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九讲:墨法 书法有用笔用墨.笔、墨虽是分说,然非笔不能运墨,非墨无以见笔.故黄宾虹说:"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从笔出."用笔,骨力外张者;用墨,血肉丰满者.有笔无墨,枯瘦带俗;有墨无笔,臃肿拖沓.贵在笔墨兼得,相映成趣.同样,论用墨,必兼论用笔.苏东坡《论书》谓:"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神、气"指神采气格,"骨"谓用笔,"血、肉"是说用墨.神采气格须灵视乃见,而用笔用墨则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2.
第三节白描所运用的笔法及墨法
  一、笔法
  在介绍用笔方法之前,先谈谈执笔问题。执笔的方法,是“指实掌虚”。“指实”,是指把笔拿稳,“掌虚”,是指给笔留出足够的活动余地。将五指分成三组,大拇指向外推,中指与食指一组向里勾,无名指与小指一组向斜外抵,从三个不同方向把笔杆稳稳握住。  相似文献   

3.
执笔之惑     
如何执笔是书法学习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古人把执笔法看得非常神秘,而且论述方法也各有异;尤其随着时代变更和某些书家个人的习惯,其执笔方法更是多种多样。五指执笔法是当今一种主流性的执笔法,约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国家对书法教学的重视、普及以及书法创作的繁荣,很多专业人士对书法教学中继续推广五指执笔法的唯一性产生了疑问,由此入手进行探讨并阐述看法。  相似文献   

4.
执笔浅说     
写字首先要学会执笔。没有一个正确、合理的执笔方法,也就很难谈得上把字写好。东晋著名书法家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这话是有道理的。我国历代许多书法大师,他们对毛笔的执笔方法做过很多有益的探讨和研究,其中比较为人们称道并通常采用的,要算唐代陆希声所传的“压、钩、格、抵”五字诀。现在,人们通常称为“五指执笔法”。这也是教学生执笔的一种较好方法。(见附图)“五指执笔法”是:  相似文献   

5.
第十八讲:笔墨书法讲用笔用墨,常常分说。然而,非墨无以见笔,非笔无以用墨。墨乃用笔之痕迹,故用笔之轻重徐疾,皆赖墨以传;而用墨之变化,又须依凭于用笔的变化。概言之,用墨有轻重、浓淡、枯润之别,皆是用笔之提按、迟速、中侧等变化所致。深晓其中因果关系,于笔墨学习尤为切要。本讲虽言笔墨,但以讲墨法为主,盖因二者互为里表,难以割切,所以并提,而讲解中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是用毛笔按一定的法则书写汉字的艺术,它包括执笔、运笔、用笔、用墨,讲究宇形的间架结构和章法布局。学习书法,首先要学习执笔。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卫铄(即卫夫人,王羲之少年时代的书法老师)曾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也曾对颜真卿说:“妙在执笔”。可见执笔在学习书法时是十分重要的。历来论执笔的方法很多,如“(?)执笔法”  相似文献   

7.
用墨散论     
正书法本于笔,成于墨。历代书家在重视笔法的同时,也无不重视墨法。古人有"不知用笔,安知用墨""字字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等论述,正是说明墨法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传统书论有"墨分五彩"之说,指的是"浓、淡、润、渴、白"。具体地说,即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润可取妍,渴能取险,白知守墨。  相似文献   

8.
相传晋朝王羲之学书的启蒙老师卫夫人(卫钰)所著的《笔阵图》中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也说:“学书有序,必先能执笔”。可见执笔是开始学习书法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书之用笔,犹解牛之用刀,剖木之用锯。执刀无法,不能批却导(?);执锯无法,不能准绳中规;执笔无法,不能指毫运墨,应心得手。”(康有为语)有了正确的执笔方法(包括写字姿势),笔才能竖得直,提得起,按得下,铺得开,收得拢,挥洒自如。所以,我们说正确地执笔是正确地用笔的保证。由此不难看出,执笔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9.
李协 《华章》2011,(29)
中国画注重“笔墨”,它是中国画的精华所在.“笔墨”也就是指用笔与用墨.用笔可以说是中国画的“骨”;“用墨”是中国画的“肉”.用笔应该以书法中的骨法用笔为主,使之产生各种奇妙的变化,而用笔的具体表现则在皴法中实践.因此我们不能只把“墨”看成是单一的颜色,由此而来“墨分五色”就更具有了现实意义.皴法,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与其它绘画表现有所不同.它是以干、湿、浓、淡的水墨,表现不同地域的山水的质地、纹理和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麻雀的画法     
正图一用大号白云笔蘸赭石色,然后笔尖蘸少许墨,点出头盖。图二画出鸟背,注意两个笔触的透视关系,一大一小,方可产生空间感和体积感。图三用另一支笔蘸墨画出翅膀,注意两个翅膀在闭合状态时的叠压关系。图四笔尖蘸少许浓墨,画喙、眼、耳羽和下颌。注意尾巴不要与身体连接太紧,以显灵动。图五淡墨渴笔勾出鸟腹,浓墨画爪,用笔要爽利,强调书写意味。图六淡墨画出树枝;用花青加白粉调出冷灰色,笔尖蘸墨,画出另一只麻雀的腹部。  相似文献   

