请他陪同其他小朋友一起把故事听下来。涵涵坚持不了多久,又站起来插话,干扰了其他小朋友完整地听故事。这些问题在家里不明显,到幼儿园就变得明显了,怎样培养孩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