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中国“入世”再谈法律的趋同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前后开始,第三波法律立、改、废工作,法律趋同化的理论显然又得到新的实践的支撑。这一理论是具有重大而广泛的意义的,它的产生绝不是人为的杜撰,而是有着各种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化上的原因的,是各国在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的理性选择,是随着人类社会开放度不断扩大的“自然进程”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法律趋同化与法律的“本土化”和“国际社会多极化”以及维持国家“法律主权”之间的各种关系,抛弃不能与时俱进的教条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政治、信息、环境等问题的全球化,法律全球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挑战,我国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加以应付,以适应法律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伯尔曼法律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尔曼认为,法律不仅是一种公正地制定和适用规则的事业,而且也包括投票选举、发布命令、任命官吏和宣布判决等立法、司法,行政的管理方式与分配权利和义务,解决冲突和创造合作渠道的过程,法律不仅属于上层建筑,也属于物质基础;法律不仅是统治阶段意志和体现和实行阶段统治的工具,也是民间需要的反映和防止统治阶段专断的武器,法律的发展不是单纯渐变式的演进,而是演进与革命交替进行,西方法律传统正是在11-12世纪的教皇革命中逐渐形成的,西方法律与宗教关系十分密切,其督教和世俗宗教极大地影响着法律,法律也与宗教始终有着相通相同的地方,伯尔曼的这些思想,有的极富洞见,有的颇有启发性,有的则显色失当,但不管怎样,它们都这我们展示了西方学都的一种法律观,值得认真借鉴,汲取和深思。  相似文献   

4.
法律渊源新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法理学界对法律渊源这一基本概念认识上的混乱,及由此造成的理论难点,本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从语义分析的角度对法律渊源这一概念进行重新分解,分别阐述为法律起源、法律效力来源和法律规则与原则渊源三个概念。并对这一法理学基本概念进行了重新梳理和阐述,进而对目前关于这一范畴的几个理论难题予以简明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法律以社会为基础,对社会起着强大的作用。法律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领域的功能。在法律的各种社会功能中,其公共职能日益扩大,而且随着科技社会的到来,法律公共功能呈现出广泛性、新颖性和全球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认为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的观点同传统的“三要素说”(认为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构成)相比,有进步,但仍然存在需要商榷之处。笔者认为规范适用的条件应属于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要素,法律后果不是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要素,法律后果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法律价值观。毛泽东的法律价值观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法律的政治价值,在于有效打击和惩治犯罪,切实保障人民民主,促进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二是法律的经济价值,在于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是法律的文化价值,在于保护人民的文化权益,匡正文化发展方针,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首都师范大学召开这个跨学科的全球化研讨会很有意义,因为全球化问题本身就不是一个领域的问题,现在有一种说法,似乎全球化只能谈经济全球化,而不谈政治,法律,化的全球化,认为经济领域是全球化,政治领域是多极化,而法律领域谈论全球化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因为不可否定在政治领域确实存在多极化,在法律领域存在不同国家法律的管辖极化,在法律领域存在不同国管辖权,在化领域存在化的多元化,在这些领域谈全球化似乎是“不现实的,但是,这种提法有一个缺陷,如果承认经济全球化,对道经济全球化没有法律的表现吗?投资的全球化,贸易的自由化,金融的全球化等等如果没有法律的保证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里还涉及一个研究方法问题,过去我们研究问题习惯上愿意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分割,现在我们需要换一个视角,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全球化正是这样一个需要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作为客观的历史进程,使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传统理论面临新的挑战。国际法和国内法各自的法律规范已很难截然分开,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问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不清。随着法律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国际法日益内化为国内法,国内法也日益外化为国际法,国际法与国内法相融相通、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0.
法律英语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法律用(术)语、法律内涵和法律学术三个层面翻译中的误译现象进行剖析并与正译进行比较,用出发语与目的语体系的法律、化特质和微妙的词义特征来解析误译现象。从法律的功能“在于表现、传播和执行国家意志,而不是一般的思想交流”的角度出发,对法律内涵的误译以《海商法》为例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法律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法律是一种社会资源,这是人类关于资源认识的发展结果。人类关于资源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源。法律资源是一种抽象的社会资源,是一种智力资源,是一种制度资源。法律资源与法律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不能混淆。我国目前虽然有学者在法学上使用了资源的概念,但是其使用情况差别很大,也缺乏关于法律资源的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12.
道德和法律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调控手段,彼此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道德对法律的制定(立法),法的适用(执法)和法的遵守(守法)具有导向、保证和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我国国库支付制度的改革,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更加规范化,本文论述了我国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重点论述了如何构建国库集中支付法和应该构建一个怎样的国库集中支付法,以及构建国库集中支付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在明确法律移植主体问题既是我国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法律移植秩序化和我国法律体系完整性要求的基础上,从狭义的法律移植角度和宽泛的法律移植角度对法律移植主体构成进行阐述,认为法律移植主体应依法拥有法律移植权,而法律移植权属于立法权的范畴,故法律移植主体应具有专属性,就我国法律移植的现状而言,我国应尽快地法律中明确法律移植权的归属,使法律移植主体合法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法律信仰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吹响了走向法治之路的号角,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是一国法治实现的标志之一,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并不仅仅是法律职业群体的聚合,而是否具有法律精神内涵是判断社会中是否出现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关键标准。因此,法律信仰的培育对于法律共同体的构建,对于依法治国伟大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精神价值。本文从考察我国法律职业群体的法律信仰现状,以说明法律信仰的培育在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涉外法律行为的冲突表现,总结了国际社会常见的解决办法.尤其是法律行为形式要件准据法的选择,并结合其在物权处分方式、合同形式、票据行为方式、结婚形式、遗嘱继承形式等常见领域中的具体适用及最新立法趋势,对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及其完善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7.
论教师权利的要素和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一系列教育法律规范的颁布,教师权利在我国现行法律上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然而,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权利,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教师自身的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学界长期将法律的目的与法律的价值等同,实际上法律的目的是对法律价值的追求和指向,它既受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同时还受法律、道德等既有规范的影响。法律的目的产生于法律实践并通过法律价值对法律实践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19.
法的要素是由法律规范、概念和原则构成的,其中法律规范是最主要、最基本的要素。法律规范除具有本身的含义、逻辑结构范式和种类外,有效性则是贯穿其始终的关键所在。法律规范的有效性应包括应然和实然两方面。应然有效性是正义和秩序的综合体,就实然有效性而言,如果一项法律规范本质上与应然有效性同一,则法律规范有效(或生效)。反之,则法律规范无效(或失效)。在法的要素中,为确保法律规范具有效性。应做到法律规范应然与突然、本质与形式有效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未婚同居现象的法律成因和后果,探讨了规范未婚同居关系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