11.
书法的用笔指行笔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生的效果。它包括执笔的高低和运笔的过程,如急缓、提按、轻重、方圆、尖扁、藏露等等。每一种书体,每一种流派都有各自不同的用笔方式。用笔方式对书法风格的形成起着很大的作用。古人说“用笔为上”,实质上是指出了用笔在书法基本构成中的关键作用。显然,笔本身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用笔又称运笔或笔法,是指书写点画时使用毛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元朝大书法家赵孟9顷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唐朝张怀难《用笔十法》中亦说:“夫书第一用笔”,由此,足见用笔在书法中的地位之重要。书法的艺术特征是凭籍形态各异的点画组合来表现的,要写出优美动人、千姿百态的点画就必须精熟用笔之法。以下,谈及的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用笔的基本形态用笔方法不论如何丰富多变,其最后产生出来的基本形态不外乎两种:方笔与圆笔。无论甲骨文、汉简、魏碑,抑或是王慧之、颜真卿、邓石如,就其用笔的点…  相似文献   

13.
柳溥庆福辑的欧体九成宫. 颜体多宝塔、柳体玄秘塔三种标准习字帖,已在北京出版。这三种习字帖各包括五部分:头一部分是“习字镇知”:豁明笔、墨、概、砚的选裸和使用方法。第二部分是“执笔和坛笔规范“:歌朋习字的指法、手法、身法和眼法。关于指法,附“执笔正面图”“执笔左面图”“执笔右面图”。关千手法,附“枕腕运笔图,,’‘悬腕运笔图”“悬肘坛笔图”,第三部分是“正楷书法和  相似文献   

14.
清代包世臣著《艺舟双楫》建立了碑派理论体系,其中提出的"笔笔断而后起"书写方法,被学书者理解为碑派书法最典型的笔法。"笔笔断而后起"是书法用笔的一般规律,是包氏推崇的古法。以古代书法历史演进为基础,辨析篆、隶、真三体文字中楷书与草书何以有、如何有"笔笔断而后起"的用笔方法,以此证实这一逐渐丧失的古法的普适性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第三章《史晨碑》的用笔 唐代张怀罐在《玉堂禁经》中说:“夫书第一用笔。”赵孟兆页说:“书法以用笔为上。”用笔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用笔呢?用笔,也称运笔,指笔锋在纸面上的活动过程。人们在行笔的时候,笔锋或行或驻、或提或按、或快或慢、或偏或正、或转或折,从而写出各式各样所理想的笔画。据此,我们又可以说,用笔是笔毫在行进中的变化和进行笔画造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21):177-178
利用粉笔字的直观、可操作性,以手腕"圆转"练习为核心,创建新的书法训练体系,与软硬笔书法教学形成有效对接。重新规范粉笔字书写姿态。身体姿态以沉肩、悬肘、平腕为基础,执笔采用了最新研究成果"三点一线执笔法"。一旦掌握了这种执笔法,将使得书写变得非常轻松自如迅捷。并且,在接下来进行的软硬笔书法学习时,只需要对这种执笔法做出微调即可。通过"圆转"用笔规范结字的灵感主要来源于这样的一个构想——书法中没有绝对平直的线条,所有的线条都是圆当中的一部分。掌握了基本笔画之后,可以运用定点圆转运腕用笔的方法将各种笔画(各种弧线)组合在一起。因为定点的原因,笔画的运动范围不会跑出手腕的运动范围,因此字形被固定在一圆之内。体现了以用笔规范结字的学书理念。易于学生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书法用笔实际上是一种三维空间中的复杂运动。粉笔"圆转"训练的直观性、可操作性,不但有利于理解书法三维空间的运动,更有利于获得这种从平面感知体积的能力。同时粉笔书法的"圆转"用笔,更多的是强调了空间与时间的共生关系。使得书法创作的空间变得更加广阔、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正2、墨韵用墨与用笔相辅相成,以笔取气,以墨取韵,所谓"元气淋漓彰犹湿",正是墨韵所构成的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墨韵首先来自墨法的变化,浓淡干湿、枯涩厚润,皆是构成墨韵的基本条件。就藤本花卉的创作而言,叶片、花朵、果实、藤枝的墨色对比变化,是墨韵的创造依据。叶片墨湿,藤枝墨枯,叶片墨浓,藤枝墨淡,反之亦然。其临见妙裁之机,既来  相似文献   

18.
琐谈用笔     
用笔的方法,在书法里也称为笔法。学生习字,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正确的笔法,才能写出精美、生动的毛笔字。清代书法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里说:“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历代书法家对用笔的方法都很重视,论述也很多。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关键是让学生弄清楚并掌握“笔笔中锋”、“中锋运笔”的法则。什么叫“中锋”?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书写主要工具——毛笔的特点。毛笔分笔管、笔头两大部分。毛笔笔头又分为三个部分:笔锋、  相似文献   

19.
书法之道在于用笔与结体,笔法是书法的核心,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元代李溥光《八法解》中说:”盖一笔有一笔之法,一字有一字之法,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直,则画无不美,结构有道,则字无不佳,然结构之道所重者,尤在于笔法之精妙也”。《翰林粹言》也有“得形体不如得笔法”之说。可见笔法是书道的关键,也可说得笔法即得字法,因此历来书家很重视对笔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吕永海 《高中生》2012,(11):59-59
什么是“文笔”?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这是把押韵的文章和不押韵的文章统称为“文笔”。现在我们常说某个人的文笔如何。这里的“文笔”同样是指用笔写文章.但已经具有比喻的意思了,是指某个人文学创作的文字功底如何,文章的意味和风格